1.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后应该提折旧吗
一、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对于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不作为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不计提折旧。如果企业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改良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即符合有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条件的,则因改良而发生的支出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财会200310号)规定,对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作为固定资产,并单设“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同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至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能否资本化,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准则中有关固定资产定义及后续支出的相关规定作出合理的判断。
二、如果发生改良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帐务处理如下:
1、发生的改良支出
借: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分期摊销(在剩余的租赁期内摊销)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三、如果发生改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帐务处理如下:
1、发生的改良支出
借: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贷:银行存款等
2、在租赁资产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限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2. 固定资产如何摊销
所得税来实施条例第六十条源规定: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电子设备,为3年。
这里你可根据哪种固定资产确定使用年限,家具可以不计残值,按5年提折旧。若为4900,则每月折旧额为4900/5/12=81.7
借:管理费用81.7
贷:累计折旧81.7
3.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该怎么处理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版,并在剩余租权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就是资产类科目,记入该科目可理解为资本化。
发生的改良支出,应当首先通过“在建工程”进行归集,然后将计入在建工程的金额全部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在费用摊销时按照对象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或是“销售费用”等科目,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在建工程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
4.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摊销这句话怎么理解
资本化是说你这笔支出不能直接放进费用,而是当做资产处理。即使是企版业经营租赁进来的,也存在权改善该租赁资产的支出,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比如说租进来的设备(设备可用20年,租7年,未达到按融资租赁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条件,用了两年后进行改良),像自己的设备一样进行改善(只要是有利可图的,企业都会考虑去做),最终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那相关的支出便看做是改良支出,而这个时候也就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了。至于资本化后怎么处理,因为本身租入的固定资产并没有入账,不能像企业自身的固定资产那样处理而增加固定资产价值,而该支出又需要分期摊进相关费用,故作长期待摊费用会比较合理。
5. 固定资产改良后的摊销也是现金流入吗
是的。固定资产改良后的摊销也是分摊原来及改良的资本支出,而相关现金流支出实际在购买及改良时已经发生,之后的摊销折旧并未形成真正的现金支出,但却增加了成本费用,所以要作为现金流入加入。
6. 请问固定资产的改良分录该怎么做
1.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企业应按上述原则进行判断,其发生的后续支出,分别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计入当期费用。
3.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当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4.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比照上述原则处理。发生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5.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单设“1503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
7.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资本性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具体核算为先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已提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的更换与固定资产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价值是否升值上:
如果旧部件更换后固定资产的运行能力没有提高,称为更换,比如更换性能相同的空调系统;如果旧部件更换后固定资产的运行能力得到提高,则称为改良,比如更换性能列好更复杂的空调系统。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相当于我国会计中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或技术改造。
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都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未来的经济利益,在会计中均作为资本支出。在实践中,更换为改良很难区分。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般数额较大,受益期较长(超过1年),而且使用固定资产的性能、质量等都有较大的改进。企业为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确认为固定资产改良:
1、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
2、使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提高;
3、使产品质量提高;
4、使生产成本降低;
5、使产品品种、性能、规格等发生良好的变化;
6、使企业经营环境或条件改善。
根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改建、扩建工程一般要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再转入“固定资产”。
8. 摊销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会计分录
改良时: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原值)改良完工后: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按改良后的固定资产原值及预计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9.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何界定20%以上
一、新的企业所得税较现行税法更从实质的角度明确了固定资产大修理的范围。
(一) 发生的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50% 以上;
(二) 发生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 年以上;
(三) 发生修理后的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性能得到实质性改进或市场售价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四) 其他情况表明发生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得到实质性改进, 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增加。
二、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必须资本化。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可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并适当延长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对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作为递延资产,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三、《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1)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2)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两年以上;
(3)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9)固定资产改良如何进行摊销扩展阅读: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异.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当年度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大于税法规定的提取数或摊销数,则应当按照其差额部分进行纳税调整,即超过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当年度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小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提取数或摊销数.则应按实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在税前扣除.不作任何纳税调整。
10.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账务上的会计处理
1、结转到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1143507.37
借:累计折旧856492.63
贷:固定资产2000000
2、改造费用
借:在建版工程1000000
贷:银行存款(或权原材料)等科目1000000
3、完成后
借:固定资产2143507.37
贷:在建工程2143507.37
一、固定资产发生收益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收益性后续支出应当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列入“管理费用”,不再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进行核算。具体核算为:
发生收益性后续支出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或银行存款等)
如领用了生产用原材料,则
借: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原来为固定资产大修理而发生的预提或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或摊销完毕为止。
计提折旧。
发生收益性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因未转入在建工程,其账面价值未发生改变,应照提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