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四川省采矿权使用费

四川省采矿权使用费

发布时间:2021-05-27 08:32:48

㈠ 什么是采矿权使用费

国家将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依法按矿区范围面积向采矿权人收取的费用。

㈡ 四川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是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积极应变、乘势而上,狠抓落实、突破难关,开拓创新、成绩显著的一年,也是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一年。

2006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土资源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坚决实行土地宏观调控,坚定推进工业强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攻坚破难,狠抓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保护资源规范、保障发展有力、维护权益有效、服务社会优质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截至2006年10月31日,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42423064.36 公顷,建设用地1578320.19 公顷,未利用地 4404222.4 公顷。

各地类面积及比例见表1。

表1 四川省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统计表

全省2006年土地变更总量为122769.1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25%。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截至 2006 年 10 月 31 日,全省农用地 42 423 064.36 公顷,比 2005 年净减少2 763.65公顷,主要是因为耕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年内面积减少较多。耕地年内减少总量为62 960.10公顷,总面积为5 947 084.48公顷,耕地减少主要因为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分别占减少总量的63.03%和17.90%,其他依次为建设占用、灾毁等。耕地减少情况见表2。

表2 2006年全省耕地减少统计表

2006年全省耕地增加 13015.4公顷。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四川省2006年耕地增加来源分类表

近年来全省大力实施以土地开发整理为主的“金土地工程”,全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12003.6公顷,约占耕地总增加量的87.27%。

2.建设用地

2006年全省共批准建设用地16805.17公顷,其中农用地12098.27公顷,耕地为7736.60公顷。批准建设用地包括国务院批准和省级批准用地。

2006年全省批准建设用地中,分批次建设用地为9545.87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 7259.32 公顷。其中国务院批准的分批次建设用地为1086.22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4525.66公顷。

2006年全省省级政府批准征用农用地为8101.02公顷,其中耕地5793.19公顷。征地总费用为876094.84万元,安置农业人口151527人。

3.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

2006年全省完工验收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项目522个。共增加土地68427.1公顷,总投资额为186735.09万元,其中增加为农用地的13659.32公顷。土地整理增加土地 62843.69 公顷,占增加总数的91.84%,投资额为154383.1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2.67%,其中整理为农用地的8631.09公顷。土地开发增加土地4788.20公顷,占增加总数的7.00%,投资额为28918.69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5.49%,其中开发为农用地的为4295.27公顷。土地复垦增加土地795.21公顷,占增加总数的1.16%,投资额为3433.29万元,占总投资额的1.84%,其中复垦为农用地的为732.96公顷。全省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以土地整理为主。

全省共完成土地整理项目17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7个,面积12878.76公顷;省级项目38个,面积为21931.42公顷;市级项目57个,面积为24975.12公顷;县级项目63个,面积为3058.39公顷。

全省共完成土地复垦项目13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面积262.30公顷;省级项目4个,面积为153.71公顷;市级项目7个,面积为75.84公顷;县级项目119个,面积为303.36公顷。

全省共完成土地开发项目21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面积330.40公顷;省级项目108个,面积为2327.29公顷;市级项目52个,面积为1296.0公顷;县级项目53个,面积为834.51公顷。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四川省是国内矿产种类齐全、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具有矿产种类齐全、矿种配置组合较好、矿床分布集中的优势。现在全省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黑色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的生产体系。到2005年末,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和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业等692家国有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19.8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7%。矿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到2006年底,我国已发现矿产171种(包括亚矿种为234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包括亚矿种为223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3种。

到2006年底四川省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1种(包括亚矿种为90种)。这些矿产是:

(1)能源矿产4种:煤、石油、天然气、铀矿。

(2)金属矿产33种(包括亚矿种为34种):铁、锰、铬、钛、钒、铜、铅、锌、铝、镁、镍、钴、钨、锡、钼、汞、锑、铂族金属(统计表中,铂族金属、铂、钯单独统计)、金、银、铌、钽、铍、锂、锆、铷、铯、稀土(重稀土矿、轻稀土矿)、锗、镓、铟、镉、硒等矿产。

(3)非金属矿产42种(包括亚矿种为50种):菱镁矿、萤石(普通萤石、光学萤石)、石灰岩(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白云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白云岩)、砂岩(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砖瓦用砂岩、铸型用砂岩)、冶金用石英岩、铸型用砂、耐火粘土、硫铁矿、芒硝、重晶石、毒重石、含钾砂页岩、化肥用蛇纹岩、盐、碘、砷、磷、石墨、水晶(压电水晶、熔炼水晶)、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石膏、白垩、玻璃用脉石英、硅藻土、水泥配料用页岩、高岭土、陶瓷土、海泡石粘土、膨润土、其他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泥岩)、饰面用花岗岩、霞石正长岩、饰面用大理岩、钾、溴、硼等矿产。

(4)水气矿产2种:地下热水、矿泉水。

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产资源的特点是:①矿种较齐全,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大型或特大型矿床分布集中,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的矿物原料基地;③矿床的共伴生矿产多,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但增加了采矿和选冶工艺难度;④部分重要矿产以贫矿和低品质矿石为主,富矿不足,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6年全省共投入勘查费用287601.4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3400.4万元,地方财政拨款2212.85万元,企事业投入281982.23万元。年末从业勘查人员16381人。对煤、铁、锰、铜、铅锌矿、镍矿、铂矿、金矿、磷矿以及一些不能分的矿种进行了勘查。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为219191米,坑探工作量达27334米。

2006年全省新发现矿产地8处,其中煤矿1处,资源量为65260千吨;铅锌矿2处,资源量为252200金属吨;铅矿1处,资源量为50000金属吨;磷矿3处,资源量为18569矿石千吨。

2006年全省新查明矿产资源资源量:煤为51456千吨,铁矿10614矿石万吨,锰矿1034矿石万吨,铅锌矿330867金属吨,金矿10024金属千克,磷矿18675矿石千吨。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有效勘查许可证共783个,批准登记面积为9946.51平方千米,矿业权使用费为152.04万元;全省有效采矿许可证6929个,批准登记面积3324.47平方千米,矿业权使用费511.5万元。

在有效的勘查许可证中经济类型以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分别占42.01%和29.5%。矿种以有色金属矿产和贵金属矿产为主,分别占34.99%和33.07%。

在有效的采矿许可证中经济类型以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分别占13.89%,68.82%和12.13%。矿种以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分别占26.84%和71.71%。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按照经济类型分,2006年全省共有矿山企业7825个,从业人员473649人,年产矿量20920.05万吨,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445649.92万元,利润总额为240917.46 万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都有所增长。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一级市场

2006全省共出让土地32696宗,出让面积8844.37公顷,土地成交价款4705363.07万元,土地纯收益为2991260.99万元;租赁16宗,面积3.58公顷,获土地租金160.28万元;其他供地方式115宗,面积62.92公顷,收入5656.30万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土地出让宗数增加2209宗,增加7.24%;出让面积增加294.66公顷,增加3.44%;出让纯收益增加361150.07万元,增加13.73%。

招标出让1宗,面积1.09公顷,成交价款160万元,纯收益160万元;拍卖出让1764宗,面积2465.89公顷,成交价款2722307.15万元,纯收益1790752.52万元;挂牌出让508宗,面积780.75公顷,成交价款520598.74万元,纯收益375561.76万元。

在土地出让类型中主要用于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住宅用地,分别占用地类型总量的11.01%,8.22%和80.24%。

2.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转让土地93650宗,面积3749.43公顷,转让金1019974.09万元;出租1194宗,面积12.71公顷,获租金518.51万元;抵押24206宗,面积15012.94公顷,抵押价款4921306.25万元。在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类型中还是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最多。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6年探矿权出让36宗,其中,拍卖28宗,挂牌8宗,总合同金额为10409.58万元。采矿权出让871宗,其中,行政审批102宗,拍卖269宗,挂牌500宗,总合同金额为121497.9万元。探矿权出让矿种有煤、铁矿、铜矿、锰矿、铅锌矿、多金属矿、磷矿、水泥用灰岩等。采矿权出让矿种有煤、铅锌矿、熔剂用石灰岩、建筑用白云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等。

2.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全省探矿权转让69宗,转让价款26453.4万元。其中出售56宗,转让价款9550.29万元;作价出资13宗,转让价款16903.11万元。转让矿种有铁矿、铜矿、金矿、铅锌矿、多金属矿、磷矿、冶金用石英岩等。

全省采矿权转让146宗,转让价款10477.22万元。其中出售111宗,转让价款8006.18万元;作价出资9宗,转让价款2428.12万元;其他转让26宗,转让价款42.92万元。转让矿种有煤、铅锌矿、铁矿、铜矿、金矿、长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等。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及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统计发现违法案件5722件,涉及土地面积3981公顷,其中2006年发现违法3566件,历年隐漏案2156件,较2005年增加22%;全省立案查处4275件,涉及土地3840公顷,结案4263件,涉及土地3862公顷,结案率达99.7%,与2005年持平。立案中,2006年发生违法案件2285件,涉及土地1679公顷,其中以未经批准占地的违法形式表现最为突出,为2027件,占2006年发生违法案件的88.7%;2006年发生案件结案2235件,涉及土地1661公顷;隐漏案件立案1990件,涉及土地面积2161公顷,隐漏案件结案1952件,涉及土地面积2120公顷,隐漏案件结案率达98%;同2005年相比隐漏案件的立案和结案均大幅上升。全省拆除违法用地构建物18014万平方米;没收构建物37670万平方米,均高于2005年;收回土地897公顷,罚没款达2亿元。立案查处数、拆除构建物、没收构建物、收回土地面积和罚没款数额分别是2005年的1.5倍、1.87倍、18倍、7.7倍、5.7倍。土地动态巡查发现违法行为5165件,巡查制止违法行为4279件,制止率为83%,挽回经济损失大幅上升为3159万元。

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中追究责任人责任共88人次,为历年追究责任人最多的一年。追究责任中刑事案件移送11人;刑事处罚6人;给予党纪处分21人,党纪处分建议22人;给予行政处分14人,行政处分建议14人。

(二)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及查处情况

2006年度,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统计发现2006年立案622件,开采类违法行为为591件,占立案总数的95%,其中无证开采194件,越界开采178件,这两类违法行为仍是矿产违法案件发案率最高的,分别占立案总数的31%和29%。矿产违法案件全年结案584件,结案率为94%。吊销采矿许可证10件,罚没款2934万元,高于2005年同期1.6倍。

矿产违法案件中有15人次被追究相关责任,其中有8人次受到刑事处罚,有7人次被刑事移送。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6年全省共申请复议81件,其中行政处罚28件,行政许可17件,行政强制措施8件,不作为2件,其他26件。审结37件,其中维持18件,撤销4件,撤回申请9件。行政复议情况同2005年相比数量略有上升。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2006年末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从业人数7865人。其中研究生以上154人,大学本科及大专5564人;高中及中专1793人,初中及以下人员354人。事业单位798个,职工人数5907人,乡级土地所2229个,人员5900人,其中专职4667人,兼职1233人。经费收入为167432.3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159044.1万元,其他收入8388.24万元。

2006年度全省参加各种院校培训毕业或结业人数达729人次,其中参加党校学习226人次,行政学院学习98人次,其他培训405人次;参加学历教育99人,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1人,学士学位7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七、问题与建议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无证采矿等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矿山布局不合理,小矿数量偏多,开发中经营粗放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全面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秩序还有很多阻力和障碍,处理遗留问题的工作任务还比较艰巨;对土地供应定额和产业用地的投资密度等政策研究不够、执行不力;一些地方征地资金缺口较大,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征地费用到位不及时,甚至有挪用现象;土地资产运营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拍卖出让比例较低,招拍挂出让行为还不规范;土地执法难、查处难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违法、法人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执法难度;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贯彻落实严格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转变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实现科学发展:①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②从严审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③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④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⑤从严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严格实行问责制。

(2)继续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工作,增强矿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矿产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统筹矿产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统筹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矿政管理新机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扎实推进惠民行动,努力促进和谐四川建设。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群众疾苦,积极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地抓好所承担的惠民行动工作,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4)全面加强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直接决定着国土资源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关系着执政能力建设。因此,在狠抓重点工作的同时,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基础工作,以保证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

(5)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坚持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为主线,以推进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品德好、有能力、会干事”为落脚点,不断加强新形势下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践行省委确定的重大主题的本领,为推进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和人才保障。

㈢ 采矿权使用费是否每年都交

是每年都要交的。一般年检的时候收取

㈣ 采矿权使用费怎么写分录呢 费用报销单上就只有采矿权使用费2000元

这样完全可以。

㈤ 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

探矿权使用费来是国家将矿产资源源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按规定向探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是国家将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

探矿权使用费收费标准: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千米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千米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千米每年500元。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千米每年1000元。

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由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缴纳。

部分特别规定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可申请减缴或免缴,具体请参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减免办法》(国土资发[2000]174号)。

表1-1 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表

㈥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与采矿权使用费有什么区别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就是采矿权价款,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件,只有已回经开采的国家出答资形成的探矿权才要评估缴纳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是登记矿区面积的登记费,两者数额差距巨大。现在有些省区要求新取得的采矿权也需要按照储量缴纳采矿权有偿使用费,实际上变相收取采矿权价款,没有理解和执行国家探矿权招、拍、挂的市场化竞价取得制度。另外矿业权市场化程度不够,通过招拍挂政府没有收到多少出让资源的钱,政府感觉到资源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政府为数不多的出让矿产资源、土地换钱的招数舍不得放手,于是出此下策。

㈦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与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的区别是什么采矿权价款又是怎么回事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财建[2003]530 号)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加强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均须按规定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价款。
第三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包括:
(一)探矿权使用费。国家将矿产资源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按规定向探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
(二)采矿权使用费。国家将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
第四条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包括
(一)探矿权价款。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按规定向探矿权人收取的价款。
(二)采矿权价款。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价款。
第五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取标准
(一)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二)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第六条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估价格为依据。一次或分期缴纳;但探矿权价款缴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采矿权价款缴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第七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缴纳。
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确定的标准,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直接缴入同级财政部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探矿权采矿权人凭银行的收款凭证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和勘查、开采许可证。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八条 属于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管理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其使用费和价款,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机关收取,缴入财政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属于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管理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其使用费和价款,由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机关收取,缴入省级财政部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
第九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应专项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支出,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使用。
第十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中可以开支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进行审批、登记的管理和业务费用。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中可以开支以下成本费用: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评估、确认费用,公告费、咨询费、中介机构佣金、场地租金以及其他必需的成本、费用等。
第十一条 国有企业实际占有的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在转让时,其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批准,可全部或部分转增企业的国家资本金。
国有地勘单位实际占有的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在转让时,其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未按规定及时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责令其在30日内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2‰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吊销其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定期检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的情况。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办法发布之前已经收取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理。

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 财综字[1999]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地矿厅(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现对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

发<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字[1999]74号,以下简称《办
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办法》中所称“国家出资”,是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地质勘探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以及各种资金等安排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拨款。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按各自投入比
例享受出资权利。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按《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二、对出让目前搁置的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应按规定向探矿权采矿权人收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对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确有困难的,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批准,国有企事业单位应缴纳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可全部或部分转增国家资本金或国家基金;在合资、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中持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其应缴纳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投准,可转作为国家股。

三、为了适应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实行四级登记管理机关收取的需要,各地应对市(地)县登记管理机关收取的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予以规范。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备案。

四、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登记管理机关直接收取,不宜实行层居委托收取的办法。确需委托收取的,必须经上一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出具委托书。接受委托的登记管理机关按规定收取的使用费和价款,应全额缴入同级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和使用。

五、按照《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0号令)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1号令)规定,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属于国家财政权入,纳入预算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可不办理收费许可证,但必须严格按《办法》规定,切实做好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收取和管理工作。

六、根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敦主要由中央和省两极登记管理机关收取的要求,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所用专用收据,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印制;省级及省级以下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所用专用收据,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印制。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㈧ 采矿权人何时可以申请减免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

《矿产资复源开采登记管制理办法》(国务院令〔1998〕第241号)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采矿权人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管理机关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的减免办法审查批准,可以减缴、免缴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
(1)开采边远贫困地区的矿产资源的;
(2)开采国家紧缺的矿种的;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矿山企业严重亏损或者停产的;
(4)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㈨ 采矿权价款的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

第十一条 采矿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由登记管理机关收取,专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属管理。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计划主管部门制定。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第七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缴纳。
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确定的标准,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直接缴入同级财政部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探矿权采矿权人凭银行的收款凭证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和勘查、开采许可证。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

㈩ 矿业权使用费的征缴和使用有什么要求

矿业权使用费是国家将矿业权出让给矿业权人,按规定向矿业权人收取的使用费,包版括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权使用费。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国土资源部登记管理范围的矿业权使用费由国土资源部收取,缴入“国土资源部非税收入财政汇缴专户”;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管理范围的矿业权使用费,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缴入省级财政部门指定账户。矿业权使用费收入应专项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支出,由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使用。

阅读全文

与四川省采矿权使用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