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中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比例是多少才合理呢
是对来的
可变成本只包括生产该自产品的原材料、其它消耗和人工等,产量增加时可变成本可以说不发生变化。
摊销的固定成本包括租金、管理人员成本等,产量增加时总额不变,所以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就减少了。
所以总成本将减少。
㈡ 计算成本的时候如何分摊固定费用,如房租
如果所有产品都用到该车间,根据该产品的工时x产量来摊销。
举例:
A产品生产了10个,每个工时为小时;B产品生产了30个,每个工时为1小时。分摊比例就是:A:B=10x2:30x1=2:3。
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支付税收和利息之前的利润+租借债务)/(全部利息费用+租借债务)。
保障倍数指标的运用固定费用保障倍数指标是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将所有长期债务考虑了进去。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要等于1,否则说明企业无力偿还企业到期的长期债务。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计算成本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将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㈢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问题
是对的
可变成本只包括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其它消耗和人工等,产量增加时可变成本可以说不发生变化。
摊销的固定成本包括租金、管理人员成本等,产量增加时总额不变,所以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就减少了。
所以总成本将减少。
㈣ 哪些行业成本总额中固定成本占比较高
比如说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重工业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成本也较高。
㈤ 从成本特性角度出发,分析固定成本所占比例对生产能力风险的影响。是个问答题,帮忙简述一下。
从本量利来分析吗,每一件产品要cover一些固定成本,如果生产能力不够,产量上不去,分摊到每一件产品的成本过大,价格很难满足市场,所以要亏损的。
㈥ 固定成本分摊原则是什么意思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就行。一般方法有工资比例摊销、工时比例摊销等,已经确定,轻易不允许改变,否则没有可比性了。
㈦ 固定成本应计算土地摊销额吗
您好,会计学堂邹老师为您解答
请问你说的固定成本在土地摊销中是什么意思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㈧ 固定成本如何分摊(针对价格和销量不同时)
如果抄该租金对这三种袭产品的生产是公用的,也就是无法区分三种产品各自的占用比例,那么分摊这租金最好的办法是按照每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占全部生产总工时的比例来分配。如:A产品单位工时2小时,生产了100件,B产品单位工时3.5小时,生产了120件,C产品单位工时1小时,生产了300件,则全部生产总工时为2*100+3.5*120+1*300=920,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100=200,则A产品的分摊比例为200/920=21.74%。
㈨ 企业每年分摊得固定成本 什么意思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就行。一般方法有工资比例摊销、工时比例摊销等,已经确定,轻易不允许改变,否则没有可比性了。
(诚心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感谢~)
㈩ 什么是固定成本摊销率
固定成本是相对变动成本的一种企业成本划分方法。
固定成本摊销率(是内某项固定成本容总额/产品数量)是指单位半成品产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金额,这个金额的总额是固定的,而单位产品的分摊额是变动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产品数量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