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哪些
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2.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其中: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t一1] (其中:It=静态投资 f=上涨率)
4.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5.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6.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7.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8.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9.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
10.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1.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
流动资产=应收(预付)帐款+现金+存货
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2.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3.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14.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15.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16.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17.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8.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19.等额本金偿还: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 (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B. 造价师计算工程量的顺序是什么
每一幢建筑物的分项工程繁多
C. 工程造价如何算模板费,一道简单的工程造价题
根据公式: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1500*(1+15%)/12*(1+8%)=155.25
模板费=155.25*35=5433.75
D. 关于模板的摊销量计算问题在一级造价师中哪本课本哪一章哪一节
在建设工程计价的科目中,自己查看一下。
E. 造价师对工程量计算依据有哪些
(1)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施工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
F.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在造价中,摊销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某项工程的总费用摊销到另一项工程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难道是说把一个分项工程的费用摊销到另外一个分项工程?
不理解不理解
G. 模板摊销费的计算公式
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1+施_工损耗)x{[1+(周转次数,1)x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长期版待摊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按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余期限、摊销方式等。
(7)造价师模板摊销量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用摊销方法核算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如两次大修理的间隔期为3年,就应在36个月内平均摊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在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应按受益对象分摊摊入工程施工权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工程施工 ×××
开发成本或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H. 造价工程师考试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是哪些
个人总结的一些造价计算常用公式,仅供参考,更多造价工程师详情www.dalie.cn#wltg
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2.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其中: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t一1] (其中:It=静态投资 f=上涨率)
4.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5.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6.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7.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8.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9.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
10.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1.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
流动资产=应收(预付)帐款+现金+存货
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2.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3.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14.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15.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16.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17.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8.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19.等额本金偿还: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 (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I. 定额中模板摊销次数如何换算
1、确定采用定额的模板原摊销次数。(这个从定额配套的基础交底资料或者说明中有)
2、根据目前模板的摊销次数,调整定额中模板主材的消耗量即可。例如:假设原定额木模按5次摊销,实际按3次。那么直接调整定额材料中板枋材(或复合木模板)消耗量为原来的1.67倍即可(5/3)。
(9)造价师模板摊销量扩展阅读
累计摊销(accumulated amortization)是针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而言的,这与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同理,只是为了区别而使用的称谓不同而已。
是反映了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对其价值的分期收回行为及收回额,其计提摊销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间内直线平均法。
设立意义:无形资产虽不象固定资产具有有形的损耗,但其会随着使用过程的各种因素(如科技进步,泄密,市场转型等等)、环境的影响,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其实际的使用价值会出现下降,为了能使其价值在预计的使用期间内得到补偿与回收,而采取分期摊销的方法,将其分期收回。
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不进行分期摊销,但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其的价值进行减值测试,通过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收回。
累计摊销用法如下:
如同固定资产要单独核算累计折旧一样,新制度对无形资产新增加了一个一级科目“累计摊销”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二、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累计摊销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