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生产产品起模要付金额较大的模具费,应入“待摊费用”每月摊销还是入“固定资产”
我认为在此情况下,模具费用应列入“固定资产”计算。至于折旧年限,则由于产出品的生产周期长短对模具的使用期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应与相关部门(如业务、生产部)协商以来确定折旧年限。
2. 怎样把模具费分摊到每个产品里
从问题描述来看,这个要看模具的寿命,而不是看每个月的产量啊。假设模具能打100000次,平摊在产品里就是12000/100000=0.12RMB/pcs,这是在产品成本里面考虑的。
3. 购入的模具,客户按生产件数摊销,将这部分费用包含在产品售价当中,怎么入账
计入制造费用。
然后转入生产成本
最后转入到库存商品。
在销售的时候再转入营业成本。
4. 我司能否把模具费一次性分摊到样品中出口报关呢
应该是可行的。曾做过几次类似作业。因产品停产后重新生产少量维修部件,价格差异巨大,但这种作业需要向海关单独解释。
5. 模具成本如格分摊至产品成本结构
问题不是很清楚。
总的来说模具成本,应该列入低值易耗品核算,一次摊销时入制造费用,最终归集入生产成本,一并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中进行分配,结果体现在产成品的成本中。
6. 模具费摊销可以进管理费用吗,比如我这个月没有生产这个产品,就无法分摊到对应的产品成本上
模具抄的摊销是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处理的。
不管你是否生产相应的产品,你的折旧是无论如何也计不到管理费用中的。
你可以按次来计算模具的成本(例如,预计你们的这个模具可以做一万件物品,你就按一万次来对应的计提折旧)
7. 模具费用分摊的原则
三. 技术要求以及质量要求:
1) 模具必须按甲方提供的产品图纸及要求制造,保证模具啤出符合要求的制件;
2) 模具必须按照制作项目列明的要求制作,且必须有合理可靠的冷却系统;
3) 更详尽的技术要求见附表,模具也应符合甲方在向乙方提供的其他的技术资料中明示的技术要求以及质量要求;
4) 乙方制作的模具应保证__30__万次以上的使用寿命。
四. 制造工期:
1) 工作期为28天(第一次交符合功能装配的样件),即于 2009 年 7 月 18 日前提供全部首样;
2) 首样交付后,甲方未提出改模,乙方于15天内(即于 2009 年 8 月 02 日前)向甲方交付合格模具;
五. 模具验收以及交付:
1) 模具验收的依据:
1. 甲方确认的产品零件图;
2. 双方商定,并经甲方确认的技术工艺方案,双方确认的模具技术要求。
3. 模具设计图纸以及电子文档。
2) 模具验收合格规定:
1. 甲方连续试产5天或产量达到1000件以上,日产能力偏差不超过设计要求的5%,模具无异常,制件合格率98%以上,甲方出具模具验收检验合格报告。
2. 乙方交模后,由于甲方原因60天内不投(试)产,模具视为合格处理并由甲方出具模具检验报告,办理结算付款手续。
3. 乙方交试模样件后,由于甲方原因60天内不能检验确认的模具视为合格处理并由甲方出具模具检验报告,办理结算付款手续。
4. 模具验收后,乙方对模具制造质量负责,并无条件地提供免费快速服务(8小时内要给予响应)。因甲方需要结构更改,乙方需提供快速服务,可根据产生的成本酌情收取改模费。
3) 《模具验收报告》上应有甲方技术、检验及使用单位签字并经甲方工程部经理批准方为有效。
4) 交货地点为甲方指定的加工厂家,运输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 模具制作费用的支付:
1) 签订合同七日内,甲方将模具金额的50%,即 元付至乙方帐户,作为合同定金;
2) 模具验收合格后,由乙方开具增值税票,甲方收乙方增值税票后,一个月内将模具金额的40%,即 元付清;
3) 模具金额的10%即 元作为质量保证金,在模具验收后半年内付清。
8. 在生产企业中模具费怎么分摊比较好
开模费也是分情况而定的:如果已付模具费,但模具的所有权不属于本企业,则应一次性计入制造费用;如果企业从此拥有模具的所有权,则应计入“固定资产”,则应由销售部门预计生产量,并根据月实际生产量做折旧的帐务处理。
9. 工资费用怎么摊销到产成品中
1、借 生产成本-XX产品
贷 制造费用-工资
2、借 库存商品-XX产品
贷 生产成本-XX产品
10. 关于模具分摊的问题
第一个你要明白这个项目一年是多少产品,如果一年20万的量,那么你就要分摊2年
第二个250万分摊到40万件(是套吗?如果是40万套的话,你好要了解每个件项目中的单车用量)你的算法是对的。
但是你要明白的是,这个项目的量产以后交货每个月的预测,不知道产品,分摊很被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