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为什么下月才开始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这样理解,折旧是月初计提,当月增加固定资产时,折旧已经计提完毕,本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能再计提折旧;同理,当月减少固定资产时,月初已将折旧计提完毕,所以当月减少固定资产仍计提折旧。
同时,无形资产摊销可以理解为,月末摊销。即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进行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进行摊销。
Ⅱ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可不可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可以计提折旧。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Ⅲ 固定资产提折旧,按规定是当月增加,当月记帐,下月提折旧。
折旧的时间范围
1.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2.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3.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4.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5.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Ⅳ 为什么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呢
这个 我给你讲 先占楼 在打字
固定资产折旧啊,这纯属做账习惯的延续。
因为之前,企回业计提折答旧一般是在月初计提,这样一来,你看,月初的时候,固定资产是2000,月中又买了个桌子,则桌子开始的第一个月就没提到折旧。或者,月初的时候,固定资产是2000,已经根据这个计提了折旧,但是月中处置了一个资产,你看,月初已近提过折旧了,所以这一做法延续下来,准则对其加以规范,就构成了现在看到的,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照提折旧。
至于无形资产,这个就是采用了咱们一个惯常的思维了,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类似于走路时中国人靠右行而英国人靠左行,纯属习惯问题了。没有必要上升到理论层次。对于那些讲大道理的,我服气了。
Ⅳ 为什么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计提摊销
1、制定这个规定的时候还是手工做账的年代,那时大企业中固定资产账月末对账回就要花费时间答,再按对完账后的资产计提折旧则影响整体核算进度了。那时对“固定资产当月增减不影响计提折旧”的规定,一定程度是出于对工作的简化、提效。
2、固定资产折旧与物质实体损耗相关,假如固定资产在月末增加,计提额超过实际损耗了。当然,我觉得这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第一点。
Ⅵ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吗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Ⅶ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下月计提,当月减少的当月计提 那怎么公式还是加上月增加的减上月减少的啊
当月计提折旧,当月固定资产增加的,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固定资产减少的。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大小受计提折旧基数、净残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简称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简称税法)分别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作了相应规定。只有把握固定资产计提旧的因素,才能保证计提的折旧额正确,纳税不受影响。现就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各因素分别从准则、税法作以比较。
会计准则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Ⅷ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吗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或者: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额
Ⅸ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了怎么办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就意味着在结账之前,企业应当进行对账,包括账证核对、账实核对、账账核对,其中的账实核对主要是指财产清查,因此计提折旧之前应当进行固定资产清查。
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清查不难做到,清查程序也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如果企业规模较大、管理层级较多,固定资产较多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清查程序和处理结果就未必那么快结束和取得。而在没有清查的情况下,真实完整的固定资产无法取得,计提的折旧金额无法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不计提折旧,资产、利润会虚增;没有进行财产清查就计提折旧,金额未必准确;进行财产清查之后再计提折旧,会计信息未必能够及时提供。综合考虑之后,为了满足真实性、重要性、及时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务中企业的固定资产以期初金额为计提折旧的基数,因此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次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次月起不提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