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摊销和折旧费用大于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合理
计提折旧是按固定资产原值来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已经折旧完,不再计提折旧,这是规定的,但十年后,其摊销和综合折旧一起为1。9亿,超出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好像没有过这种现象。
❷ 项目建设投资与资产的折旧摊销原值如何对应起来
你所给出的成本费用里有房屋及建筑物原值、机械设备以及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但是,在估算项目建设投资里的科目只有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即在估算项目建设投资里的科目没有列出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实际上,如果项目建设投资科目里没有列出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那么在计算成本费用时,通常不可能凭空冒出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数据来。初步判断,原文把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都包含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里了,即工程建设投资里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还有3603万元的无形资产和954万元的递延资产,这个数据应该是原始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本费用里的房屋及建筑物20986万元和设备38801万元。
当然,如果在建设投资里的64343万元不含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那么在成本费用里也就没有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的摊销。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投资64343万元全部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计算出房屋及建筑物原值22586万元,设备41758万元,合计64343万元。
❸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要摊销为什么最后的摊余成本要接近面值
你说的是长期债券投资,而且是折价或是溢价,不是股权投资,股权投资不用专摊销。
举例,一张债券面值1000元,你属买的时候900元,票面利率是5%,市场利率6%(打个比方,利率没再精确算)
(为什么会折价发行呢,因为人家债券的利率比你的高,而你的利率应经审批定了,想改变很麻烦,又急需用钱,所以只能折价发行,要不没人买,应为你的收益率低)
(1)购买时
借:长期债券投资-面值 1000
贷:银行存款90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2)持有期间
借 应收利息 1000*0.05=5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贷 投资收益
最后对方要按面值1000元还本
借 银行存款 1000
贷 长期债券投资 -面值1000
只有这样长期债券投资的科目才会借方贷方平衡
❹ 为什么总投资收益率不用息税折旧摊销前的利润来计算
公式中 利息是给借款人的,税是给政府的,但是他们都是总投资赚出的收益再分配,折旧不属于收益分配环节,而是成本费用弥补环节,所以用分配前总收益/总投资
❺ 投资项目支出款怎么摊销
可以先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每月摊销就看你们公司了。,借:管回理费用答
贷:待摊费用
❻ 至有至到期投资的“摊销”是什么意思
举例说明:
甲公司花了105元买了面值为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3%,5年后到期),内假设5元(容即105-100)溢价不摊销的话,那么到了到期日,分录借方是100现金,贷方是105元债券,那差额5元无处可去,只有计入损益。但把5元计入到期日当天损益显然不符合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因为在买入当天就会预见到会有5元这样的“损失”,所以合理的做法是,要(以一种合适的方法)在5年存续期内摊销到损益(免得最后一天确认这损失),使得每年确认的利息收入=100×3%-摊销值。
❼ 为什么折旧=总投资-净投资
首先折旧涉及到长期资产;
其次,长期资产项目在报表上列示的一般是净值(扣除了折旧),即净投资;但是净投资不能反映生产经营的全部投资,因为折旧都是为生产经营而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属于企业为生产经营进行的投资。
因此: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摊销
=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摊销
=(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增加)+(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经营性长期负债增加)+折旧摊销
❽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要摊销
你说的是长期债券投资,而且是折价或是溢价,不是股权投资,股权投资不用摊销。
举例,一张内债券面值容1000元,你买的时候900元,票面利率是5%,市场利率6%(打个比方,利率没再精确算)
(为什么会折价发行呢,因为人家债券的利率比你的高,而你的利率应经审批定了,想改变很麻烦,又急需用钱,所以只能折价发行,要不没人买,应为你的收益率低)
(1)购买时
借:长期债券投资-面值 1000
贷:银行存款90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2)持有期间
借 应收利息 1000*0.05=5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贷 投资收益
最后对方要按面值1000元还本
借 银行存款 1000
贷 长期债券投资 -面值1000
只有这样长期债券投资的科目才会借方贷方平衡
❾ 建设项目投资中哪些费用属于递延资产摊销的
建设项目投资中,工程要在一年以上才能完工的,所有属於总个工程施工的间接费用支出(地勘、设计、测绘、招标、检测等)以及机械设备在当年发生支出应提的折旧费都应按工程进度的年度摊销。
❿ 净经营资产长期总投资=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增加+折旧和摊销 中 为什么又要加折旧和摊销呢
因为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的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净增加+折旧与摊销)。
因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经营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不存在折旧与摊销。
而非流动资产原值=资产净值+折旧与摊销+残值,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总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净增加+折旧与摊销。
所以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性营运资本的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净增加=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净投资(其中包括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长期资产)。
如果此处的长期资产是新购入的,未计提折旧,则折旧为0,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净增加。
摊销注意点: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
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折旧注意问题:
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注意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