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层工会的经费收支管理应贯彻遵循哪些原则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全国总工会《关于贯彻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总工发〔2012〕80号) 《关于加强工会经费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切实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通知》(总工发〔2013〕51号)等文件精神,使工会经费更好地为基层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现就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原则
基层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和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切实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通知》精神,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要坚持工会经费为工会工作和职工群众服务的方向,确保工会经费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把更多工会经费用在职工身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工会经费真正惠及职工群众和工会会员。
基层工会的经费收支管理,要贯彻以下原则:
(一)遵纪守法原则。各项经费收支,必须严格执行中央规定、国家法律法规、所在地方政府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工会财务会计制度,遵守财务纪律。
(二)依法获取原则。基层工会的各项收入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依法获取。
(三)经费独立原则。基层工会要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单独开设银行账户,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
(四)预算管理原则。基层工会经费各项支出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照全国总工会《工会预算管理办法》执行。
(五)服务职工原则。基层工会经费使用要突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
(六)勤俭节约原则。基层工会要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节约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七)民主管理原则。要依靠职工和工会会员管好、用好经费,定期公布账目,实行民主管理,接受职工和工会会员监督以及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
二、工会经费收入范围
基层工会的各项经费收入,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依法获得。包括:
(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或上级工会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后按规定比例转拨基层工会的经费。
(三)上级工会补助的款项。
(四)单位行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予工会组织的补助款项。
(五)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
(六)基层工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
(七)其他收入。
三、工会经费支出范围
工会经费应当全部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基层工会要按照所在省级工会确定的经费分成比例,及时足额上解经费。工会经费支出包括:
(一)工会为会员及其他职工开展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产生的支出。基层工会应当将会员缴纳的会费全部用于会员活动支出。
㈡ 在会计实务中,确认费用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㈢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党来政机关厉行节约自反对浪费条例》第四条规定: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
2、坚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
3、坚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
4、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保证正常公务活动;
5、坚持公开透明,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
6、坚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㈣ 某企业将可使用3年的签字笔购买支出全部记为当期费用,遵循了什么原则
遵循了重抄要性原则
即当经济业务袭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甚微时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反之,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很大时,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又比如,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时,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就没有必要单独反映,重点提示。
㈤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遵循什么原则
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无形资产准则要求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专个部分分别进行核算。属研发费用处理的原则是:
1、从研究活动的特点看,其研究是否能在未来形成成果,即通过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也无法证明其研究活动一定能够形成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因此,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更进一步,且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此时如果企业能够证明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所发生的开发支出可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㈥ 营改增 间接费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为了合理地选择分配基础,正确分配间接成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版1)因果原则,是指资源的使用导权致成本发生,两者有因果关系,因此应当按使用资源的数量在对象间分摊成本。按此原则要确定各对象使用资源的数量,例如耗用的材料、工时等,按使用资源的数量比例分摊间接成本。
(2)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多,谁多承担成本”,应按受益比例分摊间接成本。按此原则,管理人员要确定间接成本的受益者,例如车间房屋维修成本按各车间的面积分摊,广告费按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分摊等。因果原则是看“起因”,受益原则是看“后果”,两者有区别。
(3)公平原则,是指成本分配要公平对待涉及的双方。在根据成本确定对外销售价格和内部转移价格时,合理的成本是合理价格的基础,因此计算成本时要对购销双方公平合理。公平是个抽象概念,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实务中政府规范或有权威的标准成为公平性的具体尺度。
㈦ 请问财务人员在费用开支方面应遵循什么原则谢谢
第一 顺应老板的意思
第二 不违反规则
总而言之 在规则范围内 通过各种手段 把老板的工作做好
这是一个优秀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㈧ 资费定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以成本为基础制定电信业务资费势在必行,但如何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把握好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与方法,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电信业务资费作为一种服务资费,与一般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作用有着许多共同点,即对于资源配置、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市场竞争和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以成本为基础定价作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确保市场竞争公平有序以及推动市场发展等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手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其实质就是将成本作为定价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这不意味着成本与价格之间可以划等号,也不意味着有了成本就可以简单地或随意地进行加成确定价格。特别是对电信而言,由于其具有网络经济性、公共事业性等多种经济特征,肩负着普遍服务责任,因而其资费确定除了重点考虑成本因素外,还要考虑比一般产品或服务更多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具体地说,电信资费的确定必须把握如下原则和方法: 1.政策约束原则电信资费作为一种专业资费,其制定原则首先必须符合国家关于价格制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其次还必须符合电信行业对资费制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它们对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定价行为、价格总水平控制、价格监督检查等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些政策法规,电信业务资费的制定应当满足一系列基本要求。如对政府来说,制定价格时应当依据有关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还应当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制定价格时还应当开展价格、成本调查,听取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价格,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价格制定的具体适用范围、价格水平,应当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按照规定的定价权限和程序适时调整。基础电信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增值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对经营者来说,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应当努力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服务,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合法利润;应当根据其经营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准确记录与核定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得弄虚作假;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执行依法制定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价格过高上涨;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不得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电信经营者不得对其经营的不同业务进行不合理的交叉补贴。 2.分类管制原则首先,电信业务资费管制应考虑业务的发展阶段。电信业是充满活力的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业务层出不穷。由于新业务的市场前景、成本和效益等均存在许多未知因素,对其资费进行管制,不仅难度大,而且很容易造成市场扭曲,妨碍新业务的发展。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新业务初期发展的一段时间内,由企业根据市场自定资费。 其次,电信业务资费的管制应考虑具体业务的特性。长期以来,电信业一直作为一种典型的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事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电信业不仅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作用有增无减,而且对其它业务特别是增值业务的竞争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此外,某些业务如本地电话业务还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特征,并负有普遍服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用户利益和公平竞争环境,对普遍服务业务资费有必要由政府采用公正报酬率和价格上限管制甚至由政府直接制定,而对其它重要基础业务,在一定时期内,特别是经济改革尚未完成、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时期,也可以参考普遍服务业务的方法进行定价管制。 再次,对其它业务,资费的管制要考虑业务的市场结构,即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采取不同的资费管制原则。对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市场结构,可将资费交由企业制定,鉴于我国国有企业在电信业中占主导地位,在产权改革尚未到位的一段时期内,为了防止国有企业不计效益的价格战倾向,也可以对这些企业设定资费下限。 3.分级管制原则由于电信业务具有全程全网的经济特征,因而政府管制电信资费时原则上以国家主管部门为主,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制模式。但为了提高管制效率和效果,国家主管部门在集中制定的方案基础上,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授权地方主管部门参与对地方性业务资费的具体管制;最后,对其它地方性的业务资费等则可完全授权地方主管部门进行制定或管制。 4.公共事业性和普遍服务性原则首先,如前所述,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事业,其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各种机构和人员。为了确保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其定价一般以微利为原则。或者说,其总体利润率应不高于一般产品或服务的利润率即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说,社会平均利润率是政府确定价格上限的重要依据。 其次,普遍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公共事业部门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电信业长期以来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电信资费管制中必须体现两方面要求:一是普遍服务业务用户资费的无差别;二是普遍服务业务的微利性。 对一些重要基础电信业务,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资费远高于成本的条件下,参照普遍服务业务的做法,采用全国基本统一的资费标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是长久之计。在以成本为基础制定资费后,资费将向成本靠拢,此时若再采用基本统一资费,偏远落后地区的经营者势必出现亏损,而发达地区的经营者势必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影响该业务的均衡发展。此时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对没有必要或尚未有条件成为普遍服务的业务,取消全国基本统一的资费标准,以客观反映地区差别;二是对有必要和有条件普遍服务的业务,如互联网接入业务等,应适时明确为普遍服务业务。 5.市场影响原则根据经济学理论,价格首先是由供需双方决定的,是供需双方利益均衡的结果。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只考虑了生产因素,或者说供给因素的一方面,必须同时考虑市场因素特别是需求因素才能科学、完整,对正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电信业来说,更是如此。需求因素的考虑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考虑供需关系;二是考虑资费与用户数的关系,特别是资费弹性和用户偏好,一般来说,基本业务的需求弹性较小,为了保障用户利益,宜采用适当低的资费,而增值业务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可以采用适当高的资费;三是考虑需求的差异化。 其次,价格的决定还要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电信许多业务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削弱关系”和“促进关系”,前者如移动电话业务与固定电话业务间的关系,后者如无线寻呼业务与电话业务间的关系。因而在制定其它电信业务资费时,应使其对基本业务特别是普遍服务业务带来尽可能多的促进作用或尽可能少的削弱作用。 6.灵活多样性原则在实际中,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所有上述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对高技术的电信行业来说,其变化更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单一的资费将无法适应变化的需要,也不利于企业发挥经营潜能;另一方面任何人都无法准确把握这种变化,制定出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具体资费方案来。因而更为可行的办法是在遵守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资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具体地说,一是政府在制定或管制资费时,同一业务的资费应尽可能采用选择性资费形式提供多种资费方案,这些方案尽可能考虑到市场的不同需求情况,如除了二步制资费外,还可以实行包月制资费、单一通话费资费等;二是对市场支配经营者之外的其他经营者,在确保其资费水平符合限定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在基本选择性资费之外,自定资费水平、结构和计费办法。 此外,我国国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对资费的水平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国家主管部门在制定统一的基本资费方案的同时,应允许一定的浮动比例,由各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地方资费基本方案。 7.可实施性原则由于我国电信业的开放时间不长,而全方位的改革重组更是只有一二年的时间。其结果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许多关系尚未理顺,一些数据的获取不仅难度大,而且要付出很大精力;二是由于改革时间短,我国在这些方面思想准备尚不充分,尚缺乏许多必要的基础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强调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的可实施性,逐步推进极为重要。 从国外来看,以成本为基础定价的主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定价,另一种是以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定价。一般来说,长期增量成本由于充分考虑了采用现有的最为有效的技术方案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并排除了实际经营中的许多政策因素和非效率因素,因而其理论较为完备,也较为合理。但其不足之处一是缺乏实践基础,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才能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案,同时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包括设备的价格数据等;二是方案的设计和基础数据的选择有赖于利益相关方及专家的经验判断,难免带有许多主观因素,不易达成一致意见;三是这些方案和数据需要不断更新来维持其有效性,因而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专门力量;四是其计算结果定价往往偏低,由此制定的用户资费不利于新经营者进入市场,形成竞争。而实际成本的优点是有一套相对较为完备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主观的经验判断,相对来说较易操作,制定用户资费时有利于新经营者进入市场开展竞争,但由于其建立在以往技术的基础上,且常常伴随许多政策因素和非效率因素,因而理论上其合理性不如前者。这两种方法不同的特点,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从国外来看,在推广以成本为基础定价的初期,一般都选择实际成本的方法,而从长远来看,以长期增量成本定价正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鉴于我国目前的基础,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方法,无疑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8.合理成本原则如前分析,目前在以成本定价的方法中,最主要有实际成本和长期增量成本两种,从理论上说,长期增量成本最为合理,但实施难度较大,而实际成本虽然合理性不如前者,但相对较易实施,因而采用实际成本法是我国较为现实的选择。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成本的合理性要求,相反,我们应当在确保可实施性的同时,尽可能地使成本的选取更为合理。一般来说,实际成本的主要依据是历史的账务成本数据,但这些数据常常包含了一些非效率因素,特别是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实施的初期。因而,为了使成本计算更为合理,应当尽可能剔除这些非效率因素的影响,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正处理。从我国情况来看,这些非效率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速折旧政策因素。二是过度超前发展因素。三是非经营因素。在制定资费时,这些明显不合理的非经营性成本理应排除在成本计算之外。(陈仕俊 人民邮电报) 【相关报道】·信息产业部将推行电信资费违规行为通报制度(11-01 17:18) ·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规定(试行)(09-13 08:10) ·电信资费监管三招(09-06 08:37)·谈过渡时期的资费管制(01-25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