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应计利息和利息费用都逐期减少
A选项
由于债券的账面抄价值逐期不同,因而计算出来的利息费用也就逐期不同。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利息费用也就随之逐期减少;反之,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增加,利息费用因而也逐期增加。当期入账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的差额,即为该期应摊销的债券溢价或折价。
B. 债券的溢价摊销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债来券溢价发行后,债自券的实际利率会和票面利率存在差异,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或支出的时候就会与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票面利率存在差异,而差异部分就是每期债券溢价摊销额。比如面值500万,票面利率为5%的债券,发行收款520万,那么实际利率肯定会小于5%,而溢价摊销就是按实际利率法将溢价20万元摊销到每期损益中去。
C. 为什么必须要摊销溢价,折价溢价,折价的摊销对每期的利息费用有何影响
企业决定并被复批准发行债券时,就制要将票面利率确定下来(已经记载到债券上面),由于利息率始终在变化着,待实际发行时很可能与原来决定时的利息率
不一样。
实际发行时,企业要按当日的市场实际利率发行债券,投资人也要按当日市场利率购入债券。不按市场利率从事的话,企业不会发行的;投资人不会购买的。
溢、折价就是对市场利率对票面利率的调整。将来摊销也是对已产生的溢、折价对财务费用或投资收益的调整。
D. 债券溢价摊销的分录如何做
债券溢价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息摊销法两种。
E. 折价或溢价摊销是什么意思
简单点说吧,如果甲发行债券,该债券票面上表明的面值是1000。其明确的票面利率是10%(也就是以后企业支付利息时按10%的利率计算),但是当时市场上的实际利率为9%(比如你把钱存入银行时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此时,你想想以后当甲支付利息时,它是按票面利率10%乘以票面价值1000计算的利息支付给购买债券的,但当时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只有9%,甲却按10%的利率支付了。到时甲是不是会多付了1%的利息,那甲不是亏了,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啊。于是为了弥补甲以后多支付给购其债券买者的1%利息,甲就会在刚开始发行债券时,把以后会多付的利息提前给收回来,即溢价发行,按高于票面价值1000卖出去(假如是1100),高于1000的部分就是溢价。该溢价就会在未来每期计算利息时给摊销掉。比如:到时支付利息时会计账务处理按1000*10%=100 贷:应付利息 100, 但其实其应当确认的实际利息是(1100*9%)=99,借:财务费用 99
其差额1就是甲多付的利息,因为在发行债券时甲多付的利息已经提前收回来了,所以在以后支付利息时再把它抵销,这就是溢价摊销。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99(实际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溢价摊销)
贷:应付利息 100 (票面利息)
所以溢价摊销就是融资者以高于市场利率的票面利率,溢价发行债券,多余票面价值的溢价会在以后每次利息支付时分期摊销。溢价摊销就是相比于市场利率多付的利息。
F. 债券溢价的债券溢价的摊销
溢价摊销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摊销法或实际利率法:
直接摊销法,又称平均摊销法,是将债券溢价在债券存续期内予以平均分摊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不太精确。其计算公式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额=债券溢价/债券年限
实际利率法,是以实际利率乘以本期期初债券账面价值的现值,得出各期利息。由于债券各期期初账面价值不同,因而计算出来的各期利息也不一样。在债券溢价的条件下,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利息也随之逐期减少。当期入账的利息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的差额,即为该期应摊销的债券溢价。这种方法计算精确,但较为复杂。
实务处理中多采用直线法。 举例说明溢价购入债券的账务处理方法。假设中高公司1993年1月1日购入南利公司同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12%,面值为40万元,实际支付款项为42万元。
购入债券时,应按购入成本记账。即: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420000
贷:银行存款 420000
每期按直线法计算溢价摊销额和应计利息:
溢价总额=420000-400000=20000(元)
每期应摊销的溢价额=20000/5=4000(元)
每期应计利息=400000×12%=48000(元)
每期实得利息=每期应计利息-每期溢价摊销额=48000-4000=4400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每期结账日均可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48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4000
贷:投资收益 44000
第五年债券到期收回本息时,由于已将溢价额逐期摊销,因此“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的余额为400000元,与债券票面价值相等,“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的余额为240000元,与按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400000×12%×5=240000)相等。所做的账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 64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400000
贷: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40000 受债券兑付期影响而产生的溢价,实质上是由于债券的交易日期与发行日期不一致而产生的债券应计利息。购入债券时,应将这部分应计利息单独记账。现举例说明:
假设远大公司1993年1月1日购入鹏宁公司1992年1月1日发行的四年期债券,债券面值20万元,票面利率10%,实际支付价款22万元。
由于远大公司是在鹏宁公司债券发行一年后购入的,因此所付价款中包括有20000元的应计利息(200000×10%=20000),计算债券的实际成本时,应将其扣除。债券的实际成本:所付价款-应计利息=220000-20000=200000(元)。 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00000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银行存款 220000
在债券的存续期内,每期应计算应计利息,并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投资收益 20000
债券到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的余额为80000元,其中包括购入时记入的20000元,债券存续期内记入的60000元,与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相等。兑付本息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8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00000
贷: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80000
如果债券溢价是受两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则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区别不同情况而做相应的处理。举例说明:
假设远大公司1993年1月1日购入鹏宁公司1992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面值20万元,票面利率10%,实际支付价款24万元。
由于远大公司是在债券发行一年后购入的债券,所以所付价款中含有20000元应计利息(200000×10%×1),按所付价款扣除应计利息作为债券购入成本记账:
借: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20000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0
债券购入成本220000元与债券面值200000元的差额,应在债券存续期内予以摊销。债券年限为三年,购入时年限已过一年,所以每期应分摊溢价额为:(220000-200000)÷2=10000(元)。每期应计利息为:200000×10 =20000(元),每期实得利息为:每期应计利息一每期溢价摊销额=20000-10000=10000(元)。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
第三年债券到期时,溢价额20000元分摊完毕,“长期投资——债券投资”科目余额为200000元,与债券面值相等;“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科目余额为60000元,与按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额(200000×10 ×3)相等,其中包括购入时记入的20000元,以后两年逐期记入的40000元。到期远大公司可收回本金200000元,利息60000元。因购买债券时支付款项为240000元,所以该项投资累计投资收益为20000元。兑付债券本息时所作的账务处理应为:
借:银行存款 260000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200000
贷:长期投资——应计利息 60000
G. 我想知道折价或溢价摊销是什么意思呢
折价是指按照市抄场袭价格或由具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双方共同委托的估价机构对标的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以双方均认可的价格将标的物的所有权由一方当事人转让给另一方当事人,从而全部或部分地了结双方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H.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作为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溢价时,溢价各期摊销额为什么是逐期增加
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回,折价摊销数逐期增答加.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
I. 长期债权溢价摊销法是怎么摊销的,怎么计算的
我想你问的应当是实际利率法吧。 债券折溢价的摊销问题是我们在购买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时,由于购买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溢价),或购买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折价)所引起的,在确认投资收益时,用来调低(溢价)或调高(折价)我们投资收益的数额。 在溢价购入时,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使得我们愿意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入债券。在对方每期支付利息时,我们可以收到以较高的票面利率计算得出的利息,但是由于我们在购买债券时是以一个高于市场的价格购入的债券,实际上我们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就没有实际上应该收到的利息那么多,需要抵减一部分溢价。(折价同理) 在债券的折溢价摊销中我们选用的实际利率是按“债权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贴现值+各期收取债券利息贴现值”,采用插值法计算的。(关于插值法的理解,请参阅财务管理教材,有很多教材认为实际利率就是认购时的市场利率,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实际处理中,很可能出现摊消不完的情况) “应收利息”科目=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科目=(面值+未摊销的折溢价)*实际利率 。差额为每期折溢价的摊销数,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溢价)”科目。 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 贷:投资收益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当然在实际的摊销中,折价、溢价不会在同一笔投资中同时出现。 你可以按我说的方法试试看!具体我就不替你算了,呵呵!
J. 15、若公司债券溢价发行,溢价按实际利率法摊销,随着溢价的摊销,各期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 )。单项
A.会逐期减少
摊余成本越来越少,因此计提的利息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