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利息费用部分为可转债摊销

利息费用部分为可转债摊销

发布时间:2021-05-21 02:53:57

A. 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应计利息和利息费用都逐期减少

A选项
由于债券的账面抄价值逐期不同,因而计算出来的利息费用也就逐期不同。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利息费用也就随之逐期减少;反之,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增加,利息费用因而也逐期增加。当期入账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的差额,即为该期应摊销的债券溢价或折价。

B. 为啥应付债券发行费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因为债券发行包括,
会计准则的解释是:
企业发行的一年内期以上的债券,构成企业长期负债的。企容业按照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账面价值,发行面值计入应付债券——成本,其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按照实际利率摊销,计入财务费用

因为可转债通常都是溢价发行的(公允价值大于发行价),100元面值的可转债发行价发行时可以买到130元的,发行费用当然要抵扣溢价咯。
而且可转债一旦转化为股票,会产生大量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如果是企业直接发行股票,费用也是抵溢价

C. 可转债计提的财务费用是什么意思

可转债是一种公司债,持有人有权在规定期限内按事先确定的转换价格将其转换成发债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它是满足资本市场筹资人动态化的资金需求和投资人追求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有效载体。

从性质上看,可转债实际上是—个债券和—个转股看涨期权的混合体,因此它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债券性和期权性。对于发行人来说,可转债票面利率水平较低,公司财务费用支出较少;而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受到诸如时间、股价以及市场预期等多因素的影响,利用可转债融资对减缓发行人因股本扩张而带来的股本收益下降和股东控制权稀释等具有明显作用。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转债的债券性保护了投资本金的安全,期权性又保证了股票价格上涨时可转债的持有者可以同步分享收益。(主力资金异动,同步跟踪我的财富…)

可转债的两个附加属性是发行人赎回性和投资者回售性,是两种具有强制性的到期前偿还方式,缩短了可转换债券期限。赎回是指发行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可以提前赎回未到期的可转债,它更多地考虑了发行人如何避免利率下调的风险、还本压力和财务风险,限制了投资人在股票牛市和市场利率下调时的潜在收益。从本质上看,这只是发行人加速可转债持有人转股的一个手段。回售即投资人在指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面值的—定溢价卖回给发行人,它赋予了投资者在特定情况下有一定的选择权。

D. 利息费用在年报中如何体现怎么计算

年报中是看不出利息支出的,它包含在损益表的“财务费用”项目中,因为对外报的报表是不报明细帐目的,只报总帐。

E.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为什么冲减应付债券公允价值

因为可转债通常都是溢价发行的(公允价值大于发行价),100元面值的可转债发行价发行时可以买到130元的,发行费用当然要抵扣溢价咯。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的处理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格—交易费用)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倒挤)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

负债成份应分摊的交易费用实际上是计入了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中。

分摊交易费用后,对于发行方来说,自己承担的实际利率是高于市场的实际利率的。那么这个时候需要计算包含了相关税费的债券的实际利率,比如债券负债成分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分摊的交易费用为20万元,那么这里对于发行方来说,债券的公允价值其实就变成了880万元了;

因为发行方实际是支出了费用的,相当于是收到的发行收入减少为880万元了,那么应该按照新的公允价值880万元来计算实际利率。也就是说,发生了交易费用后的实际利率和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是不一致的,此时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

(5)利息费用部分为可转债摊销扩展阅读

当债券折价发行时,即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此时购入的债券以票面利率计息就会产生亏损,此时债券低于面值发售的差额就表示弥补将来低于市场利率的亏损,此时实际利率就要算上这部分因低于面值买入获得的弥补,因而实际利率不等同于票面利率,因为有了损失的补偿。

同理,若债券溢价发行,此时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此时以票面利率计息就会给发行者带来损失,因此这部分债权高于面值的支出就是为了弥补发行者未来多付出利息的补偿。此时实际利率就应反映这部分补偿支出,因而不等同于票面利率。

F.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 首先根据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判断转换权是否属于一项权益工具版。
2. 如果是权益工具的,则权表明这是同时捆绑发行一项债务工具和一项权益工具,需要按照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分别计算这两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
3. 将发行费用按照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之比在这两部分之间分摊。对于分摊到权益部分的发行费用,根据37号准则第十一条规定冲减计入权益的金额;对于属于债务工具的部分,冲减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作为“利息调整”明细科目的借方金额),并在债券存续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格—交易费用)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倒挤)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

G. 利息费用在财务报表中如何体现

反映在 应付利息 科目
应付利息 是反映 已计提 未支付的利息费用

H. 请问在会计上可转换债券和公司债券所产生的利息应该从什么科目上减去

如果抄企业是发行债券一方,则应当按照票面金额和票面利率每期计算实际支付的利息,用银行存款支付,当然要减少银行存款,同时增加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如果利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可以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请参考借款费用准则)。另外,发行时支付的发行费用和溢折价,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每期摊销计入财务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资产成本),同时减少或增加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
如果企业是购买债券的一方,可转换债券可以拆分成衍生工具(转换权)和普通债权两部分,也可以直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收到的利息直接增加银行存款和投资收益。普通公司债券比较复杂,有三种可能的会计分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但收到的利息都是计入投资收益的,只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需要把债券购买时的溢折价用实际利率法每期摊销计入投资收益(损失就是借方了),同时减少或增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I. 发行债券实际例子计算表中,利息支出和利息费用有什么区别呢

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013年12月31日
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200*5%=10万
应计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94.65*6%=11.68万
2014年12月31日
期初摊余成本=194.65+11.68-10=196.33
应计利息=196.33*6%=11.78万(保留小数点后2位)

阅读全文

与利息费用部分为可转债摊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