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待摊费用是本月摊销还是下月开始摊销
一、待摊费用是本月摊销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历来都是体现权责专发生属制原则最主要的账户。财政部于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中规定的“两费”分别属于资产类和负债类科目,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均有专项列示。“新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删除了“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并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
二、当发生待摊费用时,可以通过“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代替“待摊费用”科目。期末将其反映在新准则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或者“其他应收款”等项目,例如待摊房租,会计分录是: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每月进行摊销:
借:管理费用-房租
贷:预付账款
Ⅱ 房租摊销完成后最后一个月怎么做分录
如果你的房租是预付,后面按月分摊的,等房租分摊结束后,下一个正常情况下应该继续分摊,但是你可能还没有支付房租,所以无法按月分摊,那么,需要先计提,这样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Ⅲ 待摊费用可以停一个月再摊销吗
如果是平时月份,不是年底的话,少计一个月的可以在下一个月补上,但是少摊一个月的不行,税务局不会同意的,也不符合会计制度。
Ⅳ 待摊费用最后一个月不够怎么做分录
呵呵,按实际余额摊销就成.
借:管理费用 0.2
贷:待摊费用 0.2
Ⅳ 代摊费用可以每月摊销,也可以每季度摊销吗如果这个月忘记摊销,下个月需要补提吗
根据企业对财务报表的不同要求而定,如果要示报表准确的话,就应该按照会计期间每月摊销;如果要求粗一点那么也可以按季或者是年来摊销。
对于漏摊的待摊费用,应于发现月份给予补摊。
Ⅵ 关于会计问题,每个月为什么要摊销,摊销到什么时候,才不需要摊销摊销时,是要看摊销的期末余额吗
摊销是买回的无形的资产或能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使用的东西,预计使用多久就摊销多久,全部摊销完了就不用摊销了,和期末余额无关
Ⅶ 支付的房屋租金最后一个月还要摊销吗
如果支付房屋租金时计入待摊费用科目,那就得按月进行摊销,直至摊销完毕,余额为零
Ⅷ 固定资产这个月摊销完了,固定资产还在使用。下个月就不用摊销了吗还用做什么处理
下个月不摊销了,账务也不作处理,残值挂在账上,等不用处置时再作账务处理。
Ⅸ 短期待摊费用当月开始摊销,还是次月开始摊销
当月开始摊销。
新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中的"待摊费用"主要账务处理中有一句,“财产保险费应在保险的有效期限内平均摊销,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应在租赁期间内平均摊销”,应该从1月就开始摊销。
有明确归属期的,应按照归属期摊销,比如1月份支付全年房租,当月就应该摊销,没有明确归属期的,看预期受益期限是从本月开始还是从下月开始,从本月开始就本月开始摊,否则从下月开始摊。
(9)摊销最后一个月还要摊销吗扩展阅读:
新准则强化资产负债观,淡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更符合信息有用性,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
比如,“待摊费用”本质上是一种费用,属于无价值资产,是企业一经发生就已消耗的一项“沉没成本”,它没有使用价值,没有流通性,假如企业破产,是不可能用它来偿还债务的,
如果将它归类于资产,会虚增企业的资产总额,虚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严重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公允性,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上述有些企业仍保留“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或者采用“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替代科目,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没有遵循资产负债观,不符合新准则的要求。
Ⅹ 此题,无形资产最后一个月为什么摊销,求指点
该无形资抄产摊销年限为10年,袭
第二点是,摊销了4年零一个月,摊销后的净值是177.5万元。
第三点是,计提损失准备,计提后的净值为177.5-35.5=142万元
第四点是:计算剩余摊销,剩余摊销年限是10-4年零1个月=5年零11个月,所以142除以5年*12个月/年+11个月,即剩余摊销年限是71个月,
2012年要摊销12个月,所以为142/(12×5+1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