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资产类科目有哪些余额一般在哪方,说明什么
1、资产类科目是资产负债表左侧的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说明是有的。资产类科目除了备抵科目,其他的都是余额在借方,如果在贷方就用负号表示了。
2、资产类科目有: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产品、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等。余额在借方,说明资产组成状况。
3、资产类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该资产价值为负数,或者是资产类备抵科目的余额。资产类的备抵科目一般期末余额在贷方。
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减值准备类。应收账款的明细科目会有余额在贷方,表示预收,但在期末填报表时要放在负债里的预收款项项目里。
4、预付款项也同应收账款一样,明细科目贷方余额表应付,在期末报表的应付账款项目里。其他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
(1)无形资产余额可以在贷方吗扩展阅读: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
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章
第二十条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确认的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虽然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B. 无形资产的处置,账面余额等问题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回已计提的累计摊答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
C. 无形资产的期末余额如何计算
无形复资产的期末余额=无形资产制的期初余额+无形资产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无形资产的本期贷方发生额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D. 为什么贷方记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资产类,借增贷减。你的土地租给别人,别人行使了你的土地使用权,所以你的无形资产是减少的,记在贷方
E. 求助!!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这些科目的期末余额是在借方还是在贷方的
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是资产类科目,借方余额,表示有多少固定资产专和无形资产 一般来说这两个属科目不可能产生 期末余额在贷方
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具体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其中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内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薪酬、办公费用、培训支出、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费用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都在本科目按规定进行摊销。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额,反映的是企业各项尚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期末余额是贷方
F. 会计无形资产出售中按其账面余额,贷方记“无形资产”
账面余额抄是指某账户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与该账户相关的备抵项目(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是账面上实际存在的金额,会计报表上的原值
对于无形资产来讲:
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无形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累计摊销-计提的减值准备
G. 资产类会计科目都有哪些余额在贷方
一、一般企业在资产类科目中贷方反映增加的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二、解释
账户的结构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用途。
1、以上所列账户都是反映各项资产(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按其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划分属于“资产类”账户。
2、但从这些账户设置的目的(用途)来看,它们是为了调整相应账户的账面余额得出某项资产的实有价值,调整方式是抵减,会计上称之为“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被调整账户结构是相反的。
比如: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都是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一项债权。“应收账款”反映的是企业应收取的货款,而坏账准备反映的是估计会发生的坏账损失,即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是调整账户,应收账款是它的被调整账户,调整方式是抵减。备抵调整账户的结构与其所调整的账户结构相反,计提坏账准备时坏账准备增加记入贷方,确认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账准备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已计提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通过两个账户的余额可以计算出:企业实际可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账户借方余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同样道理,存货跌价准备是相对应的存货类科目的备抵调整账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长期投资账户的备抵账户,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无形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它们的账户结构都与其被调整账户的结构相反,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在贷方。
3、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应以其实有的账面价值反映。比如”固定资产“项目,要用”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原值)-”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方余额(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来填列。
H. 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在贷方余额在借方的
余额在贷方 C 实收资本D 短期借款
余额在借方的A 固定资产 E 库存现金 G 生产成本 H 无形资产
I.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在借方不是贷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它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借贷方向相反)。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就是这样做的。
J. 关于期末余额 记借方还是贷方
生产成本期末有可能有余额.当产品尚末完工.期末有在产品成本时会在生产成本的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