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业所得税汇算折旧费怎么办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财会[2006]3号)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的会计方法与税法规定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企业出于各种原因,会计折旧年限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
现实工作中,对于会计折旧长于税法最低折旧年限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视为会计与税法无差异,不进行纳税调整。
二是企业能够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正确核算因税法与会计规定的折旧年限不一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在年度纳税申报时,可就该类固定资产的会计折旧额与依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折旧额的差异进行纳税调整。
第二种做法在上市公司会计处理中,屡有应用,其折旧变更的作用是即调节增加会计利润,提高业绩水平,又不致于付出纳税成本。
案例
2011年11月16日,刚刚完成定向增发的盾安环境发布公告,董事会决定变更固定资产折旧会计估计,将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业务机器设备折旧年限由10年,改按20年计提。资料显示,盾安光伏目前机器设备价值约为10亿元,本次会计估计变更前后年折旧额的差异额约为4750万元。从而使盾安光伏年净增加利润4750万元。
面对业绩的压力,一些上市公司进行纸上自救,将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为增加利润的一种手段。如:北京北纬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从2011年07月01日起,将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目前的20年调整为20-50 年。
上市公司延长折旧,目的在于一些上市公司会计核算时有意延长固定资的折旧年限,减少折旧费用,增大会计利润,由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根据税法最低折旧年限进行纳税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并没随会计利润同步增大,企业所得税也就没有额外付出。
上市公司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呢?
分析一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折旧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应允许按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扣除。
分析二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8]101号)文件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1081号)文件规定,主表第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进行纳税调整减少的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调减金额”列计算填报。以及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填报说明: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的金额。
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计算提取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本纳税年度的折旧、摊销额。
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的折旧、摊销额。
第7列:金额=第5-6列。如本列为正数,进行纳税调增;如本列为负数,进行纳税调减。
按照以上文件规定,如果企业会计计提的折旧年限长于税法规定年限,可以进行纳税调减。
分析三
企业当年应计提而未计提的折旧可以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允许补计补提。
例:某公司2010年发现少计提了2008、2009两个年度的固定资折旧20万元并予以补提。那么,该企业在2010年度所得税汇算时,可以在税前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说明以前年度少计提的折旧只能在当年进行税前扣除。此外,《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对于企业以前年度应当计提而未计提的折旧等费用,如果不超过三年,可以在企业会计上作补提处理,企业所得税不在补提年度调整,而应追溯到应当计提、摊销的年度进行税前扣除。
纳税人发现少计提折旧,可以扣除,那么,延长折旧年限,按照税法最低折旧年限扣除也应该是合法、合理的。
综合上述分析,企业会计折旧方法比税法最低折旧年限长,所计提的折旧少,可以作纳税调减。但其会计处理方法,应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并且一经确认调整,不得变更,同时,应建立资产折旧纳税调整台账。
『贰』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有一张表《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是不是需要调整折旧、摊销的资产
1资产摊销表需要如实填写,没有折旧可以填0,年限也如实填写
2表三叶是一样,版不论有没权有纳税调整都要填写,
3,滞纳金
填营业外支出的罚款支出应该没问题,不过我们公司会计师税审报告是把它放在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一栏的,其实不要紧的
『叁』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为啥职工薪酬和资产折旧摊销要记入纳税调增
如果计入职工薪酬的工资薪金有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部分,资产折旧摊销超过内税法允许折旧摊销的容部分,比如,给非在本企业任职受雇的人员发放工资薪金,不允许扣除;会计账上折旧年限小于税法规定的最短折旧年限,多计提的不允许扣除,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进行纳税调增。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肆』 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你好!
就是填写原值
如有疑问,请追问。
『伍』 固定资产的折旧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怎样扣除呢
详见相关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解读如下: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一、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1. 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其中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计提折旧。
4. 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5. 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6. 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及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其中企业对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进行改扩建的,如属于推倒重置的,该资产原值减除提取折旧后的净值,应并入重置后的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如属于提升功能、增加面积的,该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并入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7. 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二、固定资产折旧
(一) 折旧范围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1. 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4. 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 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 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7. 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8. 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其中对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按会计准则规定应计提折旧,税收规定其折旧不能税前扣除,汇算清缴过程中应注意纳税调增。
(二)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l 房屋、建筑物,为20年;
l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l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l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l 电子设备,为3年。
(三) 可在税前扣除的加速折旧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述两种情况,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包括:
l 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l 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最低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四) 折旧调整
1.政策规定
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新税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新税法实施后,对此类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新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
企业对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进行改扩建的,如属于推倒重置的,按重置后的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一并计提折旧;
『陆』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表》中本期折旧、摊销额怎么填
本期折旧、摊销额有2个数,1个是会计数,另1个是税收数,会计数是指你本年会计提取的折旧数,内按固定容资产类别进行填报,将全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按类别分开填,税收数是指按税法规定应提取的金额,如果没有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提取的年限,一般2个数都是一样的,主要是反映加快提取折旧的情况。
『柒』 所得税汇算清缴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的税收摊销如果企业只提半年折旧
有一个福建国税对于此问题的答复,您可以参考下
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请问,生产企业临时性停产或季节性停工期间,固定资产是否要停止计提折旧、若会计上已经计提折旧,在税收上是否要进行纳税调整?
处理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生产企业临时性停产或季节性停工期间,应向税务机关备案,停止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若会计上已经计提折旧,在税收上应做纳税调整。
由此可见应该是按半年来算。停产期间即使计提折旧也是无法扣除的。不过毕竟不是国家税务总局的解释,可能各个地区具体施行的方案不太一样。建议实际去做的时候咨询下主管税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