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给我发哥材料成本核算的表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已发,请查收。
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是根据料工费,即材料+工资+费用=完工产品成本,你一定要进入车间知道生产的工序和工艺这样才能做好成本核算。
你找生产车间要领料单和产品入库单,车间凭领料单领料后生产,生产完工后车间又将产品入库到仓库,这时就又有了产品入库单,有了领料单,就有了“料”、“工”和“费”有的单位是车间计工作日和工资明细,交财务算工资表(不知你单位是什么样子的)制造费用财务有。哈哈~不知有没把你说糊,祝工作顺利!
Ⅱ 材料成本核算的表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我邮箱[email protected],谢谢!
已发送,请查收
Ⅲ 工业企业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的实例表格,急用,希望大家可以帮助一下
加工制造企业既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直接发生的材料、人工和费用,要直接进入到产品成本中。首先,生产产品消耗的原材料,是因为要生产各该产品,需要填制的“领料单”,到会计期末通过稽核归集领料单,编制“原材料汇总表”,之后可以直接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其次,生产工人的工资,也要直接记入产品成本,要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另外计提的职工福利基金也要直接进入成本,这里指的是计提工人的福利费;再次,发生的外加工费用等也可以直接进入生产成本;最后,关于按品种计算成本的问题还要说明一下:一是原材料是按加工对象(产品工号)开领料单领用的,不用分配,在各该品种上能直接体现出来;二是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工资、工资附加费、制造费用等,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记入,通常的做法是把生产各该品种的工时汇总后作为标准,既分母是需要分配的全部费用,分子是加工生产各该产品所耗用的全部工时,计算出来的的分配率,之后用分配率乘以各该品种实际耗用的工时,就是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再加上它所消耗的材料成本,就是各该品种的全部生产成本了。相信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Ⅳ 在编制成本分配表示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但人工是计入制造费用的,是不是分配表不含人
成本计算的原则是材料、人工、生产车间费用,包括机器折旧,工资已在制造费里了,你在编分配表时还是要设置:材料、人工、和费用(这样看着清楚),比如材料5000,制造费用2000,其中工资500那么你就填材料5000,工资500,费用1500
发生制造费用时:借:制造费用 贷:现在或银行存款
月末要将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购进原材料: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如没付款就应付帐款--某供应商
生产消耗原材料: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完工产品入库时做分录: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制造费用
销售产成品:借:银行存款,还没收款就做应收帐款---某客户,代:产品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借:销售成本 贷:产成品
各项支出结转损益: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成本 贷:管理费用 贷:销售费用 贷: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其他支出
各项收入结转损益:借:产品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其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就是把所有发生额的损益都结转本年利润
祝工作顺利!
Ⅳ 求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及表格
一、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零售企业,一般采用哪种方法分配成本? 零售价法是商品零售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首先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出本期的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的程序如下:
(1)在商品存货明细账上同时按成本价和零售价登记期初存货和本期购货,计算出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的成本和售价总额。
(2)本期销售的存货,在其明细账中只登记售价,不登记成本价,并据此计算出期末存货的售价。
(3)计算成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
(4)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5)计算本期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上是零售价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1)平时商品存货明细账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成本差异”账户。
(2)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具体计算时也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l00%
(3)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或,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进销差价率
(4)调整本期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本期已销商品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二、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成本,应专门设置“直接材料”等成本项目。这些原料和主要材料一般分产品领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记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成本,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公式: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某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分配率=全部产品的材料实际耗用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耗用量=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或成本)=某种产品的材料实际耗用量×材料单价 会计处理时,按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各种材料成本,应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企业应根据发出材料的成本总额,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直接进行产品生产、设有“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生产工人工资、福利费等职工薪酬,应单独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和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记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同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生产一种产品,发生的工资等人工成本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若生产二种及以上产品,应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成本中。如,按计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 在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等。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这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这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由于工资成本分配表可以直接提供生产工人工资资料,因而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核算工作比较简便。
3、机器工时比例法 这是按照生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
Ⅵ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怎么个摊销法啊会计做分录时的数字一样的吗
那生产成本科目下有二级科目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所谓的分摊回是说要答把这些费用分摊每一个产品成本中去,就是要计算每一个产品材料成本是多少、人工成本是多少、制造费用成本是多少。。。即产品成本的构成。
希望能帮助到你!
Ⅶ 制造费用摊销的步骤
制造费用抄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以外的生产成本。当它发生时,一般无法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产成品的成本,而要按照费用发生的地点先归集,月终在采用一定的方法再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最终计入产品成本。你公司的A产品耗材能明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所以你可以在费用发生时直接借记:生产成本---A产品,贷记:原材料-XX材料。根据你的实际,已经记到了制造费用科目,所以你应该先把制造费用转到生产成本,再转到A产品成本中。1、借:生产成本--A产品 贷:制造费用 2、借:库存商品---A产品 贷:生产成本---A产品。
Ⅷ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末如何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心
一、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
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包括生产费用汇总的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内容。制造业在一定时期内(一个月、一年)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耗费,称作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等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称做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首先,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产品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它是按照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归集所形成的。制造业生产费用发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其次,生产费用指某一期间为进行产品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并与一定的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指为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而消耗的生产费用,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
二、成本核算的内容
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包括生产费用汇总的核算和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内容。生产费用的汇总,首先必须根据成本开支范围,对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然后采用一定程序将生产费用按其发生地点和用途进行记录归集,并采用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
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按其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制造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计算两种方法。
制造成本计算,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生产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计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计算,也称为直接成本计算,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动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本期损益,作为产品销售利润的减除项目。
四、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统称为制造企业的生产费用的三大要素。具体可分为外购材料、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与摊销费、利息支出、税金和其他支出等费用要素。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性质)划分,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耗费了哪些经济资源及其数额。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分为生产费用(即制造成本)与经营管理费用(即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亦称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根据制造成本的具体用途,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产品成本项目。非制造成本,亦称期间费用或经营管理费用。它是指产品在销售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与企业的销售、经营和管理活动相关的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等。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反映各种费用的经济用途。
五、制造业成本核算要求
在制造业的成本核算中,必须符合的要求是:(1)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3)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六、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企业发生的费用,有的可以计入产品成本,有的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应列入期间成本。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界限:
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支出与其他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的界限
4、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产成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都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多少应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这五个方面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七、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为了核算产品成本,要设置“生产成本”一级账户。为了分别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还应在该一级账户下,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企业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生产成本”账户分设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一级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核算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应按产品批别等成本计算对象分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置金额栏。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为基本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提供产品、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应按辅助生产车间和生产的产品、劳务分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八、成本流程
成本流程就是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归类计入产品成本的过程,也就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据成本开支范围规定,审核生产费用支出。
2、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
3、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5、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6、完工产品成本的确定和结转。
7、已销售产品成本结转。
九、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对大多数的制造企业而言,在一个成本计算期内,一般都有完工产品,也有期末在产品结存,因此需将期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期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采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在产品不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等。在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可采用加权平均法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也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
Ⅸ 产品产量按比例分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水电费分录如何做,请指教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一般 对应的 会计科目是 “原材料”(或者还有 “材料成本差异专”);
“ 生产属成本—直接人工” 对应的会计科目是 “应付职工薪酬”。
比如:
“材料计价 的 实际成本法 下”
1、本月 共消耗 原材料 20000元, 其中 用于产品生产 15000元,车间一般消耗 5000元。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15000
借:制造费用—材料费 5000
贷:原材料 20000
“材料计价 的 计划成本法 下”
2、本月 共消耗 原材料 20000元,分配的 材料成本差异 200元, 其中 用于产品生产 15000元,分配的 材料成本差异150元;车间一般消耗 5000元,分配的 材料成本差异50元。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15150
借:制造费用—材料费 5050
贷:原材料 2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0
3、本月 应发工资 10万元, 其中 管理部门 2万元,生产工人 7万元,车间管理人员 1万元。
借:管理费用—工资 2万元
借:生产成本—工资 7万元
借:制造费用—工资 1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 10万元
Ⅹ 成本摊销表
不需要在产品成本摊销表格里--列出材料明细。
直接材料是组成该产品的所有材料合计数。假如A产品由5种材料组成,你只要写出该5种材料的合计数。
材料明细在核算材料科目时有A 材料、 B 材料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