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公允模式盈余公积怎么算的
转换日,当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按照公司的提取盈余公积比例提取。内
利润某项投资性房容地产A在2017年6月30日转换日。账面价值为190万元(账面余额250万元,计提折旧60万元,无减值准备),公允价值200万元。
会计分录:借:投资性房地产-A-成本 2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60
贷:投资性房地产250
其他综合收益10
这个10万就需要提取盈余公积了,如果按照10%来提起的。就可以细分为:
贷:投资性房地产250
盈余公积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
㈡ 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有两种模式: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成本模式:按“账面余额”各科相对结转
借 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模式:按“账面余额”,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资本公积是对利润表盈余监管的要求,控制操控虚增利润。
借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贷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㈢ 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题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差额90%为未分配利润,10%为盈余公积 )
以下金额单位为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成本(计量模式变更日的公允价值)2012年1月1日: 13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成本模式下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2100
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500X90%=450
盈余公积 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500X10%=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原价):15600
土地使用权的分录原理同上:
㈣ 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题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差额90%为未分配利润,10%为盈余公积
)
以下金额单位为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成本(计量模式变更日的公允价值)2012年1月1日:
13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成本模式下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2100
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差额)500X90%=450
盈余公积
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500X10%=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原价):15600
土地使用权的分录原理同上:
㈤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模式,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若在借方如何处理
转为自用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或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借)
㈥ 会计类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模式计量
错误:
转换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400-2400/30*2.5=2200,公允价值=2000*1.5=3000
借:投资收益房产—成本 3000
累计折旧 200
贷:固定资产 2400
资本公积 800
看准则讲解:
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应转入当期损益。
㈦ 在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中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的定义是什么
(一)成本模式
该模式要求企业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这一标准,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采用此模式一方面是基于企业传统的习惯性操作;另一方面,成本模式的初衷是:认为企业对外公布的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不在于以市场价格表示企业资产的现状,而在于通过资本投入与资产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种对比需以成本计量为基础。
(二)公允价值模式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准则规定,“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由此可见,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性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达成共识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㈧ 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公允模式盈余公积怎么算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
若是公允价值大于回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答——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
其他综合收益。
若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
注意:这里是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模式计量。
若是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㈨ 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分录是怎样的
楼上讲的是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即房地产持有性质的转变,有固定资产(为生内产,管理等持有)转容变为投资性房地产(赚租金)。
而对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有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对计量模式转换,应按照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原账面余额)
盈余公积(也可能在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也可能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