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煤矿矿井储量、三量里的损失量具体的计算方法谢谢!
你看看最新的煤矿地质规范 上面就有3种算储量的方法 三角形法是最常用的 还有几种 基本上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来的
② 储量中摊销具体含义,说的通熟易懂点
矿井所有采不出来的煤都要算在煤柱损失里,摊销是为了这部分损失能有序的在矿井各种损失中体现。对平衡矿井回采率有帮助。
③ 煤矿三量及损失量管理台账和三量及损失量图
1、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对于大中型井工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分布不低于3年、1年、4个月;而针对于小型煤矿,则为不少于2年、8个月、3个月。
2、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绘制三量的分布范围、煤炭损失的分布范围。分煤层绘制损失量图。
也可以以台账绘制成表格形式,把煤损进行反映。
3、损失量台账按照永久煤柱台账、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护巷煤柱台账、三下压煤量台账分类。
4、煤炭损失分类。按照损失形态分类分为落煤、面积、厚度损失。按照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为开采损失、非开采损失。按照计算范围分为全矿损失、采区损失、工作面损失。
④ 煤矿损失量包括什么损失量的定义
损失量是指在资源储量中,由于地质条件或目前开采水平、设计或生产管理等原因,开采时丢在地下不能利用的那部分资源储量。
损失量包括设计损失和实际损失。
⑤ 地质矿量,实际采出两,损失量的关系
先说下,我之前都没有看过相关的东东,现在也懒得搜相关的,纯粹是根据你上述的资料的个人理解。 开采回采率是第n次的数据,开采率是n次总的结果,回采率是第n+1次的数据,其实都不大有关系。我的想法如下: 先设置个情景,就是在一棵树采摘果子。理想情况下,我们知道了一棵果树一年的总产量a,总之,就类似于知道矿产储量。开采回采率x、开采率y、回采率z。 我们假设这一年小主人开始工作,专门负责这棵树。开采回采率x1就是他采的果子总数除以a。然后,开采率y1也是在这棵树上摘的果子的总数除以a。这样我们发现x1=y1(当且仅当是第一次采才有此关系,其余的xy无关)。当然,因为是第一次亲身实践,自己嘴馋吃了一些,技术问题有些果子根本就没发现没摘到,还不小心弄坏了一些,这等等都不能算在他采的果子里面,所以x1可能只是70%。 好了,小主人摘完了,任务告一段落。后来主人发现树上还有果子,以免浪费就自己动手再摘一遍,这次的采量除以a就是回采率z。可以想象,由于经验丰富的原因,主人把剩下的都摘完了,一颗不剩,所以x2就是100%。所以x可以看出技术水平的高低。 然后,我们把父子两人采的加起来除以a,就有了新的y2,显然y2>y1。开采率是个递增的量,但由于损失不可逆,每一次开采率的极限值会越来越小。 补充:我觉得,是写文的错了(把开采回采率简写成回采率)。不是很明显的强调某厂的技术强吗?
⑥ 矿井储量摊销如何算
矿井储量摊销分为采区和全矿井两部分。采区煤柱你可以随综采工作面进尺摊销,也可以在工作面初采或末采月一次摊销。全矿井煤柱摊销你也可以随综采工作面进尺摊销或者每半年又或者每年年底一次性摊销。
⑦ 设计损失量和采矿损失量具体的内容包括什么
设计损失量应包括露天开采设计不能回收的挂帮矿量,地下开采设计的工业场地、井筒及永久建、构筑物等需留设的永久性保护矿柱的矿量,以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不得开采的矿量;采矿损失量是回采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如主要巷道(非井筒)、矿房中的顶柱、底柱、间柱、因为技术原因不能回采的部分(如边角矿、或没有回采价值的矿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