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定义

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定义

发布时间:2021-05-14 14:05:35

㈠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定义

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
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内劳务、出容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㈡ 关于无形资产内容的最新规定

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及国际准则的简要比较:《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号——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把可辨认作为无形资产的基本特征,从而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准则之外;取消了无形资产必须是“长期资产”的限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无形资产定义相同。
二、允许外购无形资产借款费用资本化。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三、改革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对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区别对待: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予以费用化;研究达到一定的阶段而进入开发程序后发生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允许资本化。我国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但美国会计准则规定所有研究开发支出均资本化,但这一规定并没有完全贯彻到所有准则中去。
四、根据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是否能够确定分别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得摊销。
五、取消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

㈢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比较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首先体例上不一致。 新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摊销、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会计准则分为目标、范围、定义、确认和计量、报废和处置、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
2、范围上不一致。新准则包含了矿山开采权,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
3、在计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业以赊购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我国准则不考虑利息因素,以总额入帐,国际准则考虑利息因素,对超过正常信用期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等于现金价格,差额作为利息费用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我国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3)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4、部分摊销的归属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摊销必须确认为损益。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摊销通常应确认为损益,但是,有时包含在资产中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生产其他资产时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摊销费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包括在其帐面金额中。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应包括在存货的帐面金额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国只要求披露四项,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项目很多。
6、合并中资产的确认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不确认新的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如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研制中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㈣ 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规定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规定的主要变化: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
(二)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将自创无形资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能够同时满足新准则列出的五个条件,可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无形资产。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认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合理摊销,即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四)无形资产披露的比较
新准则要求披露的内容增加了4项,分别为: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②无形资产摊销方法;③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④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这种修订,充分体现了相关性原则,为利益相关

㈤ 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隐含的资产概念

一、新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规范

职工薪酬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我国目前对这一重要的概念没有一个整体的明晰的框架,对职工薪酬的理解比较狭隘,一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规定也散见于各相关规定。新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此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即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主要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组成部分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增加了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这是会计准则中首次如此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涵。

二、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

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融合了所有与报酬相关的项目,据此可以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在其下根据薪酬类别如工资薪酬、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辞退补偿、带薪休假费用等,设置二级科目,如“应付工资”、“应付辞退补偿”、“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住房公积金”、“应付福利费”等,取消原先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一级科目。

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一)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会计分录的借方按照领取薪酬的职工所提供服务的受益部门,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职工薪酬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辞退福利只计入当期费用),贷方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具体如下: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而原制度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则全部计入当期费用。下面举例具体说明。
1. 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以工业企业为例:
例1:结算本月应付工资如下:车间从事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工人工资3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5 000元。其账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3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35 000
例2:按车间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车间工会经费3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4 000元。提取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7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会经费3 000
——应付职工教育经费4 000
例3:按车间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车间人员的应付统筹退休金4 500元、应付医疗保险3 000元。
借:制造费用7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养老保险费)4 500
——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医疗保险)3 000
例4:计提车间人员的住房公积金4 000元。
借:制造费用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2 000
——应付住房公积金(企业负担部分)2 000
2. 计入资产价值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应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例5: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在安装中发生应付安装人员工资6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6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6 000
3. 计入费用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
例6: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的医疗保险5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医疗保险) 5 000
例7: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2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1 5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3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会经费2 000
——应付职工教育经费1 500
例8: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应付统筹退休金3 5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3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养老保险费)3 500
例9: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的住房公积金3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1 500
——应付住房公积金(企业负担部分)1 500
(二)职工福利费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新准则对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取消了原制度按工资总额14%的规定,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可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的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由于新准则要求按福利费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应作纳税调整,年末账户余额清算结零。
例10: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如下:直接生产人员为3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为500元,办公室人员为600元,销售人员为1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3 000
制造费用500
管理费用600
销售费用 1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5 100
(三)辞退福利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对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而可能发生的补偿,原制度要求在发生时据实列支,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费用:
(1)企业已经制订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2)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例11:计提满足辞退条件的车间员工的辞退补偿费用5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5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辞退补偿50 000
当上述各项职工薪酬以银行存款或现金实际支付时,冲回各预提负债。

四、信息披露的变化

新准则统一了关于职工薪酬的披露原则,首次明确规范了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即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各类社会保险福利费、住房公积金、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所给予的补偿以及其他职工薪酬等项目的金额以及期末应付未付金额。同时规范了对于因接受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补偿计划建议的职工数量不确定而产生的或有负债,应根据《或有事项》准则规定进行披露。

五、执行新会计准则第9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从上述内容看,由于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规定发生了变化,因此,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要求,企业可以按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作纳税调整。这意味着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中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和经营成果中的期间费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2)新准则第四条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应付的辞退补偿只计入当期费用外,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而原制度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如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则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这意味着也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工业企业的存货成本将会有较大的影响。
(3)对于提前解除劳动关系而可能发生的补偿,原制度要求在发生时据实列支;新准则要求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应做预计负债处理,这也将影响企业的流动负债及各期损益。但应谨防企业通过解除劳动关系而可能发生的补偿调控利润。因此,对于辞退补偿作为预计负债的使用应加以严格定义和限制,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很有可能将为可能发生的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而产生现金流出,否则不能作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确凿证据可定义为企业与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组织已达成正式的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计划或协议。

㈥ 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差异

我只能帮你想个大纲、框架,完整的论文没有。
你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专行论述属。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1.无形资产的概述
2.无形资产的范围
……(你可以自己补充)
二、新旧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分析(你可以部分参考前面一个回答)
1.定义不同
2.范围不同
3.会计处理不同
……
三、修订后的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影响可以从多方面考虑,我只是从报表角度给你建议,你也可以换其他角度,只要说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就行了)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对利润表的影响
四、对现行无形资产准则的一些思考
(第四点可写可不写,如果你认为新准则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你可以一一列出来,然后总结一句会计事业的道路还很漫长等。如果你不写这点,你可以在第三点结尾对新无形资产准则进行肯定的总结)

你虽然在实习,不过我把论文总体思路都给你了,你花一点时间搜集资料就行了,如同第一个回答,可能TA韩度了几分钟就找给你了差异,至于论文的标题、摘要、最后的结论、参考文献,你自己解决吧。

㈦ 新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划分标准

新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专、出租(非房产属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不以销售为目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
(注: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通常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但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性质的土地使用权,要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软件可以算在固定资产里

㈧ 试述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核算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首先体例上不一致。
新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摊销、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会计准则分为目标、范围、定义、确认和计量、报废和处置、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
2、范围上不一致。新准则包含了矿山开采权,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
3、在计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业以赊购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我国准则不考虑利息因素,以总额入帐,国际准则考虑利息因素,对超过正常信用期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等于现金价格,差额作为利息费用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我国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3)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4、部分摊销的归属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摊销必须确认为损益。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摊销通常应确认为损益,但是,有时包含在资产中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生产其他资产时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摊销费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包括在其帐面金额中。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应包括在存货的帐面金额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国只要求披露四项,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项目很多。
6、合并中资产的确认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不确认新的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如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研制中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㈨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确认

4.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
(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专入属企业;
(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5.企业应能够控制无形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比如,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企业与他人签订了协议,使得企业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6.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企业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稳健的估计。
7.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

阅读全文

与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定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