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定资产业务流程:计提折旧与资产减少,资产变更的业务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一般方法是先折旧再减少,如果资产减少在月初也可以直接减少不提折旧
是对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变更是属于会计估计的变更,无形资产和固定回资产均属于会计科目答账户,只是在会计中用不同的方法而已,无形资产用累计摊销法,固定资产用计提折旧法,所以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方法。
3. 如果会计政策变更,以前计提的折旧的差额需要调整吗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是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使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而变更折旧方法,因此,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4.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当月变更当月以变更的方法计提折旧吗
变更一般在期初进行,年中不允许。另外这个最好到税务局做下备案,否则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做调整很麻烦。
5. 累计折旧变更折旧办法该怎么做以前以计提的折旧是否能更改更改以后的年限要不要加以前以计提的年限
折旧的改变是会计估计变更,不用改已经集体的折旧,按照新的剩余年限折就可以了。
6. 金蝶里固定资产需要变动使用部门,那是先做变动再计提折旧,还是先计提折旧,再变动
如果固定资产不计算在成本里面,先后顺序没有关系。计提折旧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
计提:
1、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2、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的是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下面通过分别介绍每种折旧方法的计算来说明计提折旧时应当注意的内容。
(6)先计提摊销再变更扩展阅读:
1、原则
当月新增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开始不计提。
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恰恰相反: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2、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300000-5000)/10=29500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计提折旧
7.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 以前年度的折旧需要调整吗
不需要调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会计准则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九条规定: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即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只需要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
(7)先计提摊销再变更扩展阅读:
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的报告结果。
为了使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能够可比,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计入了日常经营活动损益,则以后期间也应计入日常经营活动损益;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计入特殊项目,则以后期间也应计入特殊项目。
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如,企业原按应收款项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企业不能收回应收款项的比例已达 10%,则企业改按应收款项的10%提取坏账准备。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如,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发生的变更,常常影响变更当期资产以后使用年限内各个期间的折旧估计变更。如果不易区别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则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方法进行处理。
8. 固定资产金额错了,已计提两个月,更改正确后,计提折旧要怎么处理
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9月入固定资产,这个月发现原值金额计算错了,准备12月调整,回账务处理是把原先凭证答冲红,然后做一份正确的金额,接着固定资产卡片做了变动,这样处理可以。
12月份你可以按照正确的累计折旧再加上10月11月的差额计提。没必要冲出再做。
祝好~~
9. 公司出售固定资产时,当月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在清理前作还是在清理后作
在清理后作。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残值挂账,等到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再进行账务处理。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剩余的价值,也就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之前预计的残值。
折旧已提完,应停止计提该设备的折旧,设备可继续使用。即已计提完折旧但仍然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在计提折旧,账务上不需做处理,因为既不需要计提折旧,也不需做固定资产清理处理。待设备报废时,做固定资产清理即可,即在报废时按固定资产清理处理账务。
(9)先计提摊销再变更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审查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是否正确。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折1日年限是否适当,折旧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根据相关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3、若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4、审查是否有将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称作报废的固定资产,以便于低价转让,或将非闲置或暂时不用的固定资产低价出售的情况,从而达到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5、审查是否有将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残值收入不入账,而是占为个人所有的情况。
10. 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重新更新能提折旧吗
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重新更新可以提折旧。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过程中,先需要把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更新改造完成后,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然后再重新确定改造后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净残值。
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第二,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第三,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四,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