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支付给国土资源局的征地管理费,会计分录要怎么做
视是一次缴纳还是分次缴纳,会计处理有所不同。
1、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但是,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如果是随同土地出让金一并一次性缴纳的征地管理费,直接并入土地的价值
普通企业: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房地产企业:
借: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分次缴纳的土地使用费,建议在以后每次缴纳时自己计入的当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征地管理费是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受用地单位委托,采用包干方式统一负责、组织、办理各类建设项目征用土地的有关事宜,由用地单位在征地费总额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支付的管理费用。征地管理费主要用于土地管理部门在征地、安置、拆迁过程中的办公、业务培训、宣传教育、经验交流,及仪器、设备的购置、维修、使用费和其他非经费人员的必要开支。
Ⅱ 土地使用权如何做会计分录
1、如果来是土地使用权计入无形源资产,则会计分录如下;
(1)购入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贷:银行存款
(2)摊销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土地使用权
2、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3、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2)土地使用费做什么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参考资料:无形资产-网络
Ⅲ 土地使用权租赁费、会计分录
国有土地租赁费收入的会计处理为:
1、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版-**行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摊销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土地使用权
营改增后,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将土地出租给他人使用,按照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缴纳增值税。纳税人转让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取得该土地使用权的原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Ⅳ 交土地使用费怎么做会计分录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专-应交土地使用税属
交纳时:借:应交税费用-应交土地使用税
贷:银行存款OR现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Ⅳ 征地管理费如何做会计分录,计入管理费用--土地使用费 合适吗
是定期征收的,还是一次性缴的?如果是定期缴的,我想应该记入当期费用 ,如果是一次性收取的我觉得也应该记入所购入的固定资产成本中.
满意请采纳
Ⅵ 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记入什么会计科目
房产税和土地使抄用税袭记入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依据财会[2016]22号文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2、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
(1)大城市1.5元至30元;
(2)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3)小城市0.9元至18元;
(4)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Ⅶ 土地使用权产生的收入怎么做会计分录
土地使用权、取得租赁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其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回计算提取的营业税等税费答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取得其他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Ⅷ 土地租赁费会计分录怎么做
1、一次付清的记入待摊费用。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 银行存款 摊销时候借:管理费用贷:版长期待摊权。
2、租金付款每年一次的想省事直接记入管理费用也可以,借 :管理费用 贷 银行存款。
Ⅸ 土地使用税的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上月未计提,本月直接交款并取得交款凭据,会计分录直接
借:管理费用——土地使用税(或
管理费用——税金——土地使用税,这个分录的设置根据单位情况而定)
贷:银行存款
Ⅹ 提取土地使用费会计分录
提取本月土地使用费,该企业实际占地15亩,每平米年使用费是4元。请以此内容版编制会计分录:权
借:管理费用——土地使用税666.6666667*15*4/12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40000 /12
土地使用税是按年缴纳的,很少有按月计提或分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