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差异
我只能帮你想个大纲、框架,完整的论文没有。
你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专行论述属。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
1.无形资产的概述
2.无形资产的范围
……(你可以自己补充)
二、新旧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分析(你可以部分参考前面一个回答)
1.定义不同
2.范围不同
3.会计处理不同
……
三、修订后的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影响可以从多方面考虑,我只是从报表角度给你建议,你也可以换其他角度,只要说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就行了)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对利润表的影响
四、对现行无形资产准则的一些思考
(第四点可写可不写,如果你认为新准则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你可以一一列出来,然后总结一句会计事业的道路还很漫长等。如果你不写这点,你可以在第三点结尾对新无形资产准则进行肯定的总结)
你虽然在实习,不过我把论文总体思路都给你了,你花一点时间搜集资料就行了,如同第一个回答,可能TA韩度了几分钟就找给你了差异,至于论文的标题、摘要、最后的结论、参考文献,你自己解决吧。
⑵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定义
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
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内劳务、出容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⑶ 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规定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规定的主要变化: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
(二)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将自创无形资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能够同时满足新准则列出的五个条件,可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无形资产。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认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合理摊销,即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四)无形资产披露的比较
新准则要求披露的内容增加了4项,分别为: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②无形资产摊销方法;③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④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这种修订,充分体现了相关性原则,为利益相关
⑷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
会计科目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按会计要素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是其基本分类之一。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计六大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原材料”等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具体对象。
会计科目表,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会计科目所构成的集合。
⑸ 请问:新的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摊销时,贷方究竟是计入哪个科目:是累计摊销还是无形资产
新准则下
无形资产摊销使用累计摊销科目,其性质为备抵科目,处理方法同累计折旧科目
摊销无形资产时: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XX无形资产
⑹ 旧会计准则中研发费用是无形资产的二级科目吗
无形资产的相关的研发费用发生时记入“研发支出”科目。
一、 对于自行进行研究开发的项目,应当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
(一)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能够合理区分的:
(1)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
①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②符合资本化条件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等
期末:
无形资产研发完成: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未研发完成:
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期末余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
2、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能够无法区分: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期末: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二、 研发支出科目核算内容
(一)本科目核算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二)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三)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1、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期(月)末,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⑺ 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摊销时,贷方应计入哪个科目
新准则下
无形资产摊销使用累计摊销科目,其性质为备抵科目,处理方法同累计折旧科目
摊销无形资产时: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xx无形资产
⑻ 新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划分标准
新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专、出租(非房产属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不以销售为目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
(注: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通常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但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性质的土地使用权,要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软件可以算在固定资产里
⑼ 无形资产和分类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时什么
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
其中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法入账,按照取得的成本计入无形资产原值
借:无形资产
贷:相关科目
无形资产应该在合同受益年限或者预计可使用寿命内平均摊销,一般无净残值,直接按照入账价值除以使用时间确认分期的摊销金额,当然如果有减值,还要考虑减值准备
摊销的分类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