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在某一时点的会计分录有可能出现吗
合同履约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在某一时点的会计分录有可能出现,出现版在合同可以即时获权得取得即刻履约
合同履约成本是当交易双方的交易合同达成后,由于交易的达成与交易的执行往往存在着时空上的分离,因此,如何保证交易双方忠实地履行已达成的交易合同是保证交易达成的又一重要因素。为了做好这一点,同样又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资源。除了交易双方为了这一目的而花费的费用以外,从社会整体上来看,需要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服务于该方面。
合同取得成本是核算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预计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的科目。简单地说就是取得了合同后的所花的钱,例如取得某一个合同后,公司因为取得这一个合同给予的奖励,佣金等。
② 对于合同取得成本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设置什么科目
合同的取得成本,在企业会计核算时,就应该设置好合同,资产合同负债,还有合同取得成本。是合同取得成本,就是指企业如果不发生该笔合同,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③ 合同取得成本可否税前一次性扣除
合同确认成本一般来说是可以进行一次性扣除的,可以帮助你恢复相应的情况。
④ 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增值成本当年摊销时应计入什么费用
合同取得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⑤ 合同取得成本摊销到销售费用影不影响当年的营业利润
影响
销售费用是利润表中的减项,只要有变动都影响当年利润。
⑥ 合同取得成本计入什么科目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因签订合同产生的费用,如咨询费、中费介、公证费、诉讼费、印花税都登入管理费用明细账中,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⑦ 合同取得成本什么意思最好是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下
大白话就是为了得到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啥都算,乱七八糟的、没法在别的科目下账的都可以归于此类。差旅费啦,补助啦,用品啦等等都行。但要注意,合同没签订就不发生的费用不在此列,佣金啦什么的不行。
⑧ 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最后要转入主营业成本吗
根据财会(2017)22号的规定(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企业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一)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二)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三)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但是该资产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销售佣金等)。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除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无论是否取得合同均会发生的差旅费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明确由客户承担的除外。
特别说明:
根据上述规定,合同履约成本即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劳务的投入成本,在成本发生时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开发成本”、“工程施工”等科目进行核算,完工时转入“库存商品”、“开发产品”等资产,销售时再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等;合同取得成本是指签合同的差旅费、销售佣金等,签合同的差旅费应记入“销售费用”核算,销售佣金应先记入“生产成本”等科目核算,再转入“库存商品”等资产,如果该资产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记入“销售费用”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