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是费用就不走摊销了吗
您好!
这要看这项工程是什么性质。如果这是一项固定资产工程,例如房子、设内备容什么的,那么,按照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需要在达到完工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对其按一定的使用年限和残值率按月计提折旧。但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这是一项类似于装修的工程,那么视其年限在发生时即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或者待摊费用。一般待摊费用都是按月摊销的,而许多公司的做法都是当全部发生完时才计提摊销的,一般以取得工程结算合同为依据,然后,自该项费用发生起就计提,当然,在实际处理中,是补提的,举例说,1月份发生装修费100万,2月份100万,3月份200万,并竣工结算,取得结算合同,那么总共发生400万,一般做法是合计400万,按3年或者5年摊销,然后再3月份计提三月摊销额,补提1月、2月摊销。但是,也有另外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更为严格,但是相对比较复杂,就是把三个月的装修费分开计提摊销,1月发生100万,则在1月份的时候就对这100万计提摊销,然后2月也是如此,但是这种方法太复杂,而且实际意义上来讲,也无法完全合理区分这三个月所发生的是不是能完全区别开。所以一般企业都会选择补提的。
Ⅱ 在建工程期间发生的费用怎么摊销
如果你适用企业会计制度,先在“长期待摊费用”归集,待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版性记入当期损权益,一般记入管理费用。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如果你适用新会计准则,在发生时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Ⅲ 安装工程费可以折旧或摊销吗
是啊,固定资产安装吧,借:在建工程
贷:固定资产
产生安装工程内费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容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次月摊销
Ⅳ 不能计入工程费用的哪些
能否记入工程费用的划分标准是:能准确划分是为什么种资产而花费的,可进入各项固定资产的本钱中。如果不能准确划分则应计入
开办费
中,等正式开业后在当月1次进入
摊销
。
Ⅳ 工程上的摊销费是什么费求大神帮助
举个例子,你新买个电饭锅,花了500元,设计能做500顿饭。那么做一次饭成本就增加饭锅的摊销费1元。你这500元不能算在一顿饭上,也不能不算成本。
麻烦采纳,谢谢!
Ⅵ 工程造价的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为什么不包括归还的建设期贷款本金啊
贷款本金不是成本费用,当然不包括。贷款本金在项目现金流量里才会考虑借入和归还。
Ⅶ 我把低值易耗品摊销时记入了工程施工——直接费用 对嘛还是要记入期间费用求高手回答。
低值易耗品一次性摊销时,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明细科目是统一记入“低值易耗品摊销”,还是可以按用途记入其他明细科目(如:用于办公方面的低值易耗品,记入“办公费”明细科目;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记入“职工福利费”,等等)。
Ⅷ 施工企业同时开2个以上工程管理费怎样摊销
施工企业的成本是以项目来归集的,但管理费用只需设置一个.管理专费用一般不需摊销至项目成属本内.但有些费用同时用于几个项目的,可以按各合同金额比例或当月完成\确认的收入比例来分摊.分摊原则:哪个指标更具代表性,就以哪个指标作为分摊依据.供参考!
Ⅸ 请问零星工程费用放在哪个科目,可以待摊吗
1、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可分5年摊销: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回费答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或管理费用-修理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
2、《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点规定:“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合同规定由承租方承担的修理费支出,可由承租方在实际发生时据实扣除。符合《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条件的,其支出应作递延费用处理,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3、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
Ⅹ 建设工程现场罚款算摊销费用吗
工程进度款支付是每期进度款中有现场管理经济处罚,这类费用不可回算为摊销费用,应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扩展阅读:
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也指投资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在企业经济运营中,按会计准则进行帐务处理时,对当期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属计算的都叫摊销费,不一定专指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
摊销费=固定价×(1-固定资产形成率)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