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办费一次性摊销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2、如果按照新会计准则: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
2. 开办费的账务处理:
把成立起之今的除原材料,固定资产全部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贷:库存现金等科目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2013年前这种做法是对的。
如果今年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库存现金等科目
若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3. 开办费摊销会计分录怎么写
计入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4. 开办费应该如何账务处理
开办费账务处理:
一、将开办费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的次月,不低于3年分期摊销。
例如:
某股份公司2011年7月份开始生产经营,6月份发生的开办费总额96万元,公司按照5年分期摊销,
每月摊销金额为96万元÷5年÷12个月=1.6(万元)
7月份摊销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1.6万元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1.6万元
开办费纳税调整台账设置如下:
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
单位:万元
台账填写说明:
1.年度:摊销日期,指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和月份,以后年度按顺序类推。
2.会计摊销额:指会计上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总金额。
3.税收扣除额:指按税法规定允许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
4.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会计摊销额-税前扣除额。结果是正数为调增所得额,负数为调减所得额。
5.尚未扣除额:指允许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第一年尚未扣除额按本年度纳税调整额填写,以后年度的尚未扣除额=上期尚未扣除额-本年税前扣除额。
二、
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即可。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需要注意的是,筹建(开办)期间,需要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以及需要计入在建工程的材料费用,不能做此分录。
5. 开办费账务处理
开办费账务处理:
一、将开办费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的次月,不低于3年分期摊销。
例如:
某股份公司2011年7月份开始生产经营,6月份发生的开办费总额96万元,公司按照5年分期摊销,
每月摊销金额为96万元÷5年÷12个月=1.6(万元)
7月份摊销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1.6万元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1.6万元
开办费纳税调整台账设置如下:
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
单位:万元
台账填写说明:
1.年度:摊销日期,指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和月份,以后年度按顺序类推。
2.会计摊销额:指会计上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总金额。
3.税收扣除额:指按税法规定允许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
4.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会计摊销额-税前扣除额。结果是正数为调增所得额,负数为调减所得额。
5.尚未扣除额:指允许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第一年尚未扣除额按本年度纳税调整额填写,以后年度的尚未扣除额=上期尚未扣除额-本年税前扣除额。
二、 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即可。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
需要注意的是,筹建(开办)期间,需要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以及需要计入在建工程的材料费用,不能做此分录。
6. 开办费摊销处理的方式有哪些
开办费摊销处理的三种方式
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针对开办费的税务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给予企业三种选择性的处理方式。
1.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
此种选择方式,对开办费的扣除方法,税法上遵从了《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2号)、《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均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也就是说无论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开办费的扣除都可以从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扣除(归集)。
但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以及《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通知》(2006年11月版)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从发生的当月直接扣除。这里“从发生的当月直接扣除”与国税函〔2009〕98号文件所规定的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对此项的差异处理应予以关注。
因而,此种方式下,对开办费的摊销时间,无论企业成立于何时,也无论企业执行何种会计制度,均为企业开始经营之日,而不是开办费的发生当期。
2.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七十条规定,开办费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但此种摊销方式与前述处理方式存在差异。前述处理方法是分期归集,一次摊销,此种方式则是分月归集,次月摊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种处理方式,主要是针对2008年新成立的企业,或2008年之前成立但在2008年开始生产经营的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处理开办费,一经选定,就不得改变。
7. 开办费摊销
月末"管理费--开办费"要结转的.将管理费各明细科目发生额都结转至本年利润.
在对开办费摊销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是以第一次开发票取得收入为摊销时间的。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开办费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之日”,具体是指从企业设备开始运作,开始投料制造产品或卖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为企业筹建期结束。
在计算所得税时,开办费是从发生月份的次月开始摊销的。
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实施条例对开办费虽然没有专门的具体规定,但开办费应属于长期待摊性质。
因此,纳税人在会计处理时应在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摊销,但在当年的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以后年度的申报时,应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会计制度,你不难看出,账务上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根据所得税法进行纳税调整。但实务中很多会计为了避免纳税调整的麻烦,按税法规定对开办费按年摊销的会计处理是不对的。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
应于发生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8. 摊销开办费计入那个会计科目
一、新制度规定,开办费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再实行内摊销的方法容。
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第6602号”管理费用“科目明确规定:
1、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2、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
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3、开办费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