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固定资产为什么要提折旧,目的是什么
因为固定资产购买后使用到报废为止,中途没有卖出去,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如果不计提折旧,其价值得不到回收。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属于国家法律一级的规范,其规定只要该法律部废止,就一直按照这个执行,现在还没有废止,所以2011年继续按这个执行。
⑵ 为什么新增了固定资产后累计折旧反而多了很多
首先明确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第四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产生实物上的有形磨损和时间上的无形损耗变旧的价值一种补偿,其价值将用逐月计提折旧的方法转移到产品制造成本中去,最后通过产品的销售来实现.同时体现了配比原则。固定资产折旧的真正意义是以分期费用摊销的方式抵减利润总额,这样通过销售收入来逐步收回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以便在固定资产报废时有资金更新固定资产。
⑶ 为什么累计折旧增加在贷方,资产类增加不是在借方么
累计折旧科目是会计制度规定的一个特殊科目,它虽然是资产类科目可是它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因为它是从生产成本中计提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而不是从固定资产中直接计提。
累计折旧是资产类科目的备抵科目,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都是如何算出来的,原值-折旧-减值准备,折旧增加的方向一定和资产增加的方向相反的。
累计折旧科目虽然属于资产类科目,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但实际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用来抵减固定资产的原值。
因此,本科目与负债类科目相同,当期增加累计折旧是贷方发生额,使贷方余额变大;当期减少累计折旧是借方发生额,使贷方余额变小;期末余额应该在贷方,反映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3)折旧摊销增加的原因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⑷ 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摊销,为什么
1.资本性支出是指抄企业单位发生、其效益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的各项支出,包括构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支出。
2.净长期资产增加额是资本性支出减除当期折旧和摊销后的支出净额.即:净长期资产增加=资本性支出-当期折旧和摊销
所以: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本年折旧和摊销
⑸ 为什么无形资产也能计提折旧摊销
无形资产也可以计提摊销的原因是:
一、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是这样规定的:
1、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规定)或法律规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规定)或合同规定与法律规定(两者均规定)受益年限中较短者作为其摊销年限进行摊销。
2、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规定,则摊销年限不应少于10年。正如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要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也不能如此简单的全额直线摊销,而应有些变化。但这也必须建立在对无形资产的重新分类之基础上。
二、新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对于不同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⑹ 为什么资本支出等于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1.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单位发生、其效益及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年度的各项支出,包括构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支出。
2.净长期资产增加额是资本性支出减除当期折旧和摊销后的支出净额.即:净长期资产增加=资本性支出-当期折旧和摊销
所以: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本年折旧和摊销
⑺ 因计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计提折旧,待摊费用摊销等原因而引起的存货的增加指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谢谢
分配本月工资
借;抄生产成本袭1000
管理费用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500
计提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140
管理费用7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210
计提本月折旧
借;制造费用200
管理费用100
贷:累计折旧300
摊销租入的生产设备机器
借:制造费用400
贷:待摊费用400
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600
贷;制造费用600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1740
贷;生产成本1740(生产成本全部加起来)
你在存货多了1740
(借;库存商品1740)
⑻ 为什么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呢
这个 我给你讲 先占楼 在打字
固定资产折旧啊,这纯属做账习惯的延续。
因为之前,企回业计提折答旧一般是在月初计提,这样一来,你看,月初的时候,固定资产是2000,月中又买了个桌子,则桌子开始的第一个月就没提到折旧。或者,月初的时候,固定资产是2000,已经根据这个计提了折旧,但是月中处置了一个资产,你看,月初已近提过折旧了,所以这一做法延续下来,准则对其加以规范,就构成了现在看到的,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照提折旧。
至于无形资产,这个就是采用了咱们一个惯常的思维了,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类似于走路时中国人靠右行而英国人靠左行,纯属习惯问题了。没有必要上升到理论层次。对于那些讲大道理的,我服气了。
⑼ 为什么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计提摊销
1、制定这个规定的时候还是手工做账的年代,那时大企业中固定资产账月末对账回就要花费时间答,再按对完账后的资产计提折旧则影响整体核算进度了。那时对“固定资产当月增减不影响计提折旧”的规定,一定程度是出于对工作的简化、提效。
2、固定资产折旧与物质实体损耗相关,假如固定资产在月末增加,计提额超过实际损耗了。当然,我觉得这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第一点。
⑽ 为什么折旧越多越好
这个问题涉及到企业的所得税。但并不是折旧越多越好
1、对于盈利的企业来说折旧越多越好。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以企业的利润为基础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是计入到当期的费用之中的,如果折旧增加,那么当期的费用就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企业的所得税数额也就会相应的减少。对于盈利的企业来说折旧越多越好。
2、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不是折旧越多越好了。
新成立的企业,一般前几年是不盈利的。因为初始投资大,客源少,收入少,企业亏损。这时扩大折旧额,只会扩大亏损额。企业所得税对于亏损额的税前弥补期限是五年,过期后就不可以税前弥补。这时折旧额需要小写为好。
3、实际上的折旧额,从较长时期来看是恒定的,税前抵扣仅是时间差异而已。
4、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来说,固定资产的折旧即使都计提完了,如果固定资产仍旧可以使用,那么企业可以继续使用,财务上不需要在计提折旧,也不需要做其他处理。所以,折旧的计提和固定资产的使用没有关系,固定资产即使没有帐面价值了,对于企业的使用也并不构成影响。
5、以上情况是指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也就是要按照实际的帐面利润数来调整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如果企业的所得税是定税的,也就是不看帐面数字,每年就按照税务局规定的数字缴纳所得税,那么折旧的多少以及对利润的影响就失去了纳税方面的意义,所以说定税的企业,折旧多少就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