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企业使用无形资产的当月开始计算,截止你公司经营期终止为最大摊销年专限.属
如果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和企业预计使用年限,都超过你公司经营期最大摊销年限,以经营期年限去摊销.
如果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法律规定的有效使用年限和企业预计使用年限,有部分或都没有,超过你公司经营期最大摊销年限,超过的不去考滤,没有超过的进行比较,哪个期限短用哪个.
备注:
你说为什么:具体可查.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是这样规定的.
㈡ 会计中的期初和期末是指什么时候
1、会计的期初是指一个会计周期的初期,在《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期间一般是从每月1日至每月30日或31日。
①会计的期初就是指会计年度的开始,也就是公历1.1日,或者是公司成立的日期。
②会计期末通常是指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也就是12月31日,也有每月31日。
2、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㈢ 期初盤点跟期末盤点 请问期初是指1号,期末是指一个月的最後一天 成本分摊是在分摊什麽
期末盘点,指的是每月的月末最后一天,但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快要到月末前2-3天进行盘点的。
成本分摊就是哪里产生的费用,就摊到哪里去,所用的材料,人工费,制造产品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费用,看是哪个部门产生的就分摊到哪里。比如说水电费,整个企业的水电费是1万元,管理部门用电量是2000,销售部门用电量是2000,车间用电量是6000,那么你就把1万元的电费分别根据他们的用电费用摊入所属部门的费用里。
㈣ 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是否等于当年计提的累计折旧如果不等是什么原因呢谢谢
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是等于当年计提的累计折旧。但是如果当年有报废的固定资产,就不是了。因为固定资产清理时,要把该项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一并转出。所以这时的当年折旧是,期末数减期初数再加上转出的折旧数。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由期初期末算摊销年限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固定资产折旧
㈤ 摊销年限确定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年限最长可按5年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年限怎么确定的?——有受益期限的,按照受益期限摊销;无明确受益期限的,按照相关规定来摊销;无相关规定的,按照不低于5年摊销。企业的开办费按照不低于3年来摊销。
(一)长期待摊费用的概念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具体包括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和修理费均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开办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修理费计入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即修理费一律费用化)。其中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内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薪酬、办公费用、培训支出、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都在本科目按规定进行摊销。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额,反映的是企业各项尚未摊销完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二)长期待摊费用的主要特征:
(1)长期待摊费用属于长期资产;
(2)长期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出的各项费用;
(3)长期待摊费用应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
(三)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原则:
(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
(4)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相关费用,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5)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㈥ 如果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是10000元,每个月摊销1000元,那我报表里的期末数是9000元还是填1000元
待摊费用先付后摊,属于资本类科目,因此资产负债表种根据借方期末余额数填列
你的公式是正确的,填9000
㈦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期初额是原值-残值-减值准备累计摊销累计摊销期末额是期初-本期摊销
累计摊销的期初金额就是”累计摊销“账户的期初余额。
如果原来老制度下,没内有设累计摊销科目,容现在要分出来,那么,期初累计摊销金额=无形资产原值-期初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期末余额=累计摊销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计提的累计摊销)-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转出的累计摊销)
同时,累计摊销期末余额=无形资产原值-期末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在期初还是期末
期末计提折旧,期初到期末之间若固定资产发生变更原值、资产处理等,则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后,则期末不用再计提折旧了。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期使用的期限。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可以用该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来表示。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8)由期初期末算摊销年限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使用
1、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其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
4、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实物管理。
5、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