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会计准则里 开办费是要分几年摊销的 还是可以一次性进的··
一、《企业会计准则》则将开办费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不实行摊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与主要账务处理”(财会[2006]18号)中,从有关“管理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及主要账务处理可以看出,开办费在会计处理上可以不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而是直接将其费用化,统一在“管理费用”会计科目核算,在企业开业的当月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与税法不一致)。同时还统一了开办费的核算范围。即: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不能全部纳入开办费的范畴。其中不能计入开办费的支出包括:
1. 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职工薪酬
2. 按照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
3. 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
4. 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不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 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明确,新税法中开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也就是说,新税法下企业开办费既可以一次性扣除也可以分期摊销。当然,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以根据上述规定处理。即如果企业以前将开办费列入长期待摊费用的,未摊销的部分可以一次摊入2008年的费用中,也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选择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
❷ 关于公司筹建期间的费用,哪些可以下开办费,并一次性扣除,哪些可以下长期待摊费用
公司开办费,计入当前损益,一次性计入成本,不再以后摊销。
❸ 关于开办费怎么摊销是一次性摊销还是分几年摊销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对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重大调整。原版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权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生产经营的当月起在不超过五年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无论从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摊销的期限都与原行业财务制度有较大改变。这一新规定与现行所得税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应从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分五年平均扣除。纳税人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应做好纳税调整工作,并建立“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或备查登记簿,为以后年度准确申报税前扣除(调减)额打好基础。
❹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一次摊销是什么意思
这个按会计准则抄是要求在开始经营袭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月损益。
但是按税法的相关规定,是要按五年平均摊销,所以五年内每年要进行纳税调整。
一次计入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第一年进行纳税调整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第二年至第五年转回: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❺ 现在的开办费是一次性摊销,还是分年摊销呢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
开办费
是既可以一次性
摊销
,也可以分3年摊销。开筹办期间的利息可以计入
管理费用
-开办费科目中
❻ 开办费摊销处理的方式有哪些
开办费摊销处理的三种方式
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针对开办费的税务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给予企业三种选择性的处理方式。
1.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
此种选择方式,对开办费的扣除方法,税法上遵从了《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4〕2号)、《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均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也就是说无论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开办费的扣除都可以从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扣除(归集)。
但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以及《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通知》(2006年11月版)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从发生的当月直接扣除。这里“从发生的当月直接扣除”与国税函〔2009〕98号文件所规定的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对此项的差异处理应予以关注。
因而,此种方式下,对开办费的摊销时间,无论企业成立于何时,也无论企业执行何种会计制度,均为企业开始经营之日,而不是开办费的发生当期。
2.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七十条规定,开办费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但此种摊销方式与前述处理方式存在差异。前述处理方法是分期归集,一次摊销,此种方式则是分月归集,次月摊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种处理方式,主要是针对2008年新成立的企业,或2008年之前成立但在2008年开始生产经营的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处理开办费,一经选定,就不得改变。
❼ 办厂期间的筹建费用怎么摊销
答:根据《中华人来民共源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又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因此,公司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可以选择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或者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不少于3年的期限内摊销,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❽ 开办费的摊销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包括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贷记有关科目;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综上所述:
1.开办费于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摊销完毕。但是,税法规定,开办费应在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计入应税所得扣除项目,因此,在这一期间(一般为会计摊销当年起的5-6个年度),企业应当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2.“开办费”科目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下设的二级科目。如果企业因管理需要,也可以将其上升为一级科目,但是,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应当将开办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项目。
3.摊销时,应当将开办费摊销转入管理费用。
关于补充问题。
你所提到的问题涉及到“开始生产经营日”的确定问题。一般而言,实现销售收入的第一个月,可以作为“开始生产经营日”(当然,生产型企业有些例外)。
至于收入与费用问题,并无“有费用无收入可不可以”的说法,只存在发生的费用是否为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问题。如果只有发生费用而没有取得收入,那就是亏损喽,仅此而已。
❾ 开办费一次性摊销了,在以后年度还需要做开半费的调整吗 》
财务规定
开办费
在开始生产经营的第一个月一次性
摊销
,税法规定摊销的期限为5年。
你可以一次性摊销,年度
所得税汇算清缴
时,事务所会做
纳税调整
,其中,第一年是做纳税调增,即调增
应纳税所得额
,以后的年度会做纳税调减,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你在申报时,依据
汇算清缴报告
申报即可,通常税务都是要求事务所帮你做申报数据的。
❿ 筹建期的记的开办费,什么时候摊销怎么摊销
筹建期的记的开办费,有营业收入时摊销,可以一次摊销,也可以分年度按月摊销,选定一种方法,不要再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