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形资产-土地所有权”是否用转入“在建工程”
不用。企业的土地使用期一律做为无形资产核算,按使用权期限摊销,不能计入房屋建筑物原值。
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称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其中社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1)无形资产转在建工程扩展阅读:
会计上无形资产的包含内容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贰』 在建工程转土地,应该入无形资产吗
应该转入固定资产,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计提折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叁』 请教无形资产转固定资产的科目转入
不应该。除非你们是房产开发公司,对于开发的房地产,将土地使用权计入开发成本,否则,公司的土地,无论上面盖了什么,土地都要单独核算为无形资产。
『肆』 在建工程转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在建工程能转无形来资产源?好像不行吧。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成本可以转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中只有土地可以计入无形资产,但如果是开发性房地产项目,土地的成本也要计入房屋的成本中。
追问:因为把土地使用权先放在在建工程里核算了,现在要转无形资产。
入账依据:1)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发票;2)相关税费缴纳凭证;3)土地使用权证书复印件。
『伍』 应付款中的 在建工程转无形资产的待冲销差额是什么意思
《无形资产会计来准则源》第十二条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外购无形资产,分期支付,不可以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因为“在建工程”是核算固定资产在建过程中用的科目。
分期付款的无形资产,要将无形资产分期付款总价折算为现值,记入无形资产,现值与分期付款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核算
借:无形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银行存款
参见会计网校 2009年注册会计师旧制度《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陆』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需要哪些条件
1、在建工程已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可以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版:在建工程 2、在建工程在权未转入固定资产前可以出租,如果出租应转入“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科目: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在建工程 3、如果就在在建工程出租,租金收入可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补充回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就要确认固定资产,不需要“完工证”。“完工证”提法也不规范,根据以往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政策法规一般有“建设项目质量验收单”、“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财产清单”等。会计确认建设项目转入固定资产,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有相当长时期建设项目转入固定资产是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为标准,但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有时要等到数年,因此新准则将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就要确认固定资产。由于“土地”一般企业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房屋建筑成本不包括“土地使用权”,因此土地证应不作为房屋建筑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柒』 公司购买土地是进在建工程科目,还是无形资产,
如果是先购入,以后再建房的话,可以先入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待开始建设后,再从无形资产转入到在建工程。
如果建房和办征地手续是同步进行的,可以直接计入在建工程。
『捌』 外购无形资产,分期支付,是否可以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后全部转入成本
与在建工程无关哟~
这种情况涉及到年金现值,复利现值的计算,由版于题目中没有实际数据,权所以只能先把分录告诉你:(有数据的话我可以帮你都计算出来,包括以后各期的摊销工作)
借:无形资产(各期所付金额的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实际应支付的金额)
之后的几年里要做折旧计提,还有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的摊销工作。
『玖』 请问工程建设期间,土地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还是在建工程
新准则下,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年限与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应用指南规定,不再转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是始终留在无形资产科目中,并按权证年限摊销。
根据6号准则第17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是从事建造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该期间内的土地使用权摊销也就是相关房屋建筑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需的必要、合理的支出。因此,相关房屋建筑物的建造期间内,所占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可以计入房屋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中。房屋建筑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的摊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处理。
个人认为:在自建自用的情况下,建设期土地使用权摊销不应计入“再建工程”
1、从实务出发,一般情况是:先有土地使用权,再有地上建筑物的建造。这时,土地使用权会进入“无形资产”核算。
2、准则的主导是:土地使用权进入“无形资产”,从初始入账、后续计量、处置。这样,严格的区分,就是为了解决,地上建筑物的后续计量问题。
现在,若在一个建造地上自用建筑物等不动产时,把摊销计入“在建工程”,有违准则的初衷。
3、把土地使用权摊销计入“在建工程”,有把“应当当期费用化”的费用,转化成资本化。有违资本化的定义。
但做题还是建议按照教材上的规定执行
『拾』 无形资产的摊销进入在建工程最后需要转入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摊销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不需要再资本化了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