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准则讲解

无形资产准则讲解

发布时间:2020-12-14 03:49:00

㈠ 我国无形资产准则哪些得不到认识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①规范的范围 原准则包括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即商誉; 新准则仅包括可辨认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商誉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 ②企业内部研发费用 原准则: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新准则:研究阶段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③利息 原准则:不考虑购买无形资产延期付款的折现和利息问题; 新准则: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格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④摊销 A、摊销方法 原准则: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确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新准则: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B、摊销年限 原准则:摊销年限为预计使用年限、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有效年限三者中较短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新准则: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C、残值 原准则:无形资产摊销时不考虑残值; 新准则:考虑残值。 ⑤减值:原准则允许转回;新准则不允许转回。 ⑥新准则增加了至少每年末对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以及未来经济利益消耗方式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进行复核的规定。

㈡ 无形资产准则内容,概述!

本准则所称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专长期发属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基本要求
4.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经过专门教育和培训,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
5.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不得求证客户授意的评估价值。

㈢ 试述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核算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首先体例上不一致。
新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摊销、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会计准则分为目标、范围、定义、确认和计量、报废和处置、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
2、范围上不一致。新准则包含了矿山开采权,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
3、在计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业以赊购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我国准则不考虑利息因素,以总额入帐,国际准则考虑利息因素,对超过正常信用期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等于现金价格,差额作为利息费用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我国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3)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4、部分摊销的归属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摊销必须确认为损益。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摊销通常应确认为损益,但是,有时包含在资产中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生产其他资产时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摊销费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包括在其帐面金额中。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应包括在存货的帐面金额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国只要求披露四项,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项目很多。
6、合并中资产的确认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不确认新的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如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研制中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㈣ 无形资产准则的探讨

一、新无形资产准则的相关规定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财会[2006]3号)(本文简称为:新无形资产准则或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而2001年1月1日实施的(财会[2001]7号)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由此可见,2006年新准则要求采用部分费用化会计处理,而2001年则要求实行全额费用化。与2001年旧准则要求实行全额费用化相比,2006年新准则要求采用部分费用化可以减弱企业因进行新技术开发而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从而有效的保证企业研发激情,这对于提升一个企业或者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无形资产准则存在的问题剖析
尽管新准则克服了旧准则的诸多缺点,但新准则也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1.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需进行所处阶段和特征属性的两次职业判断,一方面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判断结果的主观人为性。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新无形资产下,

准则规定,企业内部开发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这五个条件是: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也就是说,无形资产资本化首先需要判断是否处于开发阶段,当处于开发阶段时还需判断是否满足五个特征属性。实际工作中,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风险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且项目十分复杂,要把研发活动清楚区分为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并非易事,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开发阶段是否满足五个条件的判断也存在较高的主观人为性,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需要进行所处阶段(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和特征属性(当处于开发阶段时是否满足五个条件)的两次职业判断,不仅耗时耗力,也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判断结果的主观人为性。
2.会计处理的单一性和现实中的企业多样性不符,不利于激发企业的研究激情,也不利于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及低碳经济建设。理论上讲,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方法有全额资本化、全额费用化和部分费用化三种。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全额资本化和全额费用化的优点是会计处理简单易行,但不满足配比原则、真实原则、重要性原则,违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全额费用化不利于激发企业研发热情;全额资本化容易虚增资产并形成资产泡沫;部分费用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某些缺点,但在实际中需要较高的职业判断,也限制了其适用性。一般来讲,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不仅要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还应考虑国家的宏观经济(产业)政策。随着会计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政府不失时机的推行部分费用化会计处理,这既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需要,也有利于克服研发投资过程中的资产泡沫形成和研发积极性不高的短视行为。但这种单一部分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既与现实中企业的多样性不符,也未能同国家的产业政策联系起来,如部分费用化给予处于淘汰产能的企业一线生机,不仅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也不利于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不利于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及低碳经济建设。
3.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折旧不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过于轻率鲁莽,缺乏理论支持,也不利于对企业操控利润行为的监管。原无形资产准则(2001)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按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按照法律规定年限和合同规定年限孰短原则或不超过10年原则确定。这也就是说,当使用寿命不确定时,原准则要求在10年内摊销。而新无形资产准则(2006)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将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折旧由10年内摊销简单机械的调整为不摊销,会计处理方法调整过于轻率鲁莽,缺乏理论支持;第二,使用寿命是否确定的判断和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的不确定进行复核加入了过多的主观成分,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操控利润空间,不利于国家对企业操控利润行为的监管。
4.研发支出信息披露不规范、不详实,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尽管新准则(2006)要求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比原准则(2001)详细很多,不仅要披露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期初和期末余额、变动情况及原因、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及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成本和取得方式等,还要披露: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摊销方法、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摊销金额等。可见新准则比原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披露更加详实和实用。但应该看到,按照新准则的要求进行披露,还至少存在如下问题:①披露范围过于狭窄。仅披露了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兴无形资产的披露未作规定;②披露信息部分失真。披露的是历史信息而不是现实信息,如:2007年初,巴士股份披露的一项关于出租车营运权的无形资产价值是巴士股份组建时的价值40元,而2006年底,上海出租车营运权已经卖到了40万一个的价格;③披露方式不规范,目前无形资产在年报中的管理费用、开发支出、其他应付款、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多个项目中披露,披露方式不规范,也增加了相关数据的收集难度。④披露不充分。没有披露企业无形资产的详细项目,有些无形资产对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相当重要,但难以用货币计量,没有披露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研发支出信息披露不规范、不详实,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合并所处阶段和特征属性的两次职业判断,减少判断次数,降低判断结果的主观人为性。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的两次判断,即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的判断以及当处于开发阶段时是否满足五个条件的判断合二为一。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要准确分析并界定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以及当处于开发阶段时是否满足“五个条件”并非易事,需要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两次判断,不仅耗费了企业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使得判断结果更加随意和主观,存在较大的盈余管理和利润操控空间,合并所处阶段和特征属性的两次职业判断,减少判断次数,虽然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但会使结果更加客观,大大压缩人为操控利润的空间。具体来讲,一是理论合并,即重新界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内涵,将原满足“五个条件”的开发阶段,通过定义的重新界定从理论的高度将其划为研究阶段。二是实务操作合并,考虑到现实中会计人员的对研究和开发的思维惯性还没有改变,实务操作中建议在没有确凿证据判断“五个条件”满足前,将所有的研究和开发支出都资本化,并设立相应的准备金,然后在期末进行判断,对于多资本化的部分再重新“扣”出来费用化。
2.制定以部分费用化为主,全额费用化和全额资本化为辅的无形资产资本化摊销方法,使准则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及低碳经济建设服务。由前分析可知,无形资产全额资本化容易虚增资产并形成资产泡沫,全额费用化不利于激发企业的研发热情,部分费用化尽管能克服这些缺点,但在实际中需要较高的职业判断,也限制了其的适用性。我国目前不加区分的一律实行部分费用化,不利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及低碳经济的建设。建议:对于归属于具有节能减排的新能源和高新技术等国家鼓励和大力发展的产业的企业,可采用全额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激发并鼓励企业高管的研发激情,而对于那些归属于国家正在或者即将关停的污染较大、能耗较高的产业的企业,则可采用全额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提高费用化率,通过降低利润来抑制高管的研发激情,以便其更好的被关停和淘汰。而其他绝大多数能够市场市场竞争调节的行业,则采用部分费用化。
3.规范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选择合适的摊销年限。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将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简单机械的从2001年的10年内摊销调整为2006年的不摊销,不仅没有体现会计准则的连续性,也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在判断使用寿命是否确定上,准则也没有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建议:首先建立一套关于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及使用寿命是否确定的判断方法或标准,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为了保持新旧准则的连续性,建议仍采用一个确定的年限摊销,但摊销年限可适度加长,比如增加到15年,并在每年年末根据新制定的判断方法对使用寿命是否确定进行重新判定,对于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可根据该无形资产未摊销部分与调整后的值,重新确定直线法下剩余使用年限内的每期摊销额。这既符合谨慎性原则,也符合配比原则,同时也堵住了企业利用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进行人为调节利润的漏洞。
4.在保守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将更多的信息,尤其是新增无形资产的信息以更加规范的形式在报表中进行披露。具体来讲,建议:一是规范披露方式,改变现行研发支出在管理费用、开发支出、其他应付款、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多个项目中披露,将分散的披露方式集中起来进行披露,具体来讲,可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下分别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各集中披露一次,并在明细表中提供无形资产的类别、种类、来源渠道、增减金额、结余、摊销金额等信息,对于投资数额较大的无形资产,可单独补充说明,同时需说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含后续开发阶段具体情况以及分阶段处理的不同方法。二是扩大披露范围,如增加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兴无形资产的披露,对于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披露其历史成本,还应披露其现实价值,对于无法用货币计量的无形,如企业文化、产品品牌、员工素质等可在会计报告说明书中披露,并尽可能的披露无形资产对企业产期发展的影响。
总之,无形资产准则的制定,既要考虑准则的实用性,也要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尽可能使准则的微观操作和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结合,使准则既操作简单,又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㈤ 为什么在小企业会计准则摊销无形资产是借管理费用贷无形资产 但是在讲解中是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摊销

一来、小企业会计准则摊自销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摊销。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
1702 累计摊销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对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二、本科目应按照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累计摊销的主要账务处理。
小企业按月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受益对象,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处置无形资产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㈥ 新老准则无形资产

变化一:修订了无形资产定义及其准则适用范围

老准则:无形资产的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但商誉不适用无形资产准则。

新准则:无形资产定义被修正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该定义不再强调持有无形资产的目的,同时将无形资产的范围缩小至“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由此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的定义范围之外。同时,新准则进一步规定商誉、矿区权益和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均不适用无形资产准则。

变化二:修订了项目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规则

老准则:对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只允许将申请时发生的注册费和律师费等费用计入成本;对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新准则:首先将项目研究开发支出划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所谓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所谓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新准则接着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一律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若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资本化,否则还是应当当期费用化。

开发阶段支出允许资本化的条件有: ① 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②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 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评析: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将显著提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提升企业在这阶段的利润水平。

变化三:取消了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投入的无形资产须按账面价值入账的规定

老准则的这一规定主要是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比如用无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投资如何入账呢?取消了这一规定后,新无形资产准则还同其他新准则一样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该条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投资者任意作价投入无形资产的负面影响。

变化四:增加了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老准则:只规定了有限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并未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新准则:规定无法预见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无形资产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其只计提减值不摊销。

变化五:改变了原无形资产摊销规则

老准则: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 ① 首先预设其期限届满时价值为零; ② 接着规定摊销时应在受益期限内平均摊销; ③ 最后规定了合同约定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有效年限两者孰短的摊销期限确定原则,并辅之以最长10年的保底规定。

新准则:改变之处在于: ① 改变了确认预计净残值的方法。新准则依然沿袭了有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在寿命截止时残值为零的基本原则,但指出出现如下情形时,其残值可以不为零:A.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B.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② 提出应按照反映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不再局限于直线法平均摊销。但若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采用直线法平均摊销。 ③ 提出摊销期限应当是“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的有限使用寿命内”,不再强调法律规定有效年限和合同约定受益年限。

评论:新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仅做出原则上的规定,要求其在使用寿命内合理摊销,而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作不作摊销,这两条规定使企业在进行相应处理时灵活性较大。上市公司对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是否属于寿命可确定,以及其寿命多长的判断,都将对企业利润造成不同影响,使企业调节利润的余地加大。

变化六:不再允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期后转回

㈦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定义

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
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内劳务、出容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㈧ 试述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核算

一、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规定的主要变化

(一) 无形资产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

原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分为可辨认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但不包括自创商誉,外购商誉按照无形资产核算,在一定年限内摊销。

新准则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强调了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商誉因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标准,被明确规定排除在无形资产准则之外。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而不用按照一定的年限每年进行摊销。

(二)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将自创无形资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画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专案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能够同时满足新准则列出的五个条件,可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无形资产。这突破了原准则中对於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其研究与开发费用都是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而只有依法申请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才计入无形资产价值的相关规定,有利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兼顾企业的长远利益。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认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合理摊销,即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可见,新准则采用的摊销方法更灵活,不再局限于原准则规定的直线法,更能反映摊销的经济实质。

(四)无形资产披露的比较

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要求披露的内容增加了4项,分别为:l.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3.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帐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4.计人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这种修订,充分体现了相关性原则,为利益相关者进行价值判断和相应决策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会计资讯。

二、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新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只有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作为企业无形资产予以确认的专案,必须具备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项基本条件。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实施职业判断。在实施这种判断时,需要考虑相关的因素。比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相关的硬体设备、相关的原材料等来配合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应关注外界因素的影响。

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对於无形资产来说。这个条件显得十分重要。企业自创商誉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但自创商誉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却难以计量,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又比如,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的科技人才,假定其与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且合同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这些科技人才的知识在规定的期限内预期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但由於这些技术人才的知识难以辨认,加之为形成这些知识所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从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确认。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了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在会计实务中,外购的商誉可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

无形资产的计量是指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按其取得的方式不同,新无形资产准则对此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

阅读全文

与无形资产准则讲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