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转让无形资产税收优惠政策

转让无形资产税收优惠政策

发布时间:2021-05-09 08:23:12

『壹』 科技服务、技术转让收入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一、技术转让的营业税及“营改增”后增值税优惠分析
1.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免税问题
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常伴随着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技术转让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与技术转让一样,技术咨询与服务也属于国家重点倡导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之一。根据财税字【273】号文及财税字【2011】111号文的规定,对技术咨询与服务所取得的收入是否可享受营业税或“营改增”后增值税免税优惠政策,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技术内容与技术转让密切相关,是为技术转让而实施的售后服务,即技术转让合同中应该包括相关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的条款;二是形式上这部分技术咨询或服务的价款与技术转让的价款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的。只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技术咨询与服务才能享受免税政策。
2.关于技术转让方购买研发设备相关的增值税优惠问题
技术转让方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常常要采购一些价值不菲的研究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款中包括了增值税的税款。如果技术转让方是专门从事技术研发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在“营改增”之前,他们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其购买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税款是不能作为进项税抵扣的;而在“营改增”试点之后,他们作为免征增值税的增值税纳税人,其购买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税款也不能作为进项税抵扣。因此,对于专门从事研发与技术转让的公司或事业单位,如果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购买大量的研发用设备,其承担的增值税税负必然较大。
二、技术转让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分析
1.对技术转让方的税收优惠政策
与营业税及“营改增”后的增值税免税政策不同,对于技术转让收入的所得税优惠并不都是全部减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等文件的规定,技术转让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能够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主体。根据国税函【2009】212号文规定,能够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主体是指居民纳税义务人,即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其中,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不享受国税函【2009】212号文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享受按1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优惠政策。此外,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主体是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主体,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人合资企业。
(2)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技术转让全能范围。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技术转让权能范围是指居民企业转让技术的所有权或转让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的许可使用权
(3)技术转让的客体范围。根据财税【2010】111号文的规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技术转让客体范围包括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此外,上述技术转让的范围虽然没有特别提及技术秘密,但技术秘密是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储存形式,也是企业的重要知识产权资产之一。从财税【2010】111号文所列举的技术类知识产权看,技术秘密的转让也应该在技术转让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范围之内。
(4)技术转让的形式要件及审查的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技术转让应该签订书面技术转让合同。并且,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登记,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商务部门认定登记,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审批。此外,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5)关联方技术转让税收优惠收到限制。根据财税【2010】111号文的规定,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技术转让方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技术受让方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是指技术受让方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规定。作为技术受让方外购的专利、非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等,通常可以确认为受让方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可以抵减受让方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在于这些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可否加计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根据上述规定,技术受让方支付的技术转让费能否加计扣除,主要是看技术引进是否是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目的。如果是,则产生的费用或形成的无形资产可增加50%的加计扣除额;如果不是,则不能享受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三、技术转让的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分析
对于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适用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主体,在技术转让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因此,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作为技术受让方所支付的技术转让费,目前也没有加计扣除的相关优惠政策。此外,作为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在职务发明由单位转让后所得的技术转让费提成奖励,也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贰』 关于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所得税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抄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
(二)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三)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四)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五)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如何记账?
直接减免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 等
先征后返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700万所得是否进入会计利润?
是的。

『叁』 个人转让无形资产,所得税按什么税率

个人转让无形资产应交税金

个人转让无形资产,可以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主管税务分局申请代开发~票。应该缴纳5.55%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并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一)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即无形资产转让收入,为转让价款减去转让过程中的营业税等税费。转让收入减去规定的扣除标准得到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具体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二)张某转让商标使用权给ABC公司,取得价款为10万元。相关税费计算如下:

1、营业税:10×0.0555=0.555万元

2、转让收入:10-0.0555=9.445万元

3、个税:9.445×(1-20%)×20%=1.511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以无形资产入股,不属于转让无形资产行为,根据规定不征营业税;因转让无形资产获得个人收入,其个人所得税递延至转让股权时缴纳。单位以无形资产入股,所得税当期缴纳,但营业税同样递延至股权转让时按转让无形资产缴纳。

二、销售不动产营业税计税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2008年第540号)第五条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规定,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或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57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11号)文件规定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暂免征收营业税:(一)离婚财产分割;:(二)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三)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四)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单位将不动产赠与他人的营业额问题。对于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计税营业额,其方法如下:

1、按纳税人当月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3、按下列公式核定计税价格: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式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转让企业产权的行为不征营业税。

销售不动产,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肆』 技术转让收入有些什么税收优惠政策

与营业税及“营改增”后的增值税免税政策不同,对于技术转让收入的所得专税优惠并不都属是全部减免。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技术转让全能范围。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技术转让权能范围是指居民企业转让技术的所有权或转让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的许可使用权。

(4)转让无形资产税收优惠政策扩展阅读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处置无形资产,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相关税费等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前款所称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无形资产的成本扣减累计摊销后的金额。

《企业会计制定》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将所得价款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出租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本制度有关收入确认原则确认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同时,确认出租无形资产的相关费用。

『伍』 “企业技术转让”享受税收优惠应符合哪些条件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企业在应关注如下三个问题:
一、享受税收优惠的主体
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这里要注意,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居民企业包括依法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和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特别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对于根据国税发[2009]82号文规定被判定为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作为居民企业,也可以享受这项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其他非居民企业则无资格享受。
二、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
根据国税函[2009]212号文的规定,对于居民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待遇的,应符合如下条件:
1、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2、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3、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4、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2、3项属于程序问题,我们首先来关注第1项,究竟哪些是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范围的技术转让。
(一)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的区分
对于居民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所得税待遇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区分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企业取得的技术开发收入是不能享受所得税减免税待遇的。
对于技术开发合同与技术转让合同的区别,我们在解读一的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中已经有了详细分析。总结来看,技术开发是针对尚未掌握的技术成果进行的开发活动,而技术转让则是对已经掌握的技术成果进行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的转让。
对于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的区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首先进行区分,区别不同的行为签订不同的合同。同时,由于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的合同都必须要到省、市技术市场进行合同性质认定的。因此,省、市科技或商务部门也会对合同的性质进行认定,出具认定报告。
实务中,税务机关在审核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时,对于技术开发合同与技术转让合同的区分,主要是依据省、市科技和商务部门出具的认定报告并结合企业合同的内容进行的。但是,省、市科技和商务部门出具的认定报告并非最终认定标准。税务机关仍会进行实质性认定。实践中,税务机关已经发现,有些企业为享受减免税,将明显的技术开发合同签成技术转让合同,并通过了省、市科技部门的认定。但从合同内容的实质来看,明显是对于尚未掌握的科技成果的开发。对此,税务机关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规定对企业合同性质进行重新认定。
目前税务机关对于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事项已经实行备案管理,不再进行审批。这就意味着企业享受减免税不再需要得到税务机关的批复确认,只要将相关资料提交税务局备案就可以自行享受了。这一方面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对纳税人掌握税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纳税人错误的享受减免税政策导致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根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补征税款、加收滞纳金并进行处罚。
(二)符合条件技术转让的把握
通过解读一我们已经了解到,技术转让合同又具体分为以下类型:
1、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持有权移交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
2、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其就特定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 利移交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
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转让方许可受让方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
4、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拥有的非专利技术成果提供给受让方,明确相互之间非专利技术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
其中,对于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及非专利技术转让权转让合同,在会计我们上称为无形资产的出售。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出售时是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同时结转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会计处理为借记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记无形资产,同时贷记相关应交税费后,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以及非专利技术许可使用合同,在会计上我们称为无形资产的出租。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出租无形资产时,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摊销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并发生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或“无形资产摊销”)科目。
国税函[2009]212文对于技术转让所得的技术公式明确为: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其中对于技术转让成本,文件又进一步明确: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同时,根据为鼓励进一步强化税收政策鼓励技术成果转化的力度,《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进一步明确:
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其中:专利技术,是指法律授予独占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的外观设计。
本通知所称技术转让,是指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技术的所有权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行为。
这就是说,除所有权转让外,对于技术使用权转让中,只有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转让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均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同时,居民企业技术出口应由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商务部、科技部令2008年第12号)进行审查。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防范企业避税行为,111号文还规定: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享受优惠政策的程序
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应按如下程序进行
1、技术转让合同须到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认定。根据国税函[2009]212号文的规定: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这里要注意,从2008年1月1日起,对于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的技术合同的认定部分已经提到到省级以上的科技、商务部门,省级以下的科技、商务部门的认定将得不到税务机关的认定。 同时,111号文进一步规定: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登记,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商务部门认定登记,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需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审批。
2、企业发生境内技术转让,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
(1)技术转让合同(副本)
(2)省级以上科技部门出具的技术合同登记证明
(3)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
(4)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
(5)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3、企业向境外转让技术,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
(1)技术出口合同(副本)
(2)省级以上商务部门出具的技术出口合同登记证书或技术出口许可证
(3)技术出口合同数据表
(4)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
(5)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
(6)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4、备案时间:企业发生技术转让,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至报送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

『陆』 无形资产买卖需要交什么税

无形资产使用和转让涉及税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营业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所谓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和转让著作权。

2.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其中纳税人因提供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其他所得的一部分。

3.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应税所得项目的第六项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4.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对合同、书据等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凭证,其当事人各方都是纳税人,各自就所持凭证的金额纳税。其中,书立、使用、领受印花税法所列举的凭证包括无形资产中的技术合同和产权转让书据。

5.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其中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的内容。

6.契税。契税是因房屋土地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而发生产权转移时,依据当事人双方订立的契约,由承受人缴纳的一种税。契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其中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属于无形资产的内容。

7.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既然营业税是其计税之一,那么转让无形资产也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柒』 企业技术转让享受税收优惠应符合哪些条件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企业在应关注如下三个问题:
一、享受税收优惠的主体
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这里要注意,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居民企业包括依法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和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特别需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对于根据国税发[2009]82号文规定被判定为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作为居民企业,也可以享受这项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其他非居民企业则无资格享受。
二、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
根据国税函[2009]212号文的规定,对于居民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待遇的,应符合如下条件:
1、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2、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3、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4、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2、3项属于程序问题,我们首先来关注第1项,究竟哪些是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范围的技术转让。
(一)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的区分
对于居民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所得税待遇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区分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企业取得的技术开发收入是不能享受所得税减免税待遇的。
对于技术开发合同与技术转让合同的区别,我们在解读一的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中已经有了详细分析。总结来看,技术开发是针对尚未掌握的技术成果进行的开发活动,而技术转让则是对已经掌握的技术成果进行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的转让。
对于技术开发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的区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首先进行区分,区别不同的行为签订不同的合同。同时,由于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的合同都必须要到省、市技术市场进行合同性质认定的。因此,省、市科技或商务部门也会对合同的性质进行认定,出具认定报告。
实务中,税务机关在审核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时,对于技术开发合同与技术转让合同的区分,主要是依据省、市科技和商务部门出具的认定报告并结合企业合同的内容进行的。但是,省、市科技和商务部门出具的认定报告并非最终认定标准。税务机关仍会进行实质性认定。实践中,税务机关已经发现,有些企业为享受减免税,将明显的技术开发合同签成技术转让合同,并通过了省、市科技部门的认定。但从合同内容的实质来看,明显是对于尚未掌握的科技成果的开发。对此,税务机关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规定对企业合同性质进行重新认定。
目前税务机关对于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事项已经实行备案管理,不再进行审批。这就意味着企业享受减免税不再需要得到税务机关的批复确认,只要将相关资料提交税务局备案就可以自行享受了。这一方面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对纳税人掌握税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纳税人错误的享受减免税政策导致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根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补征税款、加收滞纳金并进行处罚。
(二)符合条件技术转让的把握
通过解读一我们已经了解到,技术转让合同又具体分为以下类型:
1、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持有权移交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
2、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其就特定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 利移交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
3、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转让方许可受让方在约定的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
4、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是指转让方将拥有的非专利技术成果提供给受让方,明确相互之间非专利技术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方支付约定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
其中,对于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及非专利技术转让权转让合同,在会计我们上称为无形资产的出售。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出售时是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同时结转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会计处理为借记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记无形资产,同时贷记相关应交税费后,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以及非专利技术许可使用合同,在会计上我们称为无形资产的出租。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出租无形资产时,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摊销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并发生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或“无形资产摊销”)科目。
国税函[2009]212文对于技术转让所得的技术公式明确为: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其中对于技术转让成本,文件又进一步明确: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同时,根据为鼓励进一步强化税收政策鼓励技术成果转化的力度,《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进一步明确:
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其中:专利技术,是指法律授予独占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的外观设计。
本通知所称技术转让,是指居民企业转让其拥有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技术的所有权或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行为。
这就是说,除所有权转让外,对于技术使用权转让中,只有5年以上(含5年)全球独占许可使用权的转让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均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同时,居民企业技术出口应由有关部门按照商务部、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商务部、科技部令2008年第12号)进行审查。居民企业取得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防范企业避税行为,111号文还规定: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享受优惠政策的程序
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应按如下程序进行
1、技术转让合同须到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认定。根据国税函[2009]212号文的规定: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这里要注意,从2008年1月1日起,对于企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的技术合同的认定部分已经提到到省级以上的科技、商务部门,省级以下的科技、商务部门的认定将得不到税务机关的认定。 同时,111号文进一步规定:境内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登记,跨境的技术转让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商务部门认定登记,涉及财政经费支持产生技术的转让,需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部门审批。
2、企业发生境内技术转让,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
(1)技术转让合同(副本)
(2)省级以上科技部门出具的技术合同登记证明
(3)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
(4)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
(5)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3、企业向境外转让技术,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时应报送以下资料:
(1)技术出口合同(副本)
(2)省级以上商务部门出具的技术出口合同登记证书或技术出口许可证
(3)技术出口合同数据表
(4)技术转让所得归集、分摊、计算的相关资料
(5)实际缴纳相关税费的证明资料
(6)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4、备案时间:企业发生技术转让,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至报送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

『捌』 我国对无形资产管理有哪些优惠政策

购入的软件用于生产是否可以抵扣进项税,就目前的税收政策来讲,应该区分几种情况来讲。 第一,应区分软件和软件产品的概念。软件和软件产品是两回事,仅就软件来讲是指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当然它是无形的,企业销售软件,如果仅仅是销售软件的话,应该交营业税,而且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软件产品是指记载有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的存储介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销售软件产品应交增值税,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嵌入式软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92号),国家对销售软件产品还有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从您的叙述,我判断您说的可能是软件产品。 《财政部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企业购入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随同计算机一起购入的,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单独购入的,作为无形资产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十条规定:“纳税人购买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软件,未单独计价的,应并入计算机硬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单独计价的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根据上述两个文件(注:国税发[2000]84号已经废止,但是在无新规定之前还可以借用)规定可以看出:外购的软件产品,主要是以软件是否单独计价来划分为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如果属于无形资产的,进项税额就不允许抵扣。属于固定资产,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即可抵扣进项税。

阅读全文

与转让无形资产税收优惠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