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2009年注会会计第七章无形资产中分期付款的融资余额怎样计算
这个就象怎么看出来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样,关键是你得知道什么是什么。只要你知道了,那一眼就能分出来,你说是不是很简单?
❷ 无形资产中分期付款的融资余额怎样计算
2005年1月8日:
借:无形资产 865.9
未确认融资费用 134.1
贷:长期应付款 1000
2005年末:
财务费用=865.9*5%=43.29
2005年末融资余额=865.9+43.29-200=709.19
借:财务费用 43.2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3.29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6年末:
财务费用=709.19*5%=35.46
2006年末融资余额=709.19+35.46-200=544.65
借:财务费用 35.4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5.46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7年末:
财务费用=544.65*5%=27.23
2007年末融资余额=544.65+27.23-200=371.88
借:财务费用 27.2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7.23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8:
财务费用=371.88*5%=18.59
2008年末融资余额=371.88+18.59-200=190.47
借:财务费用 18.5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59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09:
财务费用=190.47*5%=9.53
2009年末融资余额=190.47+9.53-200=0
借:财务费用 9.5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9.53
借:长期应付款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❸ 无形资产出售时长期应付款和未确定融资费用怎么处理
购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2
贷:银行存款
102
12.3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8(18*10-10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8
账面价值=102+78=180
❹ 累计摊销的借方和贷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借方表示转销累计摊销额,适用于无形资产的处置、转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外投资、债务重组等情况。
贷方是在计提摊销时,会记入到“累计摊销”贷方的,表示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减少额。
累计摊销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二、本科目可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按期(月)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置无形资产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❺ 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应列示的无形资产金额为怎么算
3、选择D。
A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形式获取,具有融资性质,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入账价值。
入账价值=100+100*2.6730=367.30万元
无形资产一般按直线法摊销,但可以按无形资产的使用情况采取其他摊销方法,如税务局不认可,要做纳税调整。
特许经营权是无形资产的一种形式,需要加以确认。
2010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期初账面价值-至2010年末的摊销额=367.30-240=127.30万元。
备注: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要求,无形资产残值确定以后,在持有无形资产的期间,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复核,预计其残值与原估计金额不同的,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如果无形资产的残值重新估计以后高于其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不再摊销,直至残值降至低于账面价值时再恢复摊销。
4、C。
营业收入=20*10=200万元
折旧=800/10=80万元
营业税=10万元
营业利润=200-80-10=110万元
5、第五题,是不是求期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选B。
A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27.30万元;
B无形资产=800-80=720万元
特许经营权=100-100*5/40=87.5万元。
年数总和摊销法可以从网络上搜出来,你自己找下吧!
❻ CPA无形资产融资余额
这个表编得不好。。。。865.9是贴现后的价格,这样以来,分期付款的时候就相当于要“付息”,利率按贴现率算。第一次付款200万,就还了200万?不,865.9还要按贴现率产生“利息”,用200万减去该“利息”后,才是还款额。于是,第一次还款后,还剩余:
709.19=865,9本金+865.9*5%利息-200 还款额。
❼ 为什么未确认融资费用在摊销的时候每期利息=(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利率
这是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时应该是用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然后乘以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折现率,因此就出现了上述计算。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负债账户,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本期的摊销金融)=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长期应付款:
未实现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最后一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进行尾差调整,即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初的余额-已经摊销的部分,倒挤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的。
(7)无形资产融资余额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❽ 本期摊销金额=(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余额)×折现率,不理解,请老师解释。
这是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时应该是用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然后乘以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折现率,因此就出现了上述计算。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负债账户,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本期的摊销金融)=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长期应付款:
未实现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最后一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进行尾差调整,即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初的余额-已经摊销的部分,倒挤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的。
(8)无形资产融资余额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❾ 长期应付款 无形资产 分期支付
首先:
做分录
借:无形资产 4546
未实现融资费用 454
贷:长期应付款 4000
银行存内款 1000
其次:
借:管理容费用 88.65
贷:未实现融资费用 88.65 【(4000-454)X5%/2】
故:
账面价值=长期应付款科目贷方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借方余额
=4000-(454-88.65)
=3634.65
❿ 资产类科目有哪些余额一般在哪方,说明什么
1、资产类科目是资产负债表左侧的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说明是有的。资产类科目除了备抵科目,其他的都是余额在借方,如果在贷方就用负号表示了。
2、资产类科目有: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产品、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等。余额在借方,说明资产组成状况。
3、资产类科目余额在贷方,表示该资产价值为负数,或者是资产类备抵科目的余额。资产类的备抵科目一般期末余额在贷方。
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减值准备类。应收账款的明细科目会有余额在贷方,表示预收,但在期末填报表时要放在负债里的预收款项项目里。
4、预付款项也同应收账款一样,明细科目贷方余额表应付,在期末报表的应付账款项目里。其他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在借方。
(10)无形资产融资余额扩展阅读: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
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三章
第二十条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确认的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虽然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