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金融资产,如持有至到期资产的每年折价摊销数不一样,而固定资产计的折旧和无形资产计的摊销都可以
金融抄资产也可以的哈,按照准则的意图,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应该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核算,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当前价值差异不大的,也可以采用简单处理方式,按直线法摊销哈。之后如果不这样的话,一般每期摊销额不一样哈,比较不是直线法哈,因为每个期初摊余成本都在变动嘛。
② 企业持有至到期的成本按照预计持有期间分期摊销扣除吗
一、持有至到期的债券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
1、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利息调整(差额)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应计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利息调整(差额)
3、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其利息属于流动资产,计入”应收利息“账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其利息是长期资产,计入“持有至到期”下属明细账户“利息调整”。
二、说明 :
1、在持有持有至期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进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当作为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2、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在分期还本的情况下);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3、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时确定,在该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收益。
4、个人理解:在“持有至到期”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到期 一次还本付息用)三个明细账户。面值就是“成本”账户余额。摊余成本就是“成本”账户余额与“利息调整”账户余额之和。
三、具体规定请参看《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应用指南及有关教材的讲解。
③ 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 到期时分录怎么做的
定义: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2、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3、属于非衍生金融资产
取得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公允价值就是票面价值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溢折价)
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息 :
借:应收利息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轧差)
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资产负债表日计量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处置 :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
④ 持有到期投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取得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计入成本。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计入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⑤ 金融资产为什么要涉及摊销,不摊销会怎么样,摊销的目的是什么求指点
金融资产中只有持有至到期投资才需要摊销,因为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不一致导专致票面属价格和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才摊销,摊销就是为了逐年摊销票面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额。不摊销会导致最后一年的收益和前几年相比差比较大。
⑥ 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的处理
你可复以把T字形账户列制出来,在2011年初,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账面余额借方1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账面余额借方77.5,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余额贷方27.5 ,现在要把它重分类,各50%,你可以这样理解,一半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置,那么把各科目的一半结平,差额25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这个明白吧应该;另一般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500计量,其账面价值为(1000+77.5-27.5)/2=525,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25计入所有者权益。(等你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时候再把计入所有者权益部分转入当期损益)。另外资产减值是肯定要提出来的,当你把一笔业务做完所有的科目必须是平的,留下的只能是损益类科目。
⑦ 金融资产也可以摊销吗怎么理解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都是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当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内同时,期末摊余成容本=已收回的本金+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减值损失,由于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不一样,其差额就是对入账时“xxxx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摊销,可以这么来理解。
⑧ 会计上如何区分长期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
会计上区分长期股权投资与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义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六投资的工具
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工具可以是股票、债券,也可以是现金、银行存款,还可以是其他资产为对价进行投资的;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
七、投资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较大,而持有至到期的金额较小。
⑨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准备持有至到期,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不准备长期持有也不打算近期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可供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