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发布时间:2021-05-06 14:19:27

1. 事业单位进行对外投资和收回投资及取得收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事业单位进行对外投资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借:长期投资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如果是用固定资产来对外投资的,那么除了上述两笔分录外,还要同时做: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如果是用无形资产来对外投资的,那么除了上面两笔分录外,还要同时做: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2、事业单位收回投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长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事业单位取得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

(1)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依法取得长期投资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以货币资金取得的长期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以非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投资,按照非现金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

长期投资增加时,应当相应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

(1)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

借:长期投资(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

贷:银行存款等

借:事业基金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2)以固定资产取得长期投资

借:长期投资(评估价值+相关税费)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借:其他支出(相关税费)

贷:银行存款等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3)以无形资产取得长期投资

①以已入账无形资产取得长期投资

借:长期投资(评估价值+相关税费)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

借:其他支出(相关税费)

贷:银行存款等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摊销

贷: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②以未入账无形资产取得长期投资

如果以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取得长期投资,则不包含上述①分录中的第三笔分录。

2. 事业单位可用于对外投资的无形资产是已入账还是未入账

用于对外投资是必须走账的,所以一定要是已入账资产

3.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方式有哪些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务资产和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分以下几种:
按投资权益属性分债权性投资(如债券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如股票投资等);
按投资期限分短期投资(一年以内)和长期投资(一年以上);
按出资形式分货币资金出资、实物资产出资和无形资产出资。

4. 事业单位以资产对外投资的分录

1、购买时取得相关发票 借: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同时借回:固定资产、贷答:固定基金

2、减少固定资产时(盘亏或者报废等) 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或者红字冲销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如果有残值收入同时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贷:其他业务收入
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企业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4、对外投资时借长期投资,贷银行存款
5、取得收益是借银行存款,贷记投资收益
6、收回投资是借银行存款,贷对外投资
7、企业对外投资可以有两种方式核算对外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5. 行政事业单位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入账时,事业基金应该以双方协商价入账还是以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入账谢

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双方确定的价值)
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事业版基金――投资基金 (差权额)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6. 事业单位用固定资产、材料和无形资产等方式对外投资时,其入账价值应按

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记账
以实物或无形资产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记账

7.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形式有什么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务资产和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分以下几种: 按投资权益属性分债权性投资(如债券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如股票投资等); 按投资期限分短期投资(一年以内)和长期投资(一年以上); 按出资形式分货币资金出资、实物资产出资和无形资产出资。

8.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务资产和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其从事经济活动的资金来源,从总体上看,主要是财政的预算拨款,即事业经费的拨款。而这笔资金,系国家预算的事业经费支出计划。年终国家以核销事业单位的全年经费拨款总额,确认本年度事业预算计划完成的情况。所以事业单位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不能将属于国家预算的事业资金转为投资基金。而只能用“结余分配”净额转出的资金作为投资基金。即从全年的“事业结余”、“经营结余”中,除去交纳所所得税和按比例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之后,将未分配的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再从这笔滚存结余资金中转出,用来作为对外投资的资金。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规模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目的,主要只是为未分配完的结余资金和闲置的资金“寻找出路”而已。以此取得投资收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只有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和投资损益的确认两个方面。设置的会计科目,也只有反映投资成本的“对外投资”和确认投资损益的“其他收入”两个科目。具体账务处理方式,首先它没有以投资期限的长短,区别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它也不要依照投资的性质,划分为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至于投资成本的确认,也比较单一。如果是以实物或无形资产投资,其投资成本按评估价或协商价入帐。如果是以有价证券投资,则按实际支付的全部款项作为投资成本。即债券面额或溢价、折价金额加有关税费。股票股价加有关税费。如果购买证券时,支付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发放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也包括在证券投资的成本之中。当转让、收回投资或收取利息、股息,须确认投资损益时,则以实际收取的金额与该项投资的原成本相抵销,将其差额直接记入当期的“其他收入”账户的贷方或借方。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系国家财政资金,它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以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除一方面要反映这一事项的业务发生之外,还要同时反映投资基金的来源,以接受国家对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即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9.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企业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会计处理的差异:
一、事业单位是从事非盈利性活动,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预算单位。
其从事经济活动的资金来源,从总体上看,主要是财政的预算拨款,即事业经费的拨款。而这笔资金,系国家预算的事业经费支出计划。年终国家以核销事业单位的全年经费拨款总额,确认本年度事业预算计划完成的情况。所以事业单位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不能将属于国家预算的事业资金转为投资基金。而只能用“结余分配”净额转出的资金作为投资基金。即从全年的“事业结余”、“经营结余”中,除去交纳所所得税和按比例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之后,将未分配的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再从这笔滚存结余资金中转出,用来作为对外投资的资金。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规模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目的,主要只是为未分配完的结余资金和闲置的资金“寻找出路”而已。以此取得投资收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只有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和投资损益的确认两个方面。设置的会计科目,也只有反映投资成本的“对外投资”和确认投资损益的“其他收入”两个科目。具体账务处理方式,首先它没有以投资期限的长短,区别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它也不要依照投资的性质,划分为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至于投资成本的确认,也比较单一。如果是以实物或无形资产投资,其投资成本按评估价或协商价入帐。如果是以有价证券投资,则按实际支付的全部款项作为投资成本。即债券面额或溢价、折价金额加有关税费。股票股价加有关税费。如果购买证券时,支付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发放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也包括在证券投资的成本之中。当转让、收回投资或收取利息、股息,须确认投资损益时,则以实际收取的金额与该项投资的原成本相抵销,将其差额直接记入当期的“其他收入”账户的贷方或借方。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系国家财政资金,它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以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除一方面要反映这一事项的业务发生之外,还要同时反映投资基金的来源,以接受国家对事业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即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二、企业是盈利单位,它以追求利润最大值为目标。
其经营(营运)资金,通过接受投资(包括国家投资)以及举债等手段取得。它是一种偿还性资金(如获利后首先交纳所得税与清算债务,为投资者派利等)。因此企业对外投资目的,除了利用生产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在冒最低限度风险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收益外,还有是为了参与外单位的经营决策,控制其业务性能,以配合自身的经营,进而扩充发展自己;或是为将来扩充自身的经营规模作必要的准备;或者是为积累整笔资金,以供特定用途的需要。基于上述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在核算此项业务时,包括对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投资的期末计价与投资损益的确认。具体的账务处理方式,则是根据投资期限划分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按照投资的性质区分债权性投资、权益性投资和混合性投资;根据投资内容,区分实物性资产投资、货币性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投资的入账成本确定,有价证券以债券面值与股价金额加支付的税金,经纪人佣金,手续费等作为入账成本。如果买价中包括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已宣告发放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均应从投资成本中扣除,单独列入“应收利息”,“应收股利”账户。待以后收取利息与股利时转销。至于溢价与折价购入的债券,应将溢价与折价金额单独列账,并在投资期内将溢价与折价金额,按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以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对外投资,其入账价值为评估价或协商价。但不包括对资产评估时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费用。
对于投资损益的确认,须首先区别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短期有价证券在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债券利息和现金股利,不作投资收益,而是冲减投资成本、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如果获得的是股票股利,不作账务处理,但须在各变薄登记,以反映所增加的股份数。非有价证券以外的其他短期投资,实际收到利息与利润时,列入“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以放弃非现金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则应按照投资额占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金的比例以及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采取权益法或成本法加以确认。成本法是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与现金股利,确认当期投资收益,而不调整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但是当获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与现金股利,超过其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部分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权益法则是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增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当期投资损益。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对于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期末计价,短期投资须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市价低于初始成本,应确认跌价损失,并提足跌价准备,以备抵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对于长期投资未来可收回的金额,当现行市价低于账面价值,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时,应将可能发生的损失合理预计,并予以入账,以如实反映长期投资的实际价值。
三、企业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虽处同一类型的业务,会计处理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究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目的的相异,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其根源在于企业与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金性质不同。事业单位的资金是预算资金。它是通过国家预算进行收支和管理的资金。它属于非偿还性资金。其资金运动的形态,只有收入、支出和余超。而企业的资金是经营(营运)资金。它是通过银行信贷进行分配的资金。它属于偿还性资金。其资金运动的形态表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并在完成一个循环后产生资金的增值(正值与负值)。

10.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分类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分类:
按投资权益属性分债权性投资(如债券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如股票投资等);
按投资期限分短期投资(一年以内)和长期投资(一年以上);
按出资形式分货币资金出资、实物资产出资和无形资产出资。

阅读全文

与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