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累计摊销的借方和贷方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借方表示转销累计摊销额,适用于无形资产的处置、转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外投资、债务重组等情况。
贷方是在计提摊销时,会记入到“累计摊销”贷方的,表示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减少额。
累计摊销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
二、本科目可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按期(月)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处置无形资产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Ⅱ 累计摊销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及余额在贷方,所以是负债类账户 这句话是对的吗
累计摊销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及余额在贷方,所以是负债类账户——错
累计摊销账户,是资产类账户。
累计摊销账户,是资产类备抵账户,所以累计摊销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及余额在贷方。
Ⅲ 累计摊销期末余额记在借贷哪一方,它属于资产类科目的呀那它的增加又该怎么记呢
你好!累计摊销和累计折旧一样,分别是无形资产金额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贷方表示本期累计摊销或折旧的。借方用于核算固定资产清理时候的准销,借减贷增。
Ⅳ 会计科目资产类中哪些科目属于贷方增加
一、一般企业在资产类科目中贷方反映增加的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二、解释
账户的结构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用途。
1、以上所列账户都是反映各项资产(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按其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划分属于“资产类”账户。
2、但从这些账户设置的目的(用途)来看,它们是为了调整相应账户的账面余额得出某项资产的实有价值,调整方式是抵减,会计上称之为“备抵调整账户”。其结构与被调整账户结构是相反的。
比如: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都是反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一项债权。“应收账款”反映的是企业应收取的货款,而坏账准备反映的是估计会发生的坏账损失,即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是调整账户,应收账款是它的被调整账户,调整方式是抵减。备抵调整账户的结构与其所调整的账户结构相反,计提坏账准备时坏账准备增加记入贷方,确认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账准备记入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已计提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通过两个账户的余额可以计算出:企业实际可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账户借方余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同样道理,存货跌价准备是相对应的存货类科目的备抵调整账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长期投资账户的备抵账户,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无形资产账户的备抵账户。它们的账户结构都与其被调整账户的结构相反,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在贷方。
3、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应以其实有的账面价值反映。比如”固定资产“项目,要用”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原值)-”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方余额(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来填列。
Ⅳ 资产类科目,贷方表增加的都有哪些。累计折旧和待摊费用就不用说了。周日考试望解答
资产类在贷方的科目基本上是资产的抵减项目.
如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减值,股权投资准备等这些吧.
Ⅵ 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属于资产类,为什么用贷方记录增加,而不是借方
用在借方一般为计提折旧及摊销无形资产时: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内折旧
累计摊容销
用在贷方一般为报废或处置时:
借: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借:累计摊销
营业外支出(损失时)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收益时)
Ⅶ 累计摊销是不是借方代表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一、累计摊销是借方代表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回登记已计提的累答计摊销。累计摊销科目为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列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内,作为无形资产的减项。累计摊销只属于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登记方向与无形资产登记方向相反。
二、累计摊销是反映了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对其价值的分期收回行为及收回额,其计提摊销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间内直线平均法。具体会计分录是:
1、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其他业务支出等
贷:累计摊销
2、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
借:累计摊销
贷:营业外支出等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Ⅷ 累计摊销的借贷方怎么看 都什么意思
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借方反映是已经摊销的,在处理资产时,贷方一次结转
Ⅸ 哪些科目增加就记借方,哪些是增加记贷方
1、资产类一般借增贷减,备抵账户除外(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准备这种科目都属于备抵类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备抵除外,在贷方。余额两个特殊要记牢,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余额可借可贷,在借方性质为资产,如为贷则由资产变为负债。
2、成本类借增贷减,一般有余额在借方,制造费用可能没余额。
3、费用类借增贷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
4、负债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性质为负债,如在借方则由负债表为资产。
5、所有者权益类贷增借减,余额一般在贷方,两个特殊要记牢,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为分配利润,余额方向可借可贷,在贷方表示盈利(利润大于零),如在借方则亏损(利润小于零)。本年利润年末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无余额。
6、收入类贷增借减,期末无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参与利润的计算。(属于损益大类)。
(9)累计摊销贷方表增加扩展阅读
1、资产类科目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类科目的有:“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原材料”、“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等。
2、负债类科目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这类科目的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这类科目的有:“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科目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属于这类科目的有:“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
5、损益类科目
损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属于这类科目的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