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值税的税点怎么计算
(1)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 销售额*(1+7%)=销售收入(含税)
举个例子:当你开900元的发票,可供抵扣的进项税为: 900/(1+7%)*7%=53.85元,而当你开600元的发票,可供抵扣的进项税税为: 600/(1+7%)*7%=35.90元。
通过计算发现这样你可抵扣的进项税多了:53.85-35.90=17.95元。
你是买方,当然你就合算了,如果你是卖方就不合算了。
(1)销售无形资产增值税税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
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6%、10% 、6%、0%等。
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因此对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要求较高,要求能够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但实际情况是有众多的纳税人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以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
(1)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经营,年应税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
小规模纳税人: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
(2)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本数)。
2. 普通增值税发票的税率 怎么计算公式
普通增值税发票的税率计算公式=税额/发 票不含税金额。
不含税金额=发 票金额/(1+税率)版。权
税率是《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不是计算出来的。
(2)销售无形资产增值税税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普通增值税发票相关规定:
一、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格式、字体、栏次、内容与增值税专用发票完全一致,按发票联次分为两联票和五联票两种,基本联次为两联,第一联为记账联,销货方用作记账凭证。
第二联为发票联,购货方用作记账凭证。此外为满足部分纳税人的需要,在基本联次后添加了三联的附加联次,即五联票,供企业选择使用。
二、增值税普通发票第二联(发票联)采用防伪纸张印制。代码采用专用防伪油墨印刷,号码的字型为专用异型体。各联次的颜色依次为蓝、橙、绿蓝、黄绿和紫红色。
三、凡纳入“一机多票”系统(包括试运行)的一般纳税人,自纳入之日起,一律使用全国统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并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
对于一般纳税人已领购但尚未使用的旧版普通发票,由主管税务机关限期缴销或退回税务机关;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印有本单位名称发票的一般纳税人,允许其暂缓纳入“一机多票”系统,以避免库存发票的浪费,但最迟不得超过2005年年底。
3. 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如下:
基本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不含税销售额×(1+税率)=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纳销项税额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6%(假设增值税率为16%)=11600元。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第十五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
(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
(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四)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3)销售无形资产增值税税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附件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第四条规定
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后,自结息日起90天内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按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自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暂不缴纳增值税,待实际收到利息时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自结息日起90天内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照应收利息的日期确认利息收入缴纳增值税。
而自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则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在实际收到利息时缴纳增值税。
4. 普通增值税发票的税率是怎样计算公式
税率是《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不是计算出来的。
普通增值税发票的税率计算公式=税额/发 票不含税金额。
不含税金额=发票金额/(1+税率)
(4)销售无形资产增值税税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第二条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
参考资料:网络_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5. 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怎么计算呢
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市建设维护税(简称城建税)、教育税附加及相关地方附加费(如防洪费,堤坝费,地方教育费附加或河道维护费)。
销售产品税金及附加的计算方法是:
1、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时:
增值税税额=含税收入/1.03*3%
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纳。
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2、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时:
增值税税额=含税收入/1.17*17%
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缴纳。
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5)销售无形资产增值税税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审计程序
1、根据审定的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按规定的税率计算本年度应纳的营业税额;
2、根据审定的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本年度应纳的消费税额;
3、根据审定的应纳资源税产品的课税数量,按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本年度应纳资源税额;
4、检查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算是否正确;
4、验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否已在损益表上恰当披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销售税金6. 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怎么一回事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简单地说,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只要是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所购销的货物其实都是含税的货款。因此在计算收入时都要把增值税剔除,即:
价税合计/1.17=不含税价款, (就是含税货款中剔除增值税)
不含税价款*17%=增值税 (销项税或进项税) (购入时是进项税,销售时是销项税)
购入:10000/1.17=不含税货款8547.01
8547.01*17%=增值税(进项税)1452.99
销售:15000/1.17=不含税销售额12820.51
12820.51*17%=增值税(销项税)2179.49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2179.49-进项税1452.99=726.5
如果按你所说货款减去税金,即不含税价款。比如进货,就是用:
含税价10000-进项税1452.99=不含税价款8547.01.
即增值税计算公式为:价税合计10000/1.17*17%=增值税(进项税)1452.99
进项税是: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指当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才是应缴纳的增值税。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一般在财务报表计算过程中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1+税率)
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在编制会计账户的时候记在借方。
销项税是:销售货物或有应税项的税金时应交的税金 即销项税金 。 所谓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税。销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向购货方收取的货物增值税税额。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要收两部分钱,一部分是不含税价款,一部分是销项税额。
增值税是国家就增值额征的一种税。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你花1元钱买商品的同时(卖方如果能提供增值税发票的话),给你商品的一方要替税务局向你收0.17元的税款。你要向卖给你商品方支付1.17元。当你把1元的商品以1.2元卖出的时候(或加工成别的商品以1.2元卖出时),你要替税务局向购买方收取1.2*0.17=0.204元税款。实际你的纳税额是0.204-0.17=0.034元。0.17元叫进项税,0.204元叫销项税。用0.17元抵减0.204元的过程就叫抵扣进项税。抵扣的前提是你是一般纳税人,有认证过的进项税额。当月没抵扣完的可到以后抵扣。
7. 增值税进项税额怎么计算,我要公式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是:进项税额=(外购原料、燃料、动力)*税率/(1+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