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成本600元,按一次摊销法摊销”怎样编制会计分录。
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600 贷:低值易耗品版600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权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制造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⑵ 1 生产车间领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1000元,材料成本差异-1%,一次性摊销。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生产车间领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1000元,材料成本差异-1%,一次性摊销。”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990(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10(节约差=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1 000(计划成本)
二、说明
1、工具属于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
2、为了反映和监督低值易耗品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借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增加,贷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通常反映企业期末结存低值易耗品的金额。
3、低值易耗品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
(1)“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账户反映低值易耗品收发及结存的计划成本。
(2)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存货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存货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未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存货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4、低值易耗品等企业的周转材料符合存货定义和条件的,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以简化核算,但为加强实物管理,应当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5、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以及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不能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需要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车间领用工具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⑶ 摊销一次性进制造费用,还是按年限算出每月年限是5年还是10年500万以下可以一次性入当期成本
设备进入固定资产,照常提折旧,至于你说的,500万设备是允许税前一次性扣除,不是说就是直接计入费用了。而是汇算清缴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可以参考财税2018第54号
⑷ 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怎样做分录
不可以直接记入费用,需要按照以下程序方式分录:
1、购进时
借:低值易耗专品
贷:现金等
2、月属末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4)生产成本一次摊销扩展阅读: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都是企业中的劳动资料,所不同的是固定资产是主要劳动资料。
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2006年新的会计制度中,将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编号为:1412
2014年的会计制度中,将低值易耗品与包装物,归为周转材料的会计科目下。
参考资料:低值易耗品-网络
⑸ 成本是如何摊销
摊销成本是指某抄一产品在某一段袭时间内应该分摊负担的成本.
所以摊销成本有两种方法:按时间段分摊,或按产品品种分摊.
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某种产品功多种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
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的摊费用核算.
⑹ 一次摊销法,急急急在线等
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700000+50000=750000
代:原材料700000
代:低值易耗品50000
结转发出材料应分摊内的差容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15000
代: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5000
2、借:应收账款310000
代:银行305000
代:财务费用5000
⑺ “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成本600元,按一次摊销法摊销”怎样编制会计分录
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600 贷:低值易回耗品600
制造费用是企业答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制造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⑻ 摊销是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怎么计算
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也指投资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在企业经济运营中,按会计准则进行帐务处理时,对当期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属计算的都叫摊销费,不一定专指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需在1年以上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开办费、不能由股票溢价和发行股票冻结期间利息收入抵销的股票发行费用等。由于这些费用不同于列作流动资产需在1年或1年以内摊销的待摊费用,在会计中将它另行设置“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开发企业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发生时将它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用摊销方法核算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如两次大修理的间隔期为3年,就应在36个月内平均摊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在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应按受益对象分摊摊入工程施工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工程施工 ×××
开发成本或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利息等,在发生时,应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至于分期摊销还是一次转销,则有较大的分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开发费自投产营业之日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销。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将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损益,虽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但在开发企业开始经营时,一般不可能有经营收入,这样就会使开业当月发生较大亏损,这在核算上有失公允。不论分期摊销还是一次摊销,开办费均应将它自“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先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若金额不大,可直接计入当月管理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按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余期限、摊销方式等。
⑼ 生产成本怎么摊销啊请高人指点一下
生产成本的分配,就是按产品的材料定额、工时定额及产品产量,将成本在各产品中进行计算,然后办理结转。
⑽ 生产车间领用低值易耗品 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价值 怎么解
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转入"管理费用__低值易耗品摊销´帐户的摊销方法.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短‚一次领用不多的物品. 1.领用时 (1) 借:低值易耗品__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2)借:管理费用__低值易耗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__在用 2.报废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作为低值易耗品摊销的减少‚冲减管理费用.
借:现金
贷:管理费用_低值易耗品摊销
2.分次摊销法.
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次将平均价值摊入费用的摊销方法.这种摊销方法费用负担比较均衡‚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物品.采用分次摊销法‚在核算上‚领用时将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全部转入"待摊费用”帐户‚以后分期从"待摊费用”转入“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帐户。
领用时,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摊销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摊销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的数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管理费用__低值易耗品摊销(差额)
贷:待摊费用(摊余价值)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即五成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一半,废弃时再摊销一半的摊销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在报废时的摊销额较大,均衡性较差。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将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已提摊销额)
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报废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