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接受捐赠无形资产可能公引起资本公积变动吗
不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会增加无形资产和营业外收入,不会引起资本公积变动!
2. 会计上 企业接受的捐赠为什么要做为资本公积,而不做为营业外收入,从何考虑
可以从各自的定义上区分: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用无关的各项受益,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从形成来源看,它不是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过来的,从本质上来说应当属于投入资本范畴。
我是这样考虑的:
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这些营业外收入,虽然不属于企业经营范围之内的收入,但也是与本企业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固定资产净收益也好,无形资产净收益也好,罚款收入也好,都是企业自有或发生的。
而接受捐赠所取得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就不同了,它和本企业没有一点联系。完全是外来的产物。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这样的考虑是否妥当?
这个问题我觉得提的相当的好,说明提问者很善于思考。
我的回答不一点令人满意,权当是一次讨论,互相探讨一下吧。
3. 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会计分录如何做
接受捐抄赠的无形资产,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借:无形资产,贷:递延税款(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资本公积,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会计分录如何做
4. 捐赠得利什么时候记入资本公积什么时候计入营业外收入呢
捐赠得利于2000年7月份记入资本公积和计入营业外收入。
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准则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即分别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但是,新会计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计入营业外收入。
非营利组织在提供捐赠时,应在提供捐赠或作出无条件捐赠承诺的期间确认为费用,并同时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其具体处理主要取决于利益给予的形式。例如,为销售而持有的存货捐赠应确认为存货减少及捐赠费用的增加,而无条件捐赠承诺给予现金则应确认为应付账款及捐赠费用。捐赠费用应以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或者,如果捐赠是以债务豁免或承担债务形式提供的,则该捐赠应以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条件捐赠承诺和“条件”捐赠,只有在合格性要求满足后,才能确认捐赠费用,其处理方法与捐赠收入相对应,这里不再赘述。
5. 有关无形资产和资本公积的问题,急求!!
企业账面无形资产评估增值,未发生产权变动是不准许入账的;企业账面无形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在未发生销售不存在应缴纳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6. 有关无形资产与资本公积的入账价值
接受捐赠属于企业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而资本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故资本公积的入账价值为0。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包括可归属于之的合理之处)作为入账价值。但是您的这个问题中提到了未来预计现金流量100 000元,未来预计现金流量不是现值,而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所以这不能作为公允价值。假设未来预计现金流量现值为100 000元,则入账价值为100 000元,那么这个题目的账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营业外收入 90 000
假设该商标权的市场价格为100 000元,则入账价值按照市场价格加取得时可以直接归属于该
项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10 000元进行入账,即入账价值为110 000元。那么这个题目的账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1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营业外收入 10 000
7. 无形资产和资本公积金的区别
资本公积与资本公积金的区别是:
1、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而资本公积金是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由资本、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
2、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而资本公积金是一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为资本金的公积金,也可说是一种准资本金,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3、资本公积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资本公积金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但不构成实收资本的那部分资本或者资产。
资本公积形成的来源按其用途主要包括两类:
1、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其中,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之为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应按转入金额入账;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因接受外币投资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金额,其中包括债权人豁免的债务。
2、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它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其中,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是指企业因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从而导致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或投资比例计算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金其主要来源包括:
1、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资本溢价和股票溢价;
2、接受捐赠的资产;
3、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即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或者合同、协议约定价值超过原账面净值的部分;
4、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在“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并按资本公积金形成的来源进行明细核算。
5、净资产是资产减负债的差,当然也包括资本公积金。
8.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对"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规定可以内看出,该科目下设置容了"捐赠利得"的明细科目,说明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作为"捐赠利得"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接受货币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接受非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8)捐赠无形资产增加的资本公积扩展阅读:
资本公积从本质上讲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由于我国采用注册资本制度等原因导致了资本公积的产生。《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转增资本,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本)。
虽然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并不能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加,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一方面可以改变企业投入资本结构,体现企业稳健、持续发展的潜力;
另一方面,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从而增加公司的股票的流通量,进而激活股价,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资本的流动性。此外,对于债权人来说,实收资本是所有者权益最本质的体现,是其考虑投资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以,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资者的权益,也会影响到债权人的信贷决策。
9. 企业接收捐赠的无形资产 会计处理问题
按现行的所得税的规定,如果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价值较大,可以分专5年交纳所得税!
借:无形资产属
贷:待转资产价值
然后分期记入资本公积和确认所得税
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顺便说一下,根据新准则,接受捐赠记入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