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
这个不是“假如”,按新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也就内是说,无形容资产一经计提减值准备,是无法恢复的。
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摊销-已提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按“账面价值”(即净值)列示。
无形资产达到使用年限报废时,将已提减值准备转销:
借: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如果有处置收益净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Ⅱ 无形资产如何处置和报废
答案:抄
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的方法:
1、无形资产出租
企业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租金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相关费用,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应交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无形资产出售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相关税费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无形资产报废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例如,该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则应将其报废并予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
转销时,应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关注环球网校无形资产如何处置和报废
Ⅲ 新会计准则下 无形资产减值 处理方法 有那些
案例
http://www.wx68.cn/html/03/n-703-2.html
商誉的减值核算
http://www.51kj.com.cn/news/20070803/n125599.shtml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明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商誉,不包括子公司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但对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调整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将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包括在内,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资产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的预计包括了少数股东在商誉中的权益价值部分)进行比较,以确定资产组(包括商誉)是否发生了减值。如果资产组已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计提减值准备。但由于根据上述步骤计算的商誉减值损失包括了应由少数股东权益承担的部分,应当将该损失在可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按比例进行分摊,以确认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例3:承例1。A企业于2007年12月31日对并购B公司所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因B公司单独生产W新产品,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予以计量,故将其作为一个“资产组”看待。2007年12月31日,A企业确认的B公司可辨认资产账面价值 3900万元(其中,存货账面价值160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900万元),可辨认负债账面价值1650万元,测定的可收回金额2240万元。A企业2007年12月31日进行如下计算和处理:
(1)2007年12月31日A企业确认的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3900-1650=2250(万元)
(2)A企业购买日(2007年1月1日)确认的全部股东的商誉:归属A公司股东权益的商誉45+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7.94=51.94(万元)
(3)2007年12月31日B公司作为一个“资产组”归属A公司确认的可收回金额=2240(万元)
(4)2007年12月31日A企业确认的B公司资产减值=2250+52.94-2240=62.94(万元)
(5)2007年12月31日A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62.94-52.94=10(万元)
其中:存货跌价准备=10÷(1600+1900)×1600=4.57(万元)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1600+1900)×1900=5.43(万元)
(6)2007年12月31目A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5
贷:商誉 45
存货跌价准备 4.57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43
为了充分反映例3中“主权股东”和“少数股东”在商誉减值测试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同时进一步验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正确性,现将例3计算列表如下(见表格)。
从表中计算可见,A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发生减值10万元,2007年1月1日收购时产生的商誉为45万元,由此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55万元。与此相应,少数股东2007年12月31日资产发生减值1.77万元,2007年1月1日收购时产生的商誉为7.94万元,由此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9.71万元。
Ⅳ 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对于使用寿命复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制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需要至少于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应计提有关的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Ⅳ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的规定
无形资产科目中的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以在以后期间随着公允价值的版增长而转回权.
<新准则>中"考虑到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商誉等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 出售 对外投资 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 在债务重组中抵偿债务等时,才可予以转出。”
Ⅵ 转让无形资产时原来计提的减值准备怎么冲销
处置已经计提减值的无形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时候,应该按减计的金额分录。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第八条规定,转让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本税目的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提供无所有权技术的行为,不按本税目征税。
(五)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六)转让商誉,是指转让商誉的使用权的行为。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问题所述情况,公司所持有的发电上网指标不属于上述应征收营业税的无形资产范围,不用缴纳营业税。同时也不属于增值税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不用缴纳增值税。
Ⅶ 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列入资产减值损失么
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列入其他业务支出,不列入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版资产的账面权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Ⅷ 无形资产的减值
你好抄,无形资产按税法必袭须10年以上摊销,3000万即每年平均摊销300万,即每年可为企业节省75万的税收,公允价格和无形资产的价格无直接关联,无形资产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评估法则是对此技术未来价值的预期,3000万的无形资产必须加入到注册资本金中才能摊销,按3000万分10年摊销,实际的价值不影响摊销的额度,还是按每年平均300万进行摊销,我是帮企业做无形资产增资和挂牌上市的,我姓肖,希望可以帮到你。
Ⅸ 无形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我不明白
1、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当有资产类科目减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版相应权的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准备是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时候作为资产类科目使用,计算期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时候需要考虑扣减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
3、减值准备意味着资产减少,相应的对应科目就是资产减值损失,会影响利润表的利润,就像发生费用一样。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减值损失的二级明细科目,区别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
希望能解决你的疑问。
Ⅹ 处置已经计提减值的无形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借:银行存款 (处置收到的款项)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
借:无形资产累积摊销(结转已摊销的无形资产)
贷:无形资产(结转无形资产原值)
贷或借:营业外收入/支出 (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