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可供出售摊销

可供出售摊销

发布时间:2021-05-01 10:11:15

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准备持有至到期,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不准备长期持有也不打算近期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可供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⑵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什么科目

进“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具体计算时,股票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直接当期末公允价减上期末公允价;
债券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先对摊余成本进行摊销后,再进行公允价值变动计算

⑶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怎么算

甲公司2008年1月3日购入可以上市交易的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2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的3年期债券,该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共支付价款20.8万元,税费0.4万元。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半年)2.9%.2008年6月30日,债券市价为20.1万元。2008年12月31日,债券市价为19.6万元。
(1)购入债券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2000
贷:银行存款——212000
(2)2008年6月30日,摊销溢价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
应收利息=200000×8%/2=8000(元)
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12000×2.9%=6148(元)
溢价摊销=应收利息-投资收益=8000-6148=1852(元)
借:应收利息8000
贷:投资收益 61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852
至此,债券账面价值210148元(212000-1852),债券市价201000元。市价低于账面价值9148元,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并计入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14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1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累计额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既按摊余成本计量,又按公允价值计量,无法理解。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有关系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在按照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时,要采用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来计算。

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摊余成本,所以在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等于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是影响摊余成本的,因此在确认减值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摊余成本。

(4)可供出售摊销扩展阅读

算法: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4、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5、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6、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1)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3)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4)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5)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是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么,为什么好像又有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情况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的。所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就是在期末,要根据期末的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你仔细看一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它在各期期末都是要根据期末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的,所以它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只不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是债券类的话,它在期末需要计算利息收入,计算利息收入,就需要用到实际利率法,要用实际利率法,就需要用到摊余成本,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它是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这是不对的。
再说,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时股票类的话,根本就不存在摊余成本的这一说,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是错的。
一定要记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用到摊余成本,只是为了计算利息收入,不能因此而认为他是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有问题欢迎来我空间留言。

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怎么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的处理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股回票投资的处理答类似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债券投资要根据减值后的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⑺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
目前债券基金的估值方法主要有三种可以选择:成本法、市价法和摊余成本法。成本法主要为用于银行间债券投资的估值,但该方法可能导致基金净值严重偏离公允价值。市价法则主要用于交易所债券,不过,由于收盘价格可能异常且波动频繁,该方法容易降低基金净值的稳定性,不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理性的投资。
通用公式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本期摊余价值=上期摊余价值+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现金流出或流出[应付性质的为减已付或应付,应收性质的为减已收或应收,到期一次还息的为0]]-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注意:
①分期付款时,如题目要求计算“还本额”,本期还本额=本期付款额-实际利率计算的损益(该损益即“借: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
②分期收款时,如题目要求计算“收款额”,本期收款额=本期收款-实际利率计算的损益(该损益即“借:未实现融资费用,货:财务费用”的金额)。

⑻ 请问什么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摊销

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是分开核算的。

⑼ 这句话怎么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公允价值变动)的摊余成本不等于其账面价值”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他的期末价值是按照市价来定的,与摊余成本的差额,就计入公允价值变动。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就是直接按摊余成本计量,不用考虑公允价值。所以两者这个小差别。

二、对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债券投资,每期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而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三、计算投资收益时,摊余成本不能考虑公允价值的暂时性变动;而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时,则比较的是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大小,而不是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大小。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9)可供出售摊销扩展阅读:

企业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则其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3、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阅读全文

与可供出售摊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