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出资协议书

无形资产出资协议书

发布时间:2021-05-01 09:34:22

无形资产增资流程

公司增资流程:一、签署股东协议书等法律文件;二、到原工商登记机关申请变更回登答记,办理变更登记所需提交的材料:1、 由公司加盖公章的申请报告;2、 公司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委托书)以及委托人的工作证或身份证复印件;3、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4、 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的增资扩股决议,涉及章程变更的应相应修改公司章程;(1) 注册资本变更:提供有合法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减少注册资本需公告三次;(2) 股东变更:需重新提交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投资协议(股东协议书)、新股东的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5、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审批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6、 工商登记机关所发的全套登记表及其他材料;7、 提交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和IC卡。

㈡ 公司注册资金有部分是无形资产,要想以股东撤资的方式撤出无形资产出资的部分,工商局方面手续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这部分无形资产出资是否到位,即是否按照公司法和有关登记法规要求办理产权转移手续。2005年12月31日以前公司法及有关登记法规要求非货币出资的过户手续在工商执照下发之日起半年内办理,2006年1月1日开始要求先办理非货币财产的产权转移手续才能算作出资。如果是在老公司实行期间在注册后没有在规定期间内办理产权过户,工商部门会作为出资不到位或者虚假出资进行处罚。如果是新公司法实行后没有办理产权过户,有可能是工商登记时没有严格执行公司法。
如果确实是已经办理产权过户的无形资产股东想要撤资,应该按照公司法第178条、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工商总局2004年11号令)、公司登记管理条例(2005年国务院令第451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减资手续。如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 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其他法规请你自己查找一下, 具体的撤资手续如是否(或者何时、以何种方式)拟定减资决议、审计、验资、工商变更登记等操作细节问题应该到注册地工商部门咨询。
即使原来出资时或者出资后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税收没有问题,那么减资过程中如果发生资产价值的明显变化,即股东会因为减资行为产生利得的情况下,一般会涉及税收问题。
(在工商登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操作实务中,对于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产权过户的无形资产出资,工商部门也会在权限内给公司一定程度的豁免,即忽略无形资产出资的时间真空,让公司找事务所出具“替换出资方式”的变更验资报告,即修改公司协议、章程,将原来规定的无形资产出资方式改为货币出资方式或者是不需要办理产权过户的非货币出资方式。)

㈢ 请问以非专利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出资一定要请评估机构评估吗

无形资产出资必须要经过评估的,但是2015年4月1日出台的关于非货币性版质资产出资征收个人权所得税的办法,也就是说以个人名义用无形资产出资的要交20%的个税,以公司名义出资的不涉及到个税,只能对其他公司进行出资,据最新消息,河北地区现在还能利用无形资产出资,他们地区的税务局不执行这个文件,也就是说不用交税,以现在的形势看财政部出台的个人非货币出资征收个税的通知估计是执行不下去了。不妨现在静观其变,有需要做增资的企业不要着急,可以再等等。

㈣ 我以无形资产入股,如何保证我的利益得到实现啊

1、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是指无形资产的所有者,以无形资产为资本,与其他单位合资,成为合资单位的所有者之一,与合作方共担经营风险,所得收入从合资企业的税后利润中分成。

2、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必须经过法定评估作价、验资、工商注册手续、转移产权。
当然这是指成立的是公司制而言,若是你们以合作的方式而注册个体工商户,就不用去找法定评估机构作价、验资了。只要签定入股协议书,经双方签字认可,即为有效。在分配利润方面,就应该按约定的股份比例正常分配利润


3、对于公司来讲,根据目前的政策,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时,不需要纳税。无形资产投入企业以后,是在税前进行摊销的,从而减少了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减轻了企业的税收压力。

4、一般来讲,无形资产投入,是不用承担资金的风险的,就是如果项目失误不用无形资产投入者掏腰包来承担责任,道理就在是无形资产股份,只要承担时间与精力、技术经验(指无形资产)的投入没有回报,并不应该再承担其它风险;
所以,资金投入方的风险是投入的资金可能损失,你的风险应该是时间、精力的损失。

㈤ 非专利技术入股,股份合作协议书和公司章程相关问题

非专利技术,无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可以在投资的时候通过股东之间的协商作价,记入投资协议,形成股份,参加公司的经营和利润分配。不管给你的配股10%是什么性质的股份,只有在工商局备案的公司股权登记表里有你的股份记录就等于法律认可和保护你的10%股权

㈥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按照投资合同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你好。

题中所说的情况,不仅仅是无形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物资产等资产也存在类似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投资者投入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的有关规定: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由此可见,在通常情况下,将上述资产(以下简称: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注入企业的投资者之间,不具有关联关系或其他可能导致交易价格不公允的其他关系,由此,他们之间签订的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额通常是“公允”的,因此,企业接受投资的这些非货币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进行计量入账。

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投资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关系,投资者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他们之间签订的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额往往是“不公允”的,比如估值严重偏高或严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接受投资的这些非货币性资产,就不能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进行计量入账,否则极有可能被用于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而是应当以“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进行计量入账。

另外,上述规定不涉及“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的入账价值。

致:胡杰2007

确实,交易双方具有关联方关系,并不能断定双方的交易肯定是不公允的,有些关联方交易,同样是符合公平交易原则的。但是,当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时,其交易有失公允的可能性大增,应当就交易本身的公允性给予更多的关注。

正文的叙述,并不是说投资者存在关联方关系,其签订的投资合同或协议必定有失公允,而是在“投资者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时,“他们之间签订的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额”才“往往是‘不公允’的”。

对于此问题,提醒提问者 514405611 注意。也同时感谢 胡杰2007 的提醒。

㈦ 标准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

㈧ 以技术入股应该怎样签订协议才有法律效益

问题:我想与一间工厂谈合作,想以自己的技术入股工厂10%的股份。这样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怎样的协议才具有法律效益? 田律师:可以以提供技术合作,公司给予利润分红的形式达到目的的,如果直接以技术参股的形式,要看是参股后企业想以合伙企业还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发展,性质不同,约定和变更企业性质的程序都是不同的。 孙律师:技术合作没问题,但以技术入股,要视该项技术能否变更到公司名下,否则出资无效。 孔律师:有无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合同本身,但对于一份保护自己权益的合同来说,仅仅有效是没什么用的。 相关知识——什么叫做技术出资入股? 技术出资入股是一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内容,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努力搞好技术出资入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对于技术成果这一特殊事物可以有不同一般的特殊规定,如此才能有利于发挥技术成果更大价值。在权能出资上,我国法律应规定允许技术出资人将技术成果以部分权能出资入股;在作价方式上,在有验资环节防范作价不实的情况下,评估作价与协商作价没有很大区别,我国应放宽技术成果出资入股作价方式;在出资比例上,应适应知识发展的需要,放宽技术出资比例的限制;在技术出资人股权保障上,法律应针对公司设立与公司成立两个不同阶段作出不同规定,而不应因技术成果的增减而增减技术成果出资人的股权与收益。 技术入股在新公司法规定:注册资本中货币资金不能低于30% 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出资不能超过70%。

阅读全文

与无形资产出资协议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