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账务处理
生物资产的税务抄处理
1.生物资产的分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3.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
(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下列无形资产不得摊销扣除(反向列举):
(1)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2)自创商誉;
(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4)其他不能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3.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4.外购商誉支出,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Ⅱ 生物资产的处置如何记账
(一)生物资产出售
生物资产出售时,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等科目,已计提跌价或减值准备或折旧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或减值准备或累计折旧。
【例】甲畜牧养殖企业于20×7年土月将育成的40头仔猪出售给乙食品加工厂,价款总额为2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出售时仔猪的账面余额为12000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乙食品加工厂 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借:主营业务支出 12 0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育肥猪 12 000
(二)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
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场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生物资产因盘亏或死亡、毁损造成的损失,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的赔款和残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甲企业于20×7年8月4日丢失三头种牛,账面原值为1600元,已经计提折旧600元;8月29日经查实,饲养员赵五应赔偿300元。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6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种猪 11600
借:其他应收款——赵五 3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000
(三)生物资产转换
生物资产改变用途后的成本应当按照改变用途时的账面价值确定,也就是说,将转出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转入资产的实际成本。通常包括如下情况:
1.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或者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转为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时,按转群或转变用途时的账面价值,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或者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转为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例】20×7年4月,甲企业自行繁殖的50头种猪转为育肥猪,此批种猪的账面原价为500000元,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为200000元,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为30000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育肥猪 270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00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30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种猪) 500000
2.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转为公益性生物资产时,应当按照相关准则规定,考虑其是否发生减值,发生减值时,应首先计提减值准备,并以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入账价值。转换,应按其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借记“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按已计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账面余额,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
【例】20×7年7月,由于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甲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的12公顷造纸原料林(杨树)被划为防风固沙林,仍由公司负责管理,该林的账面余额80000元,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为5000元。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公益性生物资产——防风固沙林(杨树)75000
存货跌价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 50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造纸原料林(杨树) 80000
公益性生物资产转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
【例】20×7年9月,甲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所属区域的林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调整,将以马尾松为主的800公顷防风固沙林,全部转为以采脂为目的的商林,该马尾松的账面价值为2000000元。其中,已经具备采脂条件的为600公顷,账面价值为160000元,其余的尚不具备采脂条件。20×7年11月,甲公司根据国家政规定,将乙林班100公顷作为防风固沙林的杨树转为作为造纸原料的商品林,该杨树账面余额为180000元。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20×7年9月: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马尾松)1600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马尾松)400000
贷:公益性生物资产——防风固沙林(马尾松)2000000
20×7年11月: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造纸原料林(杨树) 180000
贷:公益性生物资产——防风固沙林(杨树) 180000
Ⅲ 生物资产如何进行折旧处理
因此,应当按期计提折旧,与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相配比。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是指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年限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2)畜产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小企业(农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小企业按期(月)计提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生物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Ⅳ 消耗性生物资产里提折旧如何做会计分录比如为培育苗木买的空调谢谢
以下回答来自于北京诚抄力财务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具有生命的劳动对象,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可用材料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一般而言,消耗性生物资产要经过培育、长成、处置等阶段,如用材林就要经过培植、郁闭成林和采伐处置等阶段。消耗性生物资产通常是一次性消耗并终止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存货的特征,应当作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企业所得税未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扣除等作出专门规定,因此,不对其计提折旧,但应该计提减值准备。
Ⅳ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账务怎么处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账务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与企业会计核算基本相似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及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进行明细核算。
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应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不同方式下确定的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天然起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时,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
(五)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本科目(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六)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后续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七)出售生产性生物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八)有确凿证据表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产性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比照“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价值。
Ⅵ 什么“生产性生物资产” “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怎么核算、账务处理
以拥有奶牛养殖场的奶产品加工企业为例 生物性生产资产就是奶牛或者其他可以产奶的生物
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意思是小奶牛要到长成成熟奶牛之后才开始计算)
二、本科目可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进行明细核算。(这个不解释)
三、企业按期(月)计提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 记本科目。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还应同时结转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Ⅶ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入农业生产成本后,农业生产成本如何结转
成本模式核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政策
第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从成长期开始计提折旧。这样改进保证了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产能与折旧成本的匹配。而且,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特征的变化(比如,果树开始挂果等),成长期时点界定容易,开始计提折旧时点确定简便,易于操作。
第二,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折旧与支出资本化并行。处于生长期的生物资产为满足自身生长投入较大,这部分投入一是满足生物资产自身生长、价值增值的要求,二是满足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在这两中需求中,前者大于后者。而且这期间价值升值较快,所以,这期间的投入,能够分清上述两类投入的,分别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能成本或期间费用等。不能分清两类投入的,依据重要性原则,全部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不仅能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自身价值,而且能延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满足资产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所以应予以资本化,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
第三,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后支出停止资本化。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其自身价值趋于稳定,其后的支出主要是维持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属维护性支出。该支出由于不再增加生物资产自身价值,所以不进行资本化处理,即不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而应费用化处理,记入期间费用或作为当期产能的成本。为此,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界定不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长期年限,以防范企业通过任意缩短或延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长期人为调节利润。
第四,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折旧的计算。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支出资本化,其账面价值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成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算增加了困难。鉴于成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和产能的增加,建议其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产能(量)法或其它更适合的方法,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且不论使用哪种方法,其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总产能(量)均自成长期开始。由于成长期折旧与支出资本化并行,所以,成长期折旧按选定的方法,分年度计算折旧额。以年限平均法为例:
这样既考虑到处于成长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又考虑到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化,且会计操作也比较简单。
第五,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期后折旧的计算。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期后包括成熟期、衰退期,以下简称成熟期后。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成熟期后,由于其后续支出费用化处理,其账面价值趋于稳定,且其产能多年连续稳定,这与固定资产类似,其折旧参照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处理即可。
生产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举例
资料:(1)甲企业2007年初自行营造100亩苹果树。当年发生种苗费180000元,平整土地所需机械作业费20000元,当年肥料9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80000元,管护费50000元。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430000
贷:原材料——种苗180000
——化肥90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80000
累计折旧20000
银行存款50000
(2)苹果树3年后挂果。从2008年起,年抚育发生化肥费用7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5000元,管护费20000元。
2008年及2009年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生长期生物资产115000
贷:原材料——化肥70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15000
银行存款20000
(3)该苹果树成长期2年。即开始挂果至稳产成熟期需要两年时间。成长期年抚育发生化肥费47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0000元,管护费10000元。该苹果树从挂果时起,预期经济收费经济寿命12年。(假定该苹果树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该苹果树期满无残值)
2010年账务处理:
2010年该苹果树开始挂果,即达到预期经营目的,其成本为660000元(430000+115000+115000)。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660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 660000
2010年年折旧额=660000/12=55000元
借:农业生产成本55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55000
2010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77000
贷:原材料——化肥47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10000
银行存款10000
2011年账务处理:
年初成长期生物资产成本=660000+77000--737000元
2011年年折旧额=(737000-55000)/(12-1)=62000元
借:农业生产成本62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62000
2011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会计分录同2010年。
(4)成熟期后,年化肥2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3000元,其它管护费2000元。 该苹果树2012年进入成熟期。其账面成本为814000(660000+77000+77000)元。
2012年——2021年(共10年)账务处理:
各年折旧额=(814000-55000-62000)/10=69700元
借:农业生产成本697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69700
成熟期后各年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予以费用化处理:
借:农业生产成本35000
贷:原材料——化肥20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3000
银行存款2000
Ⅷ 生产性生物资产怎样计提折旧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从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最低折旧年限: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8)生物资产的摊销分录扩展阅读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对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对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按期计提折旧时,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Ⅸ 生产性生物资产如何计提折旧 ----
1、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2、企业应当从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3、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最低折旧年限:
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第十七条 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企业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资产的预计产出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该资产的预计有形损耗,如产畜和役畜衰老、经济林老化等;
(三)该资产的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品种的出现而使现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出能力和产出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相对下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的农产品相对过时等。
第二十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或者有关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调整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或者改变折旧方法。
第二十一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上述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确定。
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第二十二条 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二)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
(9)生物资产的摊销分录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第五条 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
(二)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
(三)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六条 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七条 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第八条 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三)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四)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第九条 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第十条 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
第十一条 应计入生物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消耗性林木类生物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郁闭时停止资本化。
第十二条 投资者投入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三条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
第十四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
第十五条 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应当计入林木类生物资产的成本。
生物资产在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