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账务处理是:
1、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即为出售无形资产,版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权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金”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或“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科目。
2、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出让方仍保留对该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仅将部分使用权让渡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受让方只能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无权转让。转让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计入“其他业务支出”,不能注销无形资产摊余价值。
B. 投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有溢价,投资方和被投资方是不是都可以做资本公积
不是的,投资方应该按照投资的资产成本计入长期股权投资,不能确认资本公积
只有被投资企业受到的资产作价超过计入注册资本的部分才能做资本公积入账
C. 有关无形资产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的开发核算,按照新的会计准则,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均在“研发版支出”科目权中核算。
分录是:
借:研发支出-费用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库存现金等相关科目
无形资产最后形成时,在做结转,分录是: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D. 为什么*ST万里无形资产溢价超30倍引质疑
根据公告内容,*ST万里拟以44元/股价格投资关联企业特瑞电池,共获得后者580万股股份,占比15.61%,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次投资金额合计2.552亿元,其中部分资金来源于2013年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全部剩余募集资金1.4962亿元。
此外,特瑞电池的4项发明专利中,仅有“阴阳离子多元复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为独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0月12日,发明人正好是ST万里实控人刘悉承,彼时,ST万里也已在其麾下。
记者查询特瑞电池工商档案后发现,刘悉承所控制的南方同正进入特瑞电池的时间为2012年11月。令人疑惑的是,当时尚与特瑞电池无股权关系的刘悉承,为何会以特瑞电池为申请人获得该发明专利?目前尚无从得知。
此外,上交所问询函所涉及到的问题还包括:特瑞电池1.52亿元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股东占用资金情况,特瑞电池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原因、可回收性和坏账计提比例,评估报告中对特瑞电池在产品性价比和技术等优势上的表述是否矛盾,此次关联投资交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ST万里本次募投资金变更的原因等。
E. 公司购买无形资产,股权转让时还要交税
股权转资产让时交易的是股权,不是资产,不需要针对公司的资产缴税。个人股东对于溢价部分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F. 购买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公允价值还是协议价值
外购无形抄资产的成本为:购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即无形资产应按公允价值入账。 借:无形资产 3000万(公允价值) 借: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000万 贷:实收资本 5000万(约定价值) 1、如果合同或协议中约定了该项无形资产不公允了,应该按照合同和协议价值确定无形资产的成本。除此以外,都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2、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所确认初始成本与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G. 企业土地转让后溢价会计处理
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你问题会计处理就是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H. 求助:财务会计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谢谢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回行股票而答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本问题应按180W作为入账成本
借:无形资产 180W
贷:实收资本 180W
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1800000 /10 /12 = 15000 (月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15000
贷:无形资产 15000
I. 无形资产溢价怎么做账务处理
是什么个情况
J. 无形资产溢价需纳税吗
什么意思?出资?视同销售处理,需要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