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政单位购买软件应如何入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有“无形资产”科目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无此科目。
办公费或信息网络购建
② 无形资产还未入账,产生与其相关的评估费怎么入账
无形资产还未入账,产生与其相关的评估费作为往来科目,无形资产入账以后再合并到一起作为无形资产!
③ 行政单位无形资产未入账违反了什么规定
首先是违反了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不计入固定资产而计入了成本费用,违反了所得税法的规定,多列成本费用,少交了企业所得税。
④ 2019年10月22日,某事业单位转让一项专利权(未入账,经批准转让收入流归单位)
根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专利只有类型之分,但并无等级之分。即中国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但这三种类型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等级高下,三种类型的专利的定位不同、用途不同、保护力度不同。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企业内部的专利管理实践中,专利确实有等级之分。例如,在企业中一般会实施专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专利分级评价标准,企业专利管理机构把专利分成不同的等级来进行科学管理。例如可以从如下一个或多个维度进行专利分级管理:
从技术维度进行专利分级,按技术难度和创新高度对专利进行分级,分为普通专利、基础核心专利、外围型专利、标准专利、国际专利等;
从应用维度进行专利分级,按专利的实际应用范围(例如是否能够在全行业、全球应用)、应用该专利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用该专利为企业节省的成本,对专利进行分级管理;
从无形资产维度进行专利分级,按照专利权的无形资产评估值、专利所能够获得的抵押或质押贷款金额、专利权许可费的高低等来对专利进行分级管理;
从法律维度进行专利分级,按照专利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发挥的作用,专利权在法律上的保护范围大小,专利权的稳定性,专利权是否存在瑕疵,来对专利进行分级管理,例如分成适合发起专利诉讼的进攻型专利,和适合进行防御的防御型专利。
⑤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的区别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摊销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
企业单位无形资产摊销计入专管理费属用科目。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将取得的无形资产一次摊销,计入事业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应在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经营支出。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如果是接受捐赠取得:
借:无形资产
贷:事业基金
企业单位无形资产如果是接受捐赠取得:
借: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⑥ 大家好,有谁知道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得无形资产全额发票,款项未付完,该如何账务处理,谢谢!
全列支后,挂账处理,然后冲往来
⑦ 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应该怎么处理
第一步应该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确定拟对外投资的无形资产公允市场价值;第二步根据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确定投资入股的比例,在不大于70%的比例下,签订股权投资协议;第三步进行验资并做好工商注册登记。
⑧ 事业单位可用于对外投资的无形资产是已入账还是未入账
用于对外投资是必须走账的,所以一定要是已入账资产
⑨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进事业支出什么科目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内权、著作权、土地使用容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事业单位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人账价值。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人账价值。
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应计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予以合理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人当期支出。
⑩ 事业单位用财政拨入的专项资金购入无形资产怎么入账
首先收到专款时
借:银行存款 5
贷:拨入专款 5
购买资产
借:无形资产 1
贷:事版业基金——一权般基金1
借:专款支出1
贷:银行存款 1
然后把 拨入专款和专款支出分别结转
假设,剩余部分上缴
那就
借:拨入专款 5
贷:专款支出1
银行存款
如果留归本单位使用
那就:借:拨入专款 5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4
专款支出 1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