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会计上已经取消了55摊销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20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内摊销法对低值易容耗品进行摊销,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这就明确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摊销方法,都会造成账实不符,影响企业资产的价值和当期利润。
一次转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领用月份)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报废时如果有残值,将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作为当月摊销的减少。在下,由于领用时价值就从账上一次性注销,因此,在低值易耗品总价值较高时不利于均衡各期的成本费用;与此同时,只要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就仍有使用价值,但该资产已注销,这样就会出现账外资产,造成账实不符,不便于进行实物控制和管理。
大多企业都采用领用一次转销法: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B. 会计中的五五摊销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在报废的时候也要摊销一半啊,谁可以给我举一个实际例子呢.嘿嘿
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在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即低值易耗品分两次各按50%进行摊销。
五五摊销法通常既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的低值易耗品,也适用于每期领用数量和报废数量大致相等的低值易耗品。
在采用五五摊销法的情况下,需要单独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和“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科目。
【例2—45】 甲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领用专用工具一批,实际成本为100 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 领用专用工具: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100 000
(2) 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
(3) 报废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5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50 000
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100 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100 000
低值易耗品是劳动手段中单位价值和使用年限在规定限额以下的物品。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通常有:一次摊销法(即一次转销法或一次计入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选择五五摊销法核算工作量比较大,因此,该种方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其目的是均衡各月成本,是各月成本变化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C. 关于会计五五摊销法,退回未报废物的处理
问题1、退回时,除退还的押金要做账务处理外,对退回的钢瓶不做账务处理,只需在材料收发台帐上登记就可以了。材料收发台帐是备查账簿。
问题2、报废多少只就摊多少只的一半的成本。残料入库并抵所摊的成本。
本例:
租用时,若是租用的旧钢瓶,不做账务处理,只作备查登记。
报废时,摊销报废的30只的成本,并收回残料入库,注销在用账。
借:销售费用 5400
原材料 3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 5700元,
注销这30只包装物的摊销及在用账: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 57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在用 5700
待其余270只报废的时候,做上述同样的处理就OK了
D. 会计分录问题:用五五摊销法
领用包装物时:
借:周转材料--在用包装物 20000
贷:周转材料--在库包装物 20000
摊销回50%成本时
借:其他业答务成本 10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 10000
每月收到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46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80
收到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24000
贷:其他应付款 24000
包装物到期,退回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24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
报废时摊销另外50%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0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 10000
转销包装物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 20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包装物 20000
E. 分次摊销法包含了被取消的五五摊销法吗
不是。
五五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建议你先去翻下书。
进行改变的原因是因为低值易耗品的金额本来就很小,不需要多次进行摊销。
所以现在就只留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F. 五五摊销法是会计意思,该怎么用
五五摊销法是在周转材料领用时摊销其一半价值.在报废时再摊销其另一价值的方法
G. 待摊费用的取消原因
新准则强化资产负债观,淡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更符合信息有用性,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比如,“待摊费用”本质上是一种费用,属于无价值资产,是企业一经发生就已消耗的一项“沉没成本”,它没有使用价值,没有流通性,假如企业破产,是不可能用它来偿还债务的,如果将它归类于资产,会虚增企业的资产总额,虚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严重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公允性,不利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经营与财务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上述有些企业仍保留“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或者采用“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替代科目,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没有遵循资产负债观,不符合新准则的要求。 从新准则对资产的定义看,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发生,应由当期及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直接表现为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因此不能被划入资产范畴。新准则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虽然这些费用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但它们并不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其同样不符合新准则对负债的定义。
再看新准则对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一定义能很好地包容“两费”的定义,因为每一个“两费”明细项目的设置都是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而且每个项目经济利益的流出额都能可靠地计量。因此,“两费”应隶属于新准则中的费用要素而不是资产或负债要素。
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新准则将权责发生制提升为会计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为权责发生制主要账户的“两费”不能被取消。虽然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权责发生制较收付实现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由于其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也往往带来巨大危害。
例如,权责发生制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相关性和重要性等相矛盾,会使企业虚列资产和虚增当期利润。近年来,“两费”的设置等许多核算方法对资产和负债准确披露产生的负面影响,随着安然等丑闻爆发而遭到了重点批判,改良权责发生制的呼声很高,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如现金流动制)也对权责发生制提出了挑战。以前曾有学者提出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来衡量,可以不设置“两费”科目,以保证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得到更合理的披露,这个观点恰恰符合新准则的要求。 在实务中,有些企业对“两费”业务进行核算时,故意作账户游戏,利用“两费”作为调节利润的“蓄水池”或“变压器”,成为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惯用手段。
概括起来,利用“两费”做假账主要有随意改变“两费”的摊销、预提期和摊销、预提额:“挂而不摊”掩盖亏损;将不属于“两费”的内容列入“两费”;将属于“两费”的内容未列入“两费”:“两费”摊入和预提对象不正确:“两费”在会计报表上披露不准确等几种情况。
另外,预提费用还增加了纳税调整的工作量。所以,新准则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些过渡性科目,限制了企业调节各期利润的操纵空间,将发生的受益期在一年以内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样既简化了会计核算,又比较容易理解,也减轻了审计人员对该类业务审计的工作量。
原制度规定的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分摊的印花税以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一)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
对于原制度中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新准则中归类到“周转材料”科目核算。新准则应用指南指出,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周转材料”科目可按其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采用一次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周转材料报废时,应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库”科目;摊销时按应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提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同时,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并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借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
(二)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
对于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的处理,按预付的金额分别计入有关成本或损益类科目。属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计入制造费用;属于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计入销售费用。预付上述款项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
新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企业发生的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分摊的
对于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分摊的印花税的处理,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五)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新准则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如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应当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H. 五五摊销法是会计意思,该怎么用
这一般是针对于低值消耗品的,当月新增的低值消耗品在当月和次月分别按50%来计入相关费用。体现费用均衡的计入;
I. 五五摊销法是怎么回事!是对那些企业的财产1
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摊销其一半价值,在报废时再摊销其另一半价值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为了核算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的摊余价值,应在“低值易耗品”总帐科目下,分设“在库低值易耗品”、 “在用低值易耗品” 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二级科目。
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下,低值易耗品科目已取消。更改为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J. 关于会计的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不太懂
一次摊销法,是对低值易耗品采购金额,在会计核算是全部计入成本费用;
五五摊销法,是对低值易耗品采购金额,在会计核算是分2次计入成本费用,每次各记50%。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