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论文题目<无形资产新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的题材
以《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为例,对比我国美国和国际财务报准则这间的差异:
商誉是一种不能被单独识别与确认的资产,数值上等于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全球企业并购案盛行的今天,商誉成为会计界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在2007年实施的新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事项作了一系列新规定,这次变化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而对其后续处理方法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本文将从国外对商誉处理的经验出发,试析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将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一、我国商誉会计处理变化的基本情况
继欧盟2005年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后,我国在2007年也向国际趋同跨了很大的一步,其中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上有了重大变化。有关商誉,新准则涉及主要三点会计政策的变更:CAS No.6——《无形资产》准则将商誉剔除在无形资产的范围之外;CAS No.20——《企业合并》准则明确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作为企业合并的使用范围,并规定只有购买法合并才能够确认商誉;CAS No.8——《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由公允价值法代替直线摊销法,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
我国早期采用商誉十年直线摊销的方法等于承认了商誉是作为无形资产的一个种类,并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进行会计处理。然而定义上不可辨认的商誉同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毕竟有本质的区别,将其处理方法分开,不失为新准则的进步之处。但对商誉会计方法的变化将影响到每年转入损益的商誉摊销额,进而影响利润表的净利润金额,这对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且带来大量商誉的购买方有巨大影响。
二、国外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处理的演进
1、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目前国际上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四种: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法、永久保留法。直接冲销法是将商誉在取得后立即冲销资本公积,该方法将购买商誉视为一项特定资本交易所产生的价值差额,其实质是代表收购价格高于目标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形成的资本损失。但该方法不将商誉视为资产,这同商誉可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特征相悖,目前只有少数国家采用该方法。系统摊销法则将商誉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摊销,该方法承认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经济利益的能力,并且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减值测试法是在年末利用公允价值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若其有减值则按减值额摊销。该方法最符合商誉作为资产的特征,并先后被各国所采用。永久保留法将商誉作为一项永久性的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它认为主观地对商誉进行摊销并无依据,商誉不会随着企业赚取超额收益的过程而被消耗掉。
2、国外商誉后续处理方法相关准则的变迁
2001年6月30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第141号《企业合并》(FAS No.141)和第142号《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FAS No.142)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上取消了权益结合法,因此企业合并必须按照购买法确认商誉。同时FAS No.142规定在商誉初始确认后不再进行摊销,而是进行至少一年一次的减值测试。在此之前,根据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1970年的第17号《无形资产》意见书,是将商誉在不超过40年内进行系统摊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3年末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作出调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IFRS No.3)指出企业必须仅能采用购买法合并,并对合并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同时废止国际财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IAS No.22)对商誉采用不低于20年的系统摊销法,此变化同美国准则发展一致。
然而IFRS No.3同FAS No.142对商誉采用的减值测试法略有不同。首先,FAS No.142对商誉减值测试分两步处理,先测试出商誉所属的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并据此计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然后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同其公允价值比较以确定商誉的减值额。IFRS No.3规定对商誉减值测试是一步处理,即通过比较商誉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若发生减值并且其减值额小于商誉账面价值,则直接计入商誉的减值额;若发生的减值额大于商誉账面价值,直接冲销商誉,剩余部分再分摊到其他资产。其次,FAS No.142要求计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而IFRS No.3则无此要求。
其他国家在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澳大利亚于2004年7月开始不再摊销商誉,而采用减值测试法;加拿大在2002年发布对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的意见征求稿,并在2005年开始实施;南非于2006年8月发布意见征求稿准备对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由此,纵观全球,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向着减值测试法的方向趋同。
3、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商誉的原因
(1)从商誉的资产性质来看。取消系统摊销法否定了将商誉视为一项消耗性资产,其价值并不一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消耗。从理论上看,商誉是一项可以带来未来超额收益的资产,如果带来的超额收益发生变化,则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则体现了商誉作为企业资产的这一特性。FASB在修改商誉处理方法时认为:不是所有商誉的价值都下降,并且即使下降也很少会是直线基础下降。许多被调查者认为商誉以直线法在主观期限内摊销不能反映经济实质,也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2)从商誉的形成和作用看。商誉是在企业合并中并购双方都承认的价值,其将对并购方产生协同效应并带来超额经济利益,但这个整合出来的资源不同于其他资产,其与社会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性,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较大,而带来的经济预期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并购后商誉的价值还会随着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的变化而产生变动,不能简单地进行系统摊销。
4、商誉会计处理方法变化带来的经济后果
FASB在2001年的FAS No.141中取消权益结合法进行企业并购,就意味着全美企业都必须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从而确认商誉,而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表中净利润的数值。根据2000年7月美国的官方统计数值显示,全美有50%的金融、高科技企业和33%的制造业企业使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企业合并,当只能采用购买法从而确认商誉后,若采取系统摊销法则将削减这部分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其市场价值和融资能力。世界最大的并购案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的申请得到批准时,FAS No.141恰巧发布,美国在线必须采用购买法并确认1300亿美元的商誉,若此时按原准则系统摊销商誉,则每年至少摊销32.5亿美元,极大影响净利润。而FAS No.142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商誉,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上述的影响。
当然,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商誉,根据IFRS No.3需要测算商誉所属的最小现金流入单位的公允价值(根据FAS No.142需要测算商誉所属的报告单位的公允价值)。FAS No.142指出公允价值取值于存在活跃市场的市场报价,若市场报价不存在,公允价值的估计应建立在能获取的最好信息的基础上,包括类似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和其他估价技术的结果。现值技术通常是估计一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最好技术。然而在现值估计中,需要确定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以及发生的概率都需要大量的估计,这影响了商誉减值测试的可靠性,并给利用商誉减值测试进行的盈余管理留下空间。
三、商誉处理方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1、商誉处理方法变化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我国新准则第8号(CAS No.8)《资产减值》规定对商誉的处理由原来的十年系统摊销法改为减值测试法,并且在指南上规定商誉的减值测试法采用“一步式”测试法,采用的所属商誉的测试单元为最小现金流入单元,这些规定同IFRS No.3基本一致。对于习惯将商誉视为无形资产而进行系统摊销的我国会计人员而言,面对全新的商誉会计处理,将在理论和实务上遇上不少问题。
(1)在计量问题上,新准则规定需要对合并商誉进行至少每年一次的减值测试,测试时需要计量商誉所属的最小现金流入单元的公允价值。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远不如西方发达,在流动性方面,不流通的国有股仍然占了多数,导致市场报价也并非公允,因此对公允价值的取值是使用商誉减值测试法的最大难题。另外,如何准确判断商誉所属的最小现金流入单元,也会影响商誉减值测试的准确性。由于最小现金流入单元中包含其他可辨认资产,将商誉划分到不同的最小现金流入单元,其公允价值的不同又将影响商誉减值额的准确性。
(2)我国新准则对商誉的处理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一步式”减值测试方法,该方法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最小现金流入单元的减值额,首先冲销未来收益不确定的商誉而不计量商誉的公允价值,并且在今后产生资产增值时也不予转回。但商誉作为资产的一部分,同其他可辨认资产一样也拥有给企业带来未来收益的能力,在减值测试时不计算商誉的公允价值而测试其是否减值,等于否认商誉同其他资产具有相同的特性,并且也不能得出商誉真正的减值额。
(3)由于商誉的会计处理对合并企业的净利润影响巨大,对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处理需要大量主观判断,企业难免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这也给我国注册会计师判断企业商誉减值额带来不少工作。
2、解决措施
(1)对商誉所归属的最小现金产出单元的划分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且越小的报告层次越难得到公允价值。因此,我国可采用FAS No.142的做法,将商誉归属在一个报告单元中进行减值测试,这样比采用现金产出单元更加直观和易于确定公允价值。在理论上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就需要计量出商誉的公允价值,我国也可采用FAS No.142的“两步式”做法确定商誉的公允价值。
(2)取得公允价值需要加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减少非流通的股份,这样市场报价就越接近于公允价值,对公允价值的取值也就更加简便。
(3)需完善有关商誉的准则。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商誉的会计处理的专门准则,对商誉的规定分散在各个相关准则中,应尽快完善有关商誉的准则。
(4)针对利用商誉减值测试进行的盈余管理活动,需要我国注册会计师提高专业水平,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公允价值的取值、商誉归属单元的划分向企业取得充分的证据,并合理评估其对利润影响的重要性。
㈡ 以《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为例,对比我国美国和国际财务报准则这间的差异
2013年专利权的摊销抄
借:销售费用
90000/10*11/12
贷:累计摊销
90000/10*11/12
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当月减少当月不再计提。2013年是11个月。
报废无形资产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90000—90000/10/12*(11+12*3)
累计摊销
90000/10/12*(11+12*3)
贷:无形资产
90000
摊销的时间为2010、2011、2012的全年和2013的11个月
所以,2013年因该专利权的摊销和报废对公司的利润总额=90000/10*11/12+90000-90000/10/12*(11+12*3)]=63000
㈢ 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区别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
(一)在内容上,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别: 1.中国目前还缺少一个概念框架。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起到指导作用。但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其结果是,中国没有采用一套系统一致的方法去发展会计准则,而采用了将中外会计准则的个别差异分项处理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 2.中国尚未对许多会计问题发布具体准则,如企业合并、合并报表、职工福利义务、金融工具、所得税、政府补贴、资产减值,等等。 3.中国准则对某些重要会计信息的披露尚无要求,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终止经营的部门、每股收益(包括摊薄)的计算方法、分部报告,等等。 4.在中国已有准则或制度加以规范的一些会计业务问题上,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债务准备的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方法、债务准备的适用范围、追加的资产建造、利润分配方案、债务重组,等等。
(二)在形式上,中国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有重要差别。中国的准则正式条文都比较简略,而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正文比较详尽;国外的会计准则均具备几个不同的层次,准则下面还有准则解释、技术公告等层次,而中国的会计准则没有这样的层次。
(三)在制定机制上,中国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有重要差别。中国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制定,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准则制定过程中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范围较为有限。
㈣ 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规定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规定的主要变化: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
(二)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将自创无形资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能够同时满足新准则列出的五个条件,可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无形资产。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变化
新准则认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合理摊销,即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四)无形资产披露的比较
新准则要求披露的内容增加了4项,分别为:①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②无形资产摊销方法;③作为抵押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④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这种修订,充分体现了相关性原则,为利益相关
㈤ 美国最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美抄国FASB公布了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以下简称“该准则”),并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遵照执行。该准则的公布,标志着美国在商誉会计这一会计领域方面又取得重大进展。
希望帮到你!谢谢
望采纳
㈥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比较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差异
1、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首先体例上不一致。 新准则分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摊销、处置和报废、披露、衔接办法、附则。国际会计准则分为目标、范围、定义、确认和计量、报废和处置、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
2、范围上不一致。新准则包含了矿山开采权,国际会计准则不包括。
3、在计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业以赊购方式取得无形资产,我国准则不考虑利息因素,以总额入帐,国际准则考虑利息因素,对超过正常信用期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应等于现金价格,差额作为利息费用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我国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3)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我国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分为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国际准则统一按公允价值计量。
4、部分摊销的归属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摊销必须确认为损益。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摊销通常应确认为损益,但是,有时包含在资产中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生产其他资产时被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摊销费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包括在其帐面金额中。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应包括在存货的帐面金额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国只要求披露四项,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项目很多。
6、合并中资产的确认不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不确认新的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如果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研制中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㈦ 比较中外会计准则差异案例有哪些
完美世界和掌趣科技一样,主营业务都是游戏开发和代理,因此他们的会计报表具有很多的可比性;
掌趣科技是在国内上市,因此采用的是国内的会计准则,完美世界所采用的是美国的会计准则,通过这二者财务报表的对比,能够较清楚地展示出两种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本文想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两种会计准则之间的具体差异。
二、具体差异
1.固定资产
1.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
中国的会计准则会计估计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不调整以前年度报表),美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以前年度报表)。
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两个公司都采用了年限平均法,但是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不相同。掌趣科技的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20-50年,办公及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完美世界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为33-45年,电子设备的折旧年限为4年。
1.3即将处置的固定资产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即将处置尚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计提相应折旧;而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当全部处置。若剩余使用年限大于1年,在处置前提足折旧。若剩余使用年限小于1年,继续计提相应的折旧。当部分处置。若剩余使用年限大于1年且净值大于l万美元,在处置前提足折旧。否则,继续计提相应的折旧。
1.4利息资本化费用
掌趣科技披露说明,符合资本化条件借款利息费用就资本化。完美世界披露说明,当项目预算金额大于两百万美元且建设期大于1年时:符合资本化条件借款利息费用+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否则,不计算资本化利息。
2.商誉的减值测试:
完美世界在年报中披露:“Goodwill is not depreciated or amortized but is tested for impairment on an annual basis every November 30, and in between annual tests when an event occurs or circumstances change that could indicate that the asset might be impaired. Commencing in September 2011,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SB revised guidance on ‘Testing of Goodwill for
Impairment,’ a company first has the option to assess qualitative factors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more likely than not that the fair value of a reporting unit is less than its carrying amount. If the company decides, as a result of its qualitative assessment, that it ismore-likely-than-not that the fair value of a reporting unit is less than its carrying amount,the quantitative impairment test is mandatory. Otherwise, no further testing is required.
The quantitative impairment test consist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fair value of each reporting unit with its carrying amount, including goodwill. If the carrying amount of each reportingunit exceeds its fair value, an impairment charge equal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lied fair value of the reporting unit’s goodwill and the carrying amount of goodwill will be
recorded.”
主要是反映了,若包含商誉的同一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不需做减值;反之,再比较商誉的内在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二者差异计入当期减值损失。
掌趣科技在年报中披露:“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主要反映了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再比较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4. 所得税差异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先确认,再判断可实现性。而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概率低于50,(含50,)时,则计算估价准备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使其净额反映可收回的金额。一个企业应将所有暂时性差异、营业亏损以及税款抵减以后,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在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在借方的情况下,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时期内(一般为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转回,才能确认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并作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反映,否则,应于发生当期视同永久性差异处理。除特别限制外,要求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5.收入的确认:
完美世界:更多专门指导,尤其是关于专门问题和行业的特别应用(如软件业收入确认,应收账款不确定的收入确认,有退回权的收入确认,不动产问题,特许权销售等)。此外,上市公司必须遵循由SEC提供的更为详尽的规定的指南。具体以Online game operation revenues和Client-based online PC games说明,可以从披露的详细内容看出美国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的确认更谨慎。
㈧ 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区别有哪些
1、存货对采购成本的计量上,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我国准则采用总价法 。
2、建造合同上,国际准则允许将采购合同订立的相关费用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我国准则确认为当期费用 。
3、固定资产准则中,国际准则对非同类固定资产交换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利得或损失。我国准则要求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对处置固定资产的损益,国际准则允许计入当期经营活动损益,我国准则要求列为营业外收支。对无形资产同样如此。
4、收入准则中,国际准则仅规定了收入计量一般原则,我国准则对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等确定了单独的计量原则
5、借款费用准则中,国际准则允许资本化的对象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我国准则只包括固定资产。
6、关联方披露方面,国际准则不涉及合营企业,我国准则视合营企业为关联方。
7、投资准则中,国际准则要求将投资成本与投资者享有的在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中的份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并进行相关处理,我国准则确认为股权投资差额,按一定期限摊销入损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