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不对。没有强制规定,有可选性。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专的规定确属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㈡ 无形资产怎样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1)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
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
(2)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㈢ 无形资产计提折旧
我国企业及个人所拥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因为土地的专所有权归国家和集属体所有。
所以在我国所说取得土地,都是取得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入账,而无形资产不计提折旧,应该是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
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按你们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年限进行摊销,摊销采用的方法一般为直线法,即:每年摊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使用年限
摊销入账时做如下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你们虽然用于建设厂房,但是土地使用权依然是无形资产,而非固定资产,所以不能转入固定资产中,剩余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依然要按前述方法进行摊销,直到摊销完为止.
㈣ 无形资产是否需每月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需要每月进行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内,至不再容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㈤ 为什么事业单位像企业一样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折旧或推销
原《事业单复位会计制度》(财制政部颁发,1997年)规定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折旧在“事业基金—修购基金”中反映。现在该制度已经废止。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3年实施)规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
也就是说,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不计提修购基金。
㈥ 简答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应遵循哪些原则
(1)将对外投资明确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2)增加了“在建工程”。第二十一条规定;“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一规定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要求,为各会计制度将基建账务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帐”提供了依据。
(3)明确了各资产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新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很多事业单位资产计量不清作出的,有利于防范帐外资产、小金库等问题的发生。
(4)明确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要求。 “新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首次引入了“折旧”和“摊销”,从而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真实反映资产的消耗水平提出了统一要求,有利于加强资产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㈦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是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是
(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实际计提)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回度》规定:答
“
事业单位应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
从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已出台的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来看,只有医院、高校、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已出台的其他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均未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的问题,目前这些单位在执行中存在较大争议,出现了同类单位有的在执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有的则未执行,急需做出规定。
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
第九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第二十三条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
从以上两条看出,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不需要计提折旧。如果需要折旧,则根据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作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贷:累计折旧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规定:
第四十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具体参看以下资料http://wenku..com/view/b5690688e53a580216fcfe7b.html。
㈨ 无形资产如何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不计提折旧。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回的无答形资产不进行摊销,只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摊销时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
累计摊销
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