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估价入账产生递延收益,之后递延收益每月分摊,等资产按实际入账时,之前已摊销的递延收益怎么处理
之了解释:
1、已摊销的递延收益不用处理
2、剩余未摊销的递延收益需要重新调整确认金额后进行分摊。
望采纳,谢谢。
② 资产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递延收益如何摊销
政府补助购入固定资产,该资产按照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相对的递延收益也按工作量法摊销。
③ 递延收益的核算方法
递延收益科目只是在资产的售后租回用到,不管是形成融资租赁还是形成经营租赁,售出的金额和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都通过递延收益核算。它是一种尚未确认的收入或收益。如果售价大于资产账面价值及应交税费,它就反映在资产方反映,反之,则在负债方反映。售后再租回,实际是一种融资方式,把你买的东西又抵押给别人的抵押融资行为。
④ 递延收益金额怎么算
固定资产480万,10年期,每年提48万,到出售时为止,刚好提了8年折旧,回即48万*8年=384万。
后面的一百答万,因为政府补助是500万,这500万的收益要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内平均分摊。
即500万/10年,每年应该分摊50万的递延收益。资产在出售时,只用了8年,那剩下的2年收益,在出售固定资产时要结转。
取得递延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4)摊销递延收益怎么算扩展阅读: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首先确认一项资产和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延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递延收益的分摊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递延收益分摊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报废、转让等),尚未摊销的递延收益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⑤ 摊销递延收益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取得递延收益时:复
借:银行存制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xx资产”或其他资产类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处置该资产时,将该资产对应的递延收益科目余额转入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⑥ 摊销递延收益分录怎么做
1.取得递延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在收益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专补贴
一、属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本科目可按政府补助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收到或应收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发生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未来期间,按应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⑦ 递延收益最后转销的金额问题
你说的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但题目中的答案是可以讲出道理来的。
递延收专益的分摊是属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递延收益的分摊应当与固定资产的折旧同期进行,所以你说月底才做账实务中没问题,但与要求是不符的。
尤其是考试中,涉及到类似情况的,都是做完计提折旧的分录,立即做递延收益分摊的分录。所以考试中一定要注意,有些实务中的习惯不要带到考试中。
⑧ 递延收益是怎么算出来 的呀
从2001年2月1日到2009年2月1日,摊销期正好8年,折旧每年摊销48万*8=384万,还有96万未摊。递延收益摊销500/10*8=400万,还有100万未摊销。
⑨ 递延收益的计算
2006年1月1日贷款分录
借:银行存款500万
贷:长期借款500万
2007年1月15日收版到贴息
借:银行存款12万
贷:递延权收益12万
2007年7月1日收到贴息
借:银行存款18万
贷:递延收益18万
此处的政府补助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该在未来该工程摊销期限内,按照直线法随着工程的折旧而摊销.
忘记提利息了..
2006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30万
贷:应付利息30万
2007年7月1日
借:在建工程15万
贷:应付利息15万
这里有个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问题
因为你是10年摊销,那么每年的摊销金额=30万/10年=3万.每个月应该摊销金额=3万/12=2500元.
⑩ 请问递延收益的金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5000000÷10÷12”,这是将递延收益按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分期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从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共计8年,此期间已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5000000÷10×8=4000000
还有100万的递延收益没有摊销完,在固定资产出售时,一次确认为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