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跨期摊提账户(帮我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些是跨期的,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为了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损益,必须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收益的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归属期,为此需要设置跨期摊提账户。如“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
跨期摊提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支出数;贷方登记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数。付而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数额。“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而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数额。有时“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也会出现在借方,如分期记入各期的费用额小,实际支付的数额大。“预提费用”账户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已支付而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数额。
跨期摊提类账户(Inter-period Allocation Accounts)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应由若干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而又在某个会计期间一次支付费用的账户。主要有: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 这类账户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设置的。
② 会计账户中期末一定无余额的账户有那些
成本类和损益类在年末结账后是没有余额的。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③ 下列账户中,在性质上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有 A管理费用 B预提费用 C待摊费用
下列账户中,在性质上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有
B预提费用 C待摊费用
④ 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已经发生/支出,应在1年以上的期间内分期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支出。主要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股票发行费等[1] 。应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能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二、开办费: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本科目-相关明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开办费应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日一次摊销。
三、小企业发生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⑤ 会计账户中“期末一定无余额”的账户有那些
1、会计账户期末一定无余额的账户大多为损益类科目,如:
①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
②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
2、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要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余额应该为零。
⑥ 待摊费用为什么属于结转后无余额账户
待摊费用为过渡性账户,是已支付款项的一个暂记科目,最终其金额会结转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中,所以结转后无余额。举个例子给你吧。
比如,租赁办公室:月租金1万,一次性缴纳1年,即12万。账务处理如下:
缴纳房租时:借:待摊费用:12万
贷:银行存款(现金)12万
每月摊销房租时:借:管理费用 1万
贷:待摊费用 1万
一共摊销12个月,这样最终待摊费用科目余额为0,此例中所有的支出最终转化为管理费用。
⑦ 跨期分配费用账户期末一般有余额对吗
是的,当期没有分摊完就会有余额,比如长期待摊费用,如果2年内分摊完毕,到年底时也会有余额,这种账户从划分上说是属于往来账户的。
⑧ 下列账户中属于跨期摊提账户的是( )
用排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可以排除A。跨期摊提账户(Inter-period Allocation Accounts) 用来核算和监督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会计期间之间进行分摊的账户。这类账户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设置的。 跨期摊提账户核算的费用分为两种情况: (1)有些费用先一次支付,但根据其受益期需要在当期和以后若干期方能逐渐计入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如订阅报刊杂志,一次要付若干月份的费用,但周月只应负担当月的费用。所以支付的订阅费就应先计入待摊费用,然后再分配摊入有关费用; (2)有些费用先逐渐发生,但结算办法要求过了若干期后才支付。如银行借款的利息,按其结算办法是按季3个月支付一次,而借款在借款单位每个月都发挥作用,因此,借款的利息虽然还未支付,也要每月计入有关费用将其预提出来。跨期摊提账户包括“待摊费用”账户和“预提费用”账户。 跨期摊提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支出数;贷方登记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数。付而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数额。“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而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数额。有时“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也付出现在借方,如分期记入各期的费用额小,实际支付的数额大。“预提费用”账户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已支付而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数额。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因此,D也可以排除掉。
⑨ 哪些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损益类”、“费用类”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
(9)跨期摊销账户有余额吗扩展阅读:
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
1、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2、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⑩ 待摊费用账户如有余额,其余额只能在借方。这个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的各项费用。它是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按照习惯,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资产类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借方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