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会计准则里低值易耗品摊销有3种方法分别是一次性摊销、分次摊销和五五摊销吗
低值易抄耗品摊销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摊销法,它是指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2、分期摊销法,它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3、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
4、净值摊销法,它是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一般为10%),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B. 把低值易耗品入为固定资产,有折旧,已跨年了,怎么调账
借:低值易耗品来 30 现值
贷:以源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借:累计折旧 20 已提取的折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贷:固定资产 50
如果你现在的低值易耗品能用30的净值来表示 那就不用调整了 因为你折旧刚好20 原值是50
但是 低值易耗品一般采用 一次性摊销和五五摊销 采用一次性的话 也就在领用时就把那50的原值直接计入费用或成本了
那么 第一笔分录没有 而是做一笔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采用五五摊销 余额为25
借:低值易耗品 25 现值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
C. 请问低值易耗品的三种摊销法:一次摊销,分次摊销,五五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的摊销方回法.适用于价值较低答,使用期短,一次领用不多的物品.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应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分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次将平均价值摊入费用的摊销方法.这种摊销方法费用负担比较均衡,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物品.
领用时
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借:原材料等
贷: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五五摊销法即五成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一半,报废时再摊销一半的摊销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在报废时的摊销额较大,均衡性较差.
管理用传真机可以采用分次摊销法
D. 新会计准则中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及其分录
低值易耗品摊抄销方法
《企袭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20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这就明确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摊销方法,都会造成账实不符,影响企业资产的价值和当期利润。
一次转销法一次转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领用月份)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报废时如果有残值,将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作为当月摊销的减少。在下,由于领用时价值就从账上一次性注销,因此,在低值易耗品总价值较高时不利于均衡各期的成本费用;与此同时,只要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就仍有使用价值,但该资产已注销,这样就会出现账外资产,造成账实不符,不便于进行实物控制和管理。
大多企业都采用领用一次转销法: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E. 低值易耗品怎么摊销到成本,要有会计分录说明
低值易耗品摊销时,会计分录为:
1、采用分次摊销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按实际成本
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根据低值易耗品的耐用期限分期摊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借:管理费用(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
贷:待摊费用(摊余价值)
2、采用五五摊销领用时,按实际成本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
根据本月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计算当期领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报废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5)低值易耗品跨年度摊销扩展阅读:
低值易耗品费用的摊销分配:
低值易耗品费用的摊销分配,通常是通过编制“低值易耗品摊销分配表”。摊销分配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部门、用途等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及其明细账户有关成本、费用项目。对于企业投入生产经营时一次大量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可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如果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期摊销法的企业,其低值易耗品是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到月终时应根据低值易耗品类别差异率,把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低值易耗品可根据各公司的不同情况进行管理,下面是进行管理中的一些要点,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灵活的选用。
1、低值易耗品领用应有领用单。
2、低值易耗品应分类别进行管理,则管理时应根据类别不同,建立合适的分类编码体系。
3、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根据核算的具体要求,可分部门或分项目、分产品进行核算,在领用时要明确领用的具体用途。
4、低值易耗品较多的单位,可以借助小型进销存软件或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辅助管理,从而降低日常的统计工作量。
5、低值易耗品的保管和记账应分开,保管人员和财务人员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定期进行盘点对账。
F.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期为一年吗
一次摊销或五五摊销。一次摊销就是领用时一次摊销记入成本或费用;五五摊销就是领用时摊销一半,报废时摊销一半。
无形资产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资源,在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比例将大大增加,在高新技术领域甚至处于支配地位。
据统计,经合组织内一些先进企业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为1:2-3,1998年我国的海尔集团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比例为1.78:l,我国加入WTO以后,无形资产的投资规模及投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由此,为了减少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使投资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6)低值易耗品跨年度摊销扩展阅读:
新旧会计准则对摊销方法的变更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对外颁布所有的会计准则,其中的无形 资产准则与2001年1月1日实施的无形资产准则相比,在无形资产范围的界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等方面规定的更加明确。无形资产新准则在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选择上更合理。
不再将无形资产统一按照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而是考虑了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与无形资产旧准则相比,无形资产新准则无疑更加关注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这就使得提供的会计信息更能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更加客观真实。
G. 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
(1)一次摊销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位价值较低或使用期限比较短、容易损坏、破碎、而且一次领用不多的低值易耗品。正因为它价值较低,数量不多,所以一次全部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也不会对本期的利润造成太大的影响。
(2)分期摊销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先计入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然后根据低值易耗品价值和耐用期限计算每期摊销额,分期摊入各期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适用范围:适用于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短的低值易耗品。因为价值较高,所以不能一次性计入当期的费用,根据使用期限分期摊销,又不会导致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较长。
(3)五五摊销法
采用这种方法在领用时按低值易耗品价值的50%进行摊销,报废时,摊销其余的50%价值;然后现注销在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和已摊销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需设置这样几明细科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明细科目。
(7)低值易耗品跨年度摊销扩展阅读
为了总括地反映企业库存低值易耗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应设置“低值易耗品”账户。
该账户属资产类,其借方登记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盘盈等原因增加的低值易耗品的成本;贷方登记领用、报废等原因减少的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期末所有在库低值易耗品的成本。
此外,企业还应按类别、品种规格等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明细核算。同原材料、包装物一样,低值易耗品也有实际成本计价和计划成本计价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所以上述成本既可以是计划成本也可以是实际成本,其计价内容、增加的核算也与原材料和包装物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