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就是特许人授予受许人的某种权利,在该权利之下,受许人可以在约定的专条件下使用特属许人的某种工业产权和/或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等。授权后,受许人要向特许人交纳特许权使用费。所以使用特许经营模式的企业就会有特许权使用所得。
Ⅱ 如何确定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所得来源地
问题描述:
如何确定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所得来源地?
问题答复: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七条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一)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二)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三)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五)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六)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因此,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取得各项所得,应按上述文件规定确定所得来源地。
Ⅲ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什么确认收入的实现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应于特许权已经转让,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转让所有权,二是转让使用权。在财务上,无论是转让其所有权,还是转让其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均应作为企业的销售收入处理。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我国个人收入调节税的一项应税收入。即指单位和个人因提供或转让各种专利权、专有技术、版权、商标权等给他人使用所取得的收入。
单位和个人所拥有的特许权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用以为自己服务谋取利益,只有当特许权所有者同意转让或允许使用,并在支付一定使用费后,才能使用。因此,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特许权所有者的一项专有收入,也是单位和个人应税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3)特许权使用费按照什么确定所得来源地扩展阅读
1、交易对象无形化
特许权交易活动涉及大量无形商品,包含了技术、知识产权、数字产品等多种无形的对象。无形交易对象意味着它们是与有形的进口货物相分离的。
2、因智而生
特许权均是智力或才艺等产生的成果而带来的财产权利,创造力是产品内在价值的源泉。无论是商标、专利、专有技术还是著作权都是智力的凝结和创造力的体现。
3、用于再生产或服务
从交易的目的来看,特许权转让的显著特点是明确用于再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商业目的。如果限定为个人使用的交易,则通常不界定为特许权使用费。
4、交易定价过程复杂
由于技术、知识等产品大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没有市场同类产品可供参考,因此产品定价难以明确。相应的,海关对特许权的估价也较为复杂。
Ⅳ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负担所得的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
d解析: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Ⅳ 关于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地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
①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②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③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5)特许权使用费按照什么确定所得来源地扩展阅读:
实施的影响: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与原税法相比,新税法在很多方面有突出的变化。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有关负责人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长远来看,新税法对内、外资企业会产生六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使内、外资企业站在公平的竞争起跑线上。新税法从税法、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五个方面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各类企业的所得税待遇一致,使内、外资企业在公平的税收制度环境下平等竞争。
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新税法采用法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模式,对企业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实行汇总纳税,这就使得同一法人实体内部的收入和成本费用在汇总后计算所得,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新税法采用25%的法定税率,在国际上处于适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高税后盈余,从而增加投资动力。
新税法提高了内资企业在工资薪金、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方面的扣除比例,同时在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方面不再强调单位价值量和残值比例的最低限,有利于企业的成本、费用得到及时、足额补偿,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再生产能力。
Ⅵ 关于所得来源确定的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内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容定。
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或者个人住所地)确定。
比如说“租金”“ 特许权使用费”可以签合同由第三方支付呢?个人见解!
Ⅶ 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的确定是什么意思
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的确定是用来判断在我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来源于我国境内,以及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与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是否来源于我国境内。如果上述两类所得来源于我国境内,那么就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来源于我国境外,就不需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地确定原则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假如美国五年前以一万美元在中国注册了一家公司,现在将股权转让给了日本一家公司,那么也需要按照中国的法律来征企业所得税的。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信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Ⅷ 企业所得来源地怎么判定
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①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②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③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Ⅸ 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或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怎么理解
各种收入来源的确定,是为了与中国的税收收入密切相关,避免一些税收漏洞,并尽量不让这些外国企业确定其境外收入来源。
这段话是《企业所得税法》中用于区分境内所得或境外所得的标准之一。
居民企业不存在,因为居民企业在中国停留了很长时间,不能跑掉。当然,居民企业也根据这条规则确定收入来源。
但是,非居民企业收取的款项可以来自国外。如果是从国外来的,就不必向我国纳税。它可能来自国内,所以必须纳税。
收入来源不能与这些项目分开:交易发生地、收款地、付款地和财产所在地。而我国收入来源的确定,只要我们能触及到这些领域的边缘,那么我国的税收收入就要依靠过去来确定纳税额。
例如,法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在非洲的交易就是我们的事情。但是如果他们在我们国家做生意,我们就必须处理好。这就是属地原则。如果我们使用我们的领土,我们将为此纳税。
(9)特许权使用费按照什么确定所得来源地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法》
第二条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第三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Ⅹ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负担所得的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2、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负担所得的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 C.动产转让所得 )。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