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为300万元,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
2009年1月1日购入时,无形资产初始入账成本=300万
2009年摊销额=300万/10=30万
2009年末无形资产的摊余专价值=300-30=270万
2009年末预计可收回属金额为261万元,则应提取的减值准备,270万-261万=9万
2010年摊销,261万/9=29万
2010年12月31日计算是否需要计提准备,300万-30万-29万-235万=6万<9万 不用计提准备,也不用调整账面的准备金额
2011年1-6月累计摊销,235万/8/2=14.6875
2011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235万-14.6875万=220.3125万
⑵ 无形资产怎样做会计分录
首先需明复确的是无形资产摊制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⑶ 甲公司2003年1月20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15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无残值。2007年
432万元,简单的方法就是540-540/5
详细分析如下
2003年1月20日购入
借:无形资产 1500
贷:银行回存款 1500
该无形资产每年摊答销额为1500/10=15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已累计摊销750万元,剩余价值750万元,可回收金额54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2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1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10
2008年无形资产继续计提摊销,剩余年限5年,每年摊销540/5=108万元
借:管理费用 108
贷:累计摊销 108
所以最后剩余价值为540-108万元=432万元
⑷ 购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和摊销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谢谢
1、购入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内
2、无形资产摊销一般是计入容当期损益,自用的无形资产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3、出租的无形资产,就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4)2017年6月10日购入无形资产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⑸ 2004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10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
1000/10*5=500 08年账面1000-500=500 可回收360 减值500-360=140
360/5=72 09年账面 360-72=288
⑹ 公司购入无形资产如何做分录
公司购入无形资产分录:
借: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则认为其具有可辨认性:
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多带带或者与有关的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等。
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地计量,因此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
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公司购入无形资产如何做分录
⑺ (1)2008年1月1日购入无形资产,价款810万元,另发生相关税费90万元。该无形资产有效期为8
①2008年1月1日
借;无形资产900
贷:银行存款900
②2008年12月31日摊销专无形资产
借:管理费用属150
贷:累计摊销150
③2009年3 月1日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200
累计摊销175
营业外支出 536
贷:无形资产9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
——应交城建税0.7
——应交教育费附加0.3
⑻ 甲公司2000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为500万元,
D
2004年1月账面价值
500-500/10*5=250
2004年年末账面价值 180
减值损失250-180=70
2005年1月 应摊销 180/5=36
2005年年末账面价值 180-36=144
⑼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怎样加以确定的
根据获取无形资产的渠道不同,其入账价值应该分别确定: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3)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无形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9)2017年6月10日购入无形资产扩展阅读: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
(1)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按照被合并企业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为取得时的初始成本;
(2)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按照被合并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基础;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三条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⑽ .购入无形资产时的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购入无形资产,帐务处理为
借
无形资产
贷
银行存款等
按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按月摊销,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分录为
借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
无形资产